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经营模式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是中国现代农业的严重制约因素。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同时选择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这是由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以及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决定的。泰尔、屠能、艾瑞保和布林克曼等认为农业经营方式就是农业种植制度或土地利用方式,这更多属于农业生产经营技术范畴。七户长生指出农业经营方式“问题不在于种植什么,而在于使用什么,怎样种植”。农业经营方式似乎是以表现生产关系的经营组织为主要内容,其实考察的仍然是农耕方式。国内学者们对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内涵界定和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大部分学者将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形式混同使用(卜范达、韩喜平,2003)。王征兵(2002,2011)认为农业经营方式就是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或生产技术道路、技术途径,而农业经营形式所涉及的是农业主体的权利和经济关系问题。梁晓东(1984)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微观组织形式是农业经营形式,而不是农业经营方式。于金富(2007)提出的生产方式的四个有机联系内容反映了经营模式的内涵。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胡必亮(2003)主张确立一种“双轨”农业经营制度,即稳定自给性小农与发展商业性大农。丁泽霁等(2001)提出了坚持农业家庭经营组织为农业微观组织基础、多种产权组织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战略思想。杨国玉、郝秀英(2005)认为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客观要求,农业经营大户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邓俊锋(2008)指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就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本文拟从农业生产关系与农业生产力两方面综合界定农业经营模式的涵义,从制度变迁角度对农业经营形式变化作推演,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分析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从而分析两个层面变迁脉络,确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的方向,并提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二、农业经营模式的解读: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耦合的视角
(一)农业经营形式
农业经营形式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形式,是以基本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劳动分工协作关系。其主要有家庭(农户)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见图1)。不同的农业经营形式形成不同的关系特征,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是改变这些关系。家庭经营是主要依靠家庭自有劳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营形式。集体经营形式是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由集体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核心特征是坚持农业生产资料公有。合作经营形式是个体农户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参与合作组织。从实践看,家庭经营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经营规模、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另外,农业经营形式不是截然分开的,是可以相互结合和兼容的。如中国的双层经营就是农户经营和集体经营的统一。1956年实现的农业高级合作实际是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形式发展道路总体上就是两条:一是建立在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基础上的规模型的大农(场)经济;二是建立在生物化、技术化、保护型、劳动密集型基础上的家庭制小农经济。目前家庭承包基础上的双层经营的发展趋势将是适度扩大规模:一是逐步走向联合与市场,发展专业户甚至家庭农场,通过产业化和专业合作组织来实现外在的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组织规模”替代“要素规模”,推动“小农聚合”,改变单个农户的弱势地位;二是从组织和产业两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集体层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发挥“统”的功能。
图1 农业经营形式及其演变路线
(二)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方式是与农业生产力相联系的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和农业技术选择路径,主要包含要素种类、要素份额和要素组合方式等三个内容,主要有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精细化经营等(见图2)。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寻求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科尔内认为要素增加是粗放方式增长,要素生产率提高则为集约方式增长。粗放经营是一种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主要强调由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产量。推延开来,粗放经营是社会再生产中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和劳务扩张来实现提高产量或产值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产和提质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资料以及较多的活劳动和畜力,主要依靠活劳动和畜力的投入来增加生产,强调劳动力的数量。目前,精耕细作仍为中国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精细化经营是将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与农学、农业工程技术集成应用于获取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技术体系。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新生产要素的引入及要素重新配置,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换、精耕细作向精细化农业转换、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换。
图2 农业经营方式及其演变路线
(三)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形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其中农业经营形式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具体表现。农业经营形式是在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经营方式是生产力方面的具体表现。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农业经营形式的演变包括不同经营主体的变化和同一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的变化。但是,目前在中国更多地体现在同一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的变化,农业经营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集约程度的变化。因此,这里引入土地规模标准来解释农业经营形式的过渡,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来诠释农业经营方式的过渡。根据规模和集约程度两个维度大致可以分为分散粗放、规模粗放、分散集约和规模集约,构成一个思维模式矩阵。不同农业经营形式与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结合构成不同的模式。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创新是农业的发展演变在本质上运用现代生产要素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适应性调整。总体而言,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需要农业经营形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协同变迁,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及其创新
(一)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
1.家庭承包经营是适应中国农业生产的最好或较好形式。在中国,农业经营形式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及农业经济水平调整而不断变革与完善的。1949-1958年为农业合作社经营形式,1958-1978年演变为人民公社形式,1978-1984年基本实现了双层经营形式,1985年以来农业经营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和确定决定于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内在优势和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家庭承包经营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但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参与市场竞争有“功能性缺陷”等矛盾影响家庭经营的生命力的延续,农户经营不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全部,农户经营需要联合、协作、社会化。农业经营形式的根本性变革势在必行。鉴于过去中国农业经营形式走向的脉络并不清晰,本文围绕农户经营发展脉络进行推演。
2.农户经营形式的基本脉络为:兼业户→专业户→专业大户。贝克尔家庭生产模型强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深化。陆学艺对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方向用“包、兼、专、联”四字概括。本文认为农业经营形式演进的大致轮廓和轨迹是包产到户→兼业农户→专业户→专业大户。新的集体经济企业和家庭农场可能成为农业经营形式。
(1)农户兼业经营是农户分化和理性决策的结果。农户兼业经营就是农户为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将部分劳动力投入到非农部门的跨部门经营现象,表现为亦工亦农或钟摆式的季节性兼业。贝克尔家庭生产模型认为兼业是一种家庭决策行为,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经营是家庭内部分工的结果,是农户分化不彻底的表现和一种过渡形式。农户兼业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1955-1986年日本兼业农户比重从65.1%上升到85.1%。1975年德国的兼业农场比重为55%。1969年美国兼业农场的比例为54.3%。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户兼业程度不断提高。1984-1988年部分一兼农户和少量二兼农户开始涌现;1989-1999年兼业农户的比例不断上升;2000年以后农户兼业活动向着深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总之,由于农户兼业在微观上是合理的,纯农户存在向兼业农户转变的动力和倾向。
(2)从农户兼业经营向专业农户经营转化存在典型过渡性。兼业农户依靠“主业”与“副业”两条“拐杖”维持小农经济的生存和延续,制约了农地流转和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黄宗智)。土地流转的停滞和小规模经营格局的凝固化,不会改变土地零散分割的局面,也不能增加农业分工程度、工作转换成本和学习成本递增,反而使专业化水平降低。在宏观上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兼业的“微观合理、宏观低效”的特点可能会影响到农户兼业的最终前途。尽管对兼业农户最后的出路在理解和预测上存在分歧,但是多数研究认为农户兼业是一种稳定形态而非农民离开农业的一个过渡,非农和农业将长期结合(Ayal Kimhi,2000)。在中国农户兼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将继续发展。但是,只要条件成熟,农户兼业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是一个趋势①。专业农户就是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其土地规模、生产技能、管理和经营水平、经济效益、企业家精神和市场适应能力均间于农户与家庭农场之间,具有过渡性特征。随着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户及其层级也越来越多。当今中国兼业户大量增加,专业户正在兴起。潍坊100多万农户中专业户占1/3,如果扩大统计口径则专业户的比例接近半数。通过学习和模仿最终形成专业村甚至走向专业生产基地。
(3)专业农户向专业大户转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兼业农户转化为专业农户并不是终极目标,专业户的出现并没有解决小规模农户与市场衔接的矛盾。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户会衍生为专业大户。专业大户是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其专业性较强、商品率较高,都是经济能人,产业链条功能明显,具有科技和信息扩散力和带动力。专业大户经营就是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结合,是农村种养能手、专业户通过土地流转和资源、生产要素集聚而形成的。到2009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2.4%。专业大户对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重塑农民家庭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和质量,能够内生出自我发展的机制,有明显的发展极效应。专业大户经营将是推进中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的理想路径(张晓山,2006)。
3.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如何看待农业的规模经营涉及到农业的经营形式的选择。表面上看适度规模经营并不排斥家庭经营,其实,坚持农业家庭经营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是增强农业微观基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家庭经营既有发展规模经营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也有容纳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和兼容性。如果实现家庭内部分工社会化、生产专业化,规模经营的优势同样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家庭经营进行专业分工和协作生产就可能演化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成员自己经营的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农业生产单位,是现代化技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经营形式,其本质是农业资本经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并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管理就变成了家庭农场。国外家庭农场在逐步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农户的兼业化被工商业资本控制和向合作社方向发展。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家庭农场也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其演变方向也可能遵循国外相关规律。
(二)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
1.传统农业的农业经营方式的现实选择和演化困境。分散经营是一种无奈选择。中国存在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两难命题,农户属于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规模,粗放经营有其存在的诱因。农地规模过小造成农业粗放经营甚至大片土地抛荒,兼业农户对农业产出的期望值降低,不愿意对农业生产进行投入,粗放经营是其最佳选择。精耕细作是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农业综合技术体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在中国,精耕细作是与小农经济适应的,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选择。其实,精耕细作并非一定要与多劳集约结合,在物质技术基础改变与加强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既坚持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坚持精耕细作、增加单产。精耕细作现代信息社会的延伸就是精准农业。中国农业仍属于高耗、低效型农业,粗放经营和传统的精耕细作无法使产量有较大提高,也难以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
2.基本脉络为:粗放经营→集约经营→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从农业过渡阶段的发展位势和农业生产资源出发,不断增加的农产品需求和耕地的有限性决定了农业发展必须从粗放走向集约,这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集约”应该是一种包括组织资源、信息资源在内的全方位“资源集约”。从理论上讲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是可能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已有的实践,农业集约经营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集约化经营虽然实行集约经营和效率提高,有利于在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但是没有条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内生促使努力寻求一种在继续维持并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精准农业要求资本或资源的集约使用、高效使用与节约使用,注重环境的保护。中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不能走石油农业发展道路,应该利用现代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因此,农业经营方式将按如下顺序演变:粗放经营→集约化农业→精准农业。
3.精准农业的诠释。国内对“Precision Agriculture”的译法不同,如“精准农业”、“精确农业”、“精细农业”等,但是对其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汪懋华,1999;周国红,2000)。精准农业实质是基于信息和知识来精细管理复杂的农业系统,是一种通用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精准农业具有如下特征:(1)投入基础。主要依靠劳动力和生物技术的大量投入且定量投入实现精确。(2)集约经营。主要依靠结构调整和提升来推动农业增长,以“全方位”资源集约为特征。(3)具有时空精确特征。精确地确定农作的地点,精确地确定农作过程的时间。(4)高技术。农业精准化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监控技术、农机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农业。(5)信息化农业。其核心是建立在“空间差异”及“时间差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础上。(6)重视效益和环保的内涵型农业。本身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是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7)精准农业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具有一致性。精准农业运用先进农业科技和管理手段,建立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的科学化、标准化、定量化、高效化,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之路。
(三)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农业经营模式创新是农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个必然产物,是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制度创新。方向是必须符合集约经营的要求,走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根据前面对农业经营形式演变的脉络分析,小农将向专业农户、专业大户转化。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以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精准农业将代表农业经营方式的方向。因此,农业经营模式应选择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
1.以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
(1)小农基础上的适度规模是方向。在现有农业经营制度框架下,“小农家庭经营”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将长期存在。自从舒尔茨提出“小农贫穷而有效”理论以来,很多人秉持其观点,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小农家庭经营未必就是不高效的”(张德元,2004)。但笔者认为小农有效是土地配置效率,土地配置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不是一个概念,规模经营需要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承包经营是现行农业的制度生存空间,也是现行农业存在的主体模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很难获得规模效应,只有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的适度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才能获得规模效率,即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自然可以推演出小农妨碍效率发挥。为了在小农的基础上获得规模效率,需要进行农地自由流转、集中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从而发挥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演进的规律,也是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是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统一。农业规模经营与集约化是集约型规模经营模式所具有的两方面属性,应协调发展。相对外延式的规模经营来说,集约化规模经营在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可能更有应用价值。基本国情历史地注定了中国农业短期内不可能推行合理土地规模的大农制,只能是众多小农户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高产、优质、高效”三位一体的目标为农业集约经营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当不能从“规模”上取得“报酬”的时候,为了实现较好的农业效益,需要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张德元,2004)。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现出小农户、兼业户、专业大户等并存的复杂结构。新阶段要实现集约农业范围的延伸和类型多样化,推动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发展。
(3)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的区域实现和步骤。精准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技术路线和原则适用于任何形式和任何规模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中国精准农业实践和新技术已开始起步。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经济条件,对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规模化经营的地区以及不同技术集成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作区别对待。在规模化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国营农场可率先开展精准农业的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可选点建立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区,引导农户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在经济落后、小规模经营的地区应积极探索新的实现形式,建立起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下的精准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丘陵和山区应发展无机械化精准农业。北方平原发展半机械化精准农业。中国可先发展精准养殖业、加工业、园艺等,然后发展精准种植业。
2.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是一个演变趋势。农村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在社会化程度、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呈现多层次,决定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现实中,各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不尽相同,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村组也会因实际需求产生不同的操作方式。(1)农业经营模式选择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经济利益问题。这实际上正是难以对农业实行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症结所在。(2)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发展程度和模式又有一些不同,两者结合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形成了特定的具体模式。(3)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是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目标模式。这既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当然,这并不否定其他经营模式,其实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因此,单一的模式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方向应是以专业农户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为主导模式,多种模式并存。
四、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
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薄弱,单纯依靠农民现有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农产品质量、价格等各项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农业区划与规划工作,当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者、规划者和组织者,并通过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引导和督促农业生产者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为农业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大量投入,如政府可设立农业研发和项目开发基金,建立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基金制度,对农业规模经营实行特产税,发放低息贷款等,从财力与技术上给予支持,维护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导向的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配套的金融政策没有跟上来,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模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为经营模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
(三)加快农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虽然从理论上讲精准农业不仅适合大规模生产也适合小规模生产,但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尽量扩大生产规模。农户联户经营方式比较适合精准农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制定相应的土地改革制度,实现一定程度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使土地规模适当集中,这是精准农业模式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农业专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实际,强化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四)强化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经营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一是提高精准农业研究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政府及企业的资助下,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的高性能的智能化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耗,提高产品竞争力,争创良好效益。通过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精准农业技术以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构建以农村职教中心为核心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结合农村各种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模式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围绕着改造传统农户、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其发展集约型规模经营的能力,使其成为集约型规模经营的引路者。培养大批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队伍和复合型村社干部,形成核心推动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精准农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建立长期的培训体系并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应用型人才,要以现有的农村技术人员为基础,广泛推行培训制度。
注释:
①条件有:一是兼业农民预期专业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大于其总成本时,被激励的兼业农户就会向专业农户转换;二是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和资源优势,自觉从事专门生产以获取专业化的经济收益;三是农产品生产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标签:农业论文; 精准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适度原则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