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冰
(南宁供电局)
摘要: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逐渐发展,我国大范围实现了电力的覆盖,但是在电力的供给过程中会受到配点网结构、设备、以及布局的影响,从而相应的出现电力能源的损失问题、线损问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电力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关注,加大对线损问题的改进工作,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线损;节能效益
线损是在电能供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能对线损问题进行有限的控制,那么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运作效率,并且造成电能的大量损耗和流失,进而加大供电过程的成本,这是阻碍整个电力行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对线损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要充分的意识到精细化线损管理的重要性。
一、线损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配电网结构及布局不合理
配电网的结构和布局不科学,超额供电半径存在的线路非常多,而且线路之间得空间距离过长,从而出现卡脖子和迂回等现象。另外在配电线路中负荷点分散而且数量较多,配点的供应点距离用电负荷点有一段距离,有一些相关的线路切面较小,无法承载高的负荷,这进一步造成了载荷量不平衡现象。
(二)供电所使用的设备损耗及老化情况严重
就目前的电力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电气设备的老化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或者偏远的山区,电气设备还是比较落后陈旧的,如陈旧并耗电量大的配电设备,其自身就会耗费较多的电量,一旦出现老化现象将大大增加用电量,从而对电力资源造成严重的损耗。
(三)变压器的最大容量与用电负荷不平衡
商业区白天和晚上的配变负荷不同,一般都是白天负荷大于晚上,而居民区的情况却与商业区相反,由于缺乏均衡科学的安排及分布,使得配电工作处于一种消耗能源且不经济的状态下,这加大了配电的能源损耗,以及增加电能的损失,且根据调查这种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需要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关注。
(四)计量设备形成的损耗
针对用电的大企业来说,其负荷波动的频率较大,在负荷进行清冽波动的时候电压就会随之产生变化,这就会导致电能计量设备的不同程度损坏,进而影响计量设备的精准度。另外电能计量仪器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设备逐渐的老化,也会导致设备自身的精准度降低,从而出现计量误差,进而造成电能的线路损耗。
(五)无功补偿方面的问题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的整个供电过程中对电网功率的因数进行提高,从而达到降低输送线路和变压器的能量损耗的目的,进而提升供电工作的效率。因此,当无功补偿出现不足的情况时,就会导致功率因数的降低,从而导致电压出现损耗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供电的整体质量,也带来了大量的电能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管理不全面所导致
线损现象不仅只是供电企业单方面的问题,电力用户窃电或者违章用电的现象同样会造成电能的损耗,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存在无表用电、私拉乱接的现象,这会造成电量的损耗,这些都是管理不完善所造成的电能大量损失。以上四点线损的原因只是众多因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点,为了对线损想象进行更好的防治,还需要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的关注。
二、技术的精益化降损实现线路的节能效益
(一)划分线损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层
在不同行业如中,人是行为活动的载体,想减少线路的能源损耗需要从管理层出发。根据线损工作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决策责任层、管理责任层、执行责任层。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是为了节能降损,在进行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决策管理层主要进行目标的制定、机制的建立、任务的分解等工作。管理责任层主要是是进行协调、组织、检查、监督、考核等工作。执行管理层需要对自身进行严格的要求,落实并且确保节能降损工作的执行。
(二)基础设施的完善
电气基础设备的建设主要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电网的结构进行强化,在建设和规划电网的时候,对电网的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具体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从而减少相同的变电容量,尽力做到高压线以及配变向负荷中心的深入和迁移,平衡三相负荷。二是无功装置的补偿设置,提高因数水平,减少无功能源的长距离传输。三是选取低度耗损的设备,例如像低耗损变压器等,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
(三)对电压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供电中,对电压的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在载送的容量偏大,距离电源稍远时,可以采取电压等级较高的供电方式。因为变压器自身的空载损耗和所加电压平方为正比关系,线路电压的提高会同时增加变压器的能量损耗,所在在进行电压的选择上,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四)及时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根据整个电力系统的潮流和负荷变化,及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不规范运行形式的出现。降低迂回供电现象的发生,对供电环网的断点进行确认,进而实现电源的双重供电,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设备的检修进行安排,减少检修所需时间。同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日常的维护工作,确保供电系统的设备都正常的运行,避免由于系统及设备故障而引起的线损情况。
(五)对无功补偿设施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
针对分布分散、分支多、路程长的线路,要采用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科学补偿方式,另外,针对变电站的主线来说,需要配置专门的高压补偿设备,进而减少电能的非正常损耗。相关部门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无功补偿,只有将每个方面都考虑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降损。
(六)在管理方面的降低损耗措施
首先,是加大组织领导,对线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具体的可以建立一个管理小组,由分管两道作为组长,相关的成员为组员,专门的负责线损的管理工作,从上而下统一两道,分级管理对线损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其次,是对线损的理论计算以及统计工作进行部署。依据负荷的具体变化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线损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且根据结果对线损的情况进行一个衡量,针对薄弱环节,研制相应的对策,并通过日度、月度、季度的统计,分析线损原因。最后是对线损的指标进行制定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抄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实施精细化的线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供电单位的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工作会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并且能有有效的降低成本,但是线损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面对线损问题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一起入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陆续产生更好、更多的节能产品,电力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更好的开展电能供给工作,同时面对线损问题的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使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勇.强化配电网线损管理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3
(12):168-168.
[2]李伟.浅析配网线损管理措施[J].科学导报,2014(24):150-
150,151.
[3]吴恒清.对供电线损管理措施做探讨[J].科技传播,2010
(24):72-72,76.
论文作者:陈薇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线损论文; 电能论文; 设备论文; 负荷论文; 电压论文; 现象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