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日本对外能源战略_一次能源论文

21世纪日本对外能源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能源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31.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86(2007)06-0084-09

日本国内所需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于海外进口。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市场油气价格持续攀升,高位徘徊,油气来源不稳,加剧了各大国对于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由于日本能源自给率较低,95%的一次能源和其中石油的绝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其中,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于进口。①因此,日本十分重视能源对外战略及其外交。再加上,日本石油进口来源地比较集中,2005年,日本原油进口所占比率分别为:中东地区89.1%,东南亚4.9%,非洲4.0%。②这些情况给日本对外能源战略以深刻的影响。

日本对外能源战略从政策类别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1)加强与能源生产、出口国家的多重关系;(2)对能源生产国家实行大规模能源合作;(3)重视能源国际协调与合作。

一、日本的能源现状

(一)日本能源的自给率、进口比率和利用效率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日本却不像美国那样拥有广泛的能源,日本是一个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算上进口可以使用数年的核燃料储存,日本全部能源自给率只有20%,如果去除储存的核燃料部分,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有5%。③远远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包含核燃料能源在内的全部能源自给率是:美国75%、法国50%、德国38%、意大利15%、英国112%、韩国18%。④其他国家去除核燃料部分的能源自给率是:美国73%、法国15%、德国15、意大利15%、英国113%、韩国3%。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能源自给率非常低下,在除了韩国以外的传统发达国家中,日本几乎是最低的国家。由前述数据可以得出日本一次能源消费的进口比率,日本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95%都来自于进口。就一次能源中最重要的石油而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左右。⑥这些油田如果全部开采,一般估计只能供应日本全国约11天的使用量。可见,日本对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004年,日本石油消费量为2.42亿吨,天然气消费量778.2亿立方米。⑦2005年,日本进口原油24901万KL(千升)。⑧2005年,日本99.7%的石油、96.3%的天然气依靠海外进口。⑨日本所需煤炭的99.7%依赖进口。日本每年拿出约2%的GDP从国外购买能源,对能源进口依存度也在上升。⑩2005年日本进口石油头10位国家的数量和比率分别是:(1)沙特阿拉伯462.6百万桶,占30%;(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77.5百万桶,占24.5%;(3)伊朗212.2百万桶,占13.8%;(4)卡塔尔148.2百万桶,占9.6%;(5)科威特130.5百万桶,占8.5%;(6)阿曼44.8百万桶,占2.9%;(7)印尼44.4百万桶,占2.9%;(8)苏丹29.0百万桶,占1.9%;(9)尼日利亚17.4百万桶,占1.1%(10)澳大利亚12.7百万桶,占0.8%。(11)根据日本资源能源厅2007年1月末公布的数据,2006年12月日本的进口石油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12月供给量577万千升,1吨约合1.174千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08万千升);伊朗(294万千升);卡塔尔(225万千升)。(12)这些数据大体上反映了日本石油进口前几位国家的顺序。

但是,日本又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从1973年-2003年,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约37%,并计划以2003年为基础,至2030年再提高约30%。(13)以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耗能源换算成石油计算,日本每生产1美元GDP仅需要128克石油的能源,这在世界各国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美国和欧盟每生产1美元所需石油分别是:221克、170克。(14)可见,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美国和欧盟要高出很多。也有认为日本能源效率比其他国家更高的资料数字,在此列出,仅供参考——日本能源效率是美国的278/100倍、法国的167/100倍、德国的140/100倍、意大利的156/100倍、英国的189/100倍、韩国的333/100倍、中国的1133/100倍。(15)笔者认为,前一组数字比较稳妥,后一组数字有些偏高。但总的来说,这两组数字都反映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利用能源的高效率。这使日本在高油价时代的生产占有很大的能源成本优势。

(二)日本的能源结构及其演变

在日本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率最大。1973年,石油在日本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率高达77.4%,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6)此后,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教训,日本采取大规模节能、开发新能源的政策,通过长期的努力,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率日趋下降,日本所设计的能源构成多样化战略已取得成效。到2003年,石油在日本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率为48.9%,(17)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仍然居于日本各种一次能源比率之首。说明日本在一次能源中,对石油的依赖比率仍然较高。其他各种一次能源比率分别为:煤炭20.3%、天然气14.7%、原子能9.6%、水利3.8%。(18)这种比例说明,石油时至今日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长期以来,日本的石油消费也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和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2002年, 日本让位给中国,退居世界石油消费数量第三位。日本一次能源所占比率及其变化请参见下表1、表2:

表1 日本一次能源供给类别及其构成的演变1(单位:%)(19)

表2 日本一次能源供给类别及其构成的演变2(单位:%)(20)

年度石油煤炭天然气原子能水力其他

195315.347.7 0.2

-29 7.8

195416.346.5 0.2

- 29.1 7.9

195517.647.2 0.4

- 27.2 7.6

195619.9 48 0.4

- 24.8 6.9

195722.347.7 0.5

23 6.5

195824.244.1 0.7

- 24.7 6.3

1959 3242.2 0.8

- 19.8 5.2

196037.641.2 0.9

- 15.7 4.6

196140.638.7 1.2

- 15.5

4

196247.234.5 1.5

- 13.1 3.7

196352.631.6 1.5

- 12.1 2.2

196456.629.5 1.3

- 10.8 1.8

196559.6 27 1.20 10.6 1.6

196661.825.7 1.1 0.1

9.9 1.4

1967 6525.1 1.1 0.1

7.5 1.2

196867.123.61 0.1 7 1.2

196969.322.21 0.1

6.3 1.1

197071.919.9 1.2 0.3

5.6 1.1

1971 7417.2 1.2 0.6

5.9 1.1

197275.516.1 1.2 0.6

5.6

1

197377.415.5 1.5 0.6

4.1 0.9

197474.416.62 1.2

4.9 0.9

197573.416.4 2.5 1.5

5.3 0.9

197674.215.1 2.72 5

1

197774.814.4 3.6 1.8

4.4

1

197873.313.3 4.7 3.5

4.3 0.9

197971.513.8 5.2 3.9

4.6

1

198066.1 17 6.1 4.7

5.2 0.9

198163.718.4 6.3 5.2

5.3 1.1

198261.818.5 6.9 6.3

5.1 1.4

198361.5 18 7.5 6.7

5.1 1.2

198459.218.8 9.2 7.5

4.1 1.2

198556.319.4 9.4 8.9

4.7 1.3

198656.618.2 9.8 9.4

4.6 1.4

198756.9 18 9.7

10

4.1 1.3

198857.318.1 9.69

4.6 1.4

198957.917.3

10 8.9

4.6 1.3

199056.516.8 10.4 9.6

4.2 2.5

199154.9 17 10.9 10.1

4.6 2.5

199256.216.3 10.9 10.3

3.8 2.5

199354.416.3 11.1 11.4

4.4 2.4

199455.216.6 11.2 11.8

2.9 2.4

199553.716.7 11.2 12.5

3.5 2.4

1996 5316.7 11.7 12.7

3.4 2.5

199751.417.1

12 13.3

3.7 2.5

199850.216.5 12.6 14.1

3.9 2.5

199950.117.5

13 13.3

3.6 2.6

200049.718.1 13.5 12.7

3.4 2.5

200148.518.7 13.8

13

3.4 2.5

200248.719.7 13.9 11.9

3.3 2.6

200348.920.3 14.7 9.6

3.8 2.7

(三)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

由于日本能源严重依赖石油,因此,石油安全成为日本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课题。在国内政策方面,为了保障供给,维护石油供应安全,1975年日本政府制定并在国会通过了《石油储备法》。该法规定,政府必须储备够全国使用90天的石油,民间企业必须储备够全国使用70天的石油。根据相关法律,日本所有从事石油及石油制品进口的商社、企业等,都必须储备石油或石油制品,它们必须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石油及其制品的储备量等情况。2006年10月,日本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天,4833万千升,民间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85天,达4489万千升,总计为9321万千升,约合5.9亿桶,可供全国使用177天。(21)到2007年5月底,日本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7天,4841万千升,日本民间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81天,达4028万千升,总计为8869万千升,约合5.6亿桶,可供全国使用178天。(22)当然,并不是说石油储备越多越好,而是要在石油安全、经济成本(财政负担)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2007年4月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METI)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表示,因预计国内需求下降,日本政府可能会继续修正减少自07财年开始的07财年至2011财年、5个财年的战略石油储备目标。(23)

二、日本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与对外能源战略

2006年5月,日本政府提出了《新国家能源战略》,计划大规模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由目前对石油近50%的依存度,降低到2030年的40%。(24)运输部门对石油的依存度从2000年的98%,降低到2030年的80%。(25)并提出原子能立国战略,提出要大力开发核能、利用核能。在现有基础上,在2020年以前增加16-18个新型轻水核反应堆。(26)日本的核反应堆2003年已经达到53个,2020年以前,核反应堆数量将达到约70个左右。在日本的电力供应中,2004年核能发电已经达到总供电量的29%,居于各种电力能源之首。(27)其他电力能源的比率分别为:天然气电力26%,煤炭电力25%,石油电力10%,水利、地热、新能源电力等11%。(28)该战略计划到2030年使原子能发电占全部发电总量的30%-40%。(29)2006年8月,由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下属的能源咨询委员会制定的“核国家计划”(Nuclear State Plan)阐述了日本关于核能的基本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开发核能的技术,发展核能原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从海外稳定获取铀的供应;在快速反应堆方面进行商业化运作,与核能生产国进行技术合作;重点回收废弃核燃料进行再利用,开发快速增殖反应堆。(30)这将帮助日本提高原子能电站的发电能力,目前的发电能力为30%,得到提高后的能力至少在40%以上。(31)2007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制定了《原子能政策的课题和对应——原子能立国计划》,得到内阁批准,该计划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新国家能源战略》中关于原子能立国的战略构想,计划重点开发下一代核技术,提高核能发电在日本能源利用中的比重。另外,日本还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化学能(燃料电池等)、潮汐能等新能源技术,努力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石油依赖,继续推动能源来源多样化战略。

日本作为一个缺少能源的国家,长期谋划本国的国际能源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本国能源战略,加强了能源外交的运作与行动。在日本经济产业省2006年出版的《能源白书2006》中指出:“对能源进口依存度高的我国来说,从日常就应该加强同能源供给国的关系、努力确保能源稳定供应是十分必要的。”(32)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2007年3月制定的《原子能政策的课题和对应——原子能立国计划》中,也强调了日本与石油、天然气以及铀生产国联系的重要性。这表明,为了获得稳定的海外能源供应,与能源生产、出口国搞好政治、外交关系,进而,加强全面的多重关系是日本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了稳定本国的海外能源供应,日本实行了对能源生产国家进行大规模能源合作的战略。2002年,日本制定的《能源基本计划》强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自主开发,必须建立一批资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经济效益好的核心企业用于自主开发。(33)在2006年5月出版的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中,重点强调今后增加自主开发原油的比率。所谓自主开发,就是进行直接投资,全部或部分占有对方国家油气田、矿产开采的股权,或对国外油气开采实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以便达到控制生产、价格,稳定供应本国需要的目的。这比单纯的能源商品进口,大幅度提高了可控性和安全度。因此,在世界各地收购油田开采权益与合作开发,是日本能源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环。日本的目标是将2005年15%的自主开发率提高到2030年的40%。(34)日本在中东、东南亚、非洲、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参与了100多个油气开发项目,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对于日本来说,关注度较高的海外油气合作项目是:哈萨克斯坦的喀什干油田、伊朗的阿扎德甘油田、俄罗斯的萨哈林项目、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项目、阿塞拜疆的ACG油田(Azeri-Chirag-Guneshli)开发及其BTC石油管线(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等。日本企业海外能源合作的方式,包括收购股份参与开发、签订产量分成协议和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油田等。当然,无论是日本政府或企业,他们努力争取的最好方式是日本独资的直接投资经营方式,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对方国家的控制和反对,这种方式较少实现。日本参与的大多数海外能源项目属于合资、合作。

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日本就十分重视能源问题的国际协调与合作。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更加积极参与并组织国际能源会议,协调国际能源合作。2002年9月21日,在日本大阪召开第八届国际能源会议,来自65个国家的能源部长和1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在大会上发言,呼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了和平相处和共同繁荣的目标而奋斗。次日,参加第八届国际能源论坛的中国、日本、韩国及东盟10个国家的部长在日本大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亚洲13国能源工作会议。与会者探讨了亚洲面临的能源问题。2004年6月,东盟+中日韩13国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就建立地区原油储备达成共识,这是协助保证亚洲地区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重要步骤。此前,在东亚地区各国中,只有日本具有较为庞大、系统的战略石油储备,日本的经验为各国提供了借鉴。马尼拉会议后,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和韩国召开了一系列专家和高官会议,探讨能源问题。2004年7月13日,东盟+中日韩13国在柬埔寨召开部长级能源会议,讨论在亚洲地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问题,13国代表团在该会议上就继续推进建立亚洲能源伙伴关系的能源合作,包括石油战略储备、节约能源等达成共识。2005年9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与印度石油天然气部长艾亚尔签署两国关于能源综合性合作的共同声明。合作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传统能源领域,也包括固体沼气、氢气等新能源研究开发方面的合作。日本表示,将向印度提供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技术。2006年3月,在八国集团莫斯科会议上,日本等与会工业国家在能源领域达成了重要协议,包括:(1)推动节能;(2)为促进能源领域的投资改善环境;(3)提高能源市场效率。2007年5月27日,在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200多名部长和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主题为“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保护和多样化以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重点讨论如何减少在能源投资和贸易方面的阻碍、促进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日本参与类似这样多边、双边的国际能源会议和国际协调、合作等活动还有很多。而且,在能源的高效、节约、清洁利用和环保实践及其理念方面,日本不仅具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在理念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对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日本的国际能源战略大体上有五大方向:(1)能源多元化战略。继续保持并扩大在中东、东南亚、太平洋、非洲等地的石油进口与合作,推进能源来源多元化。从70年代末期,日本增加了从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墨西哥等非中东产油国的石油进口,石油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取得一定成效。曾使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在80年代一度下降到67%左右。(35)但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后,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再次攀升。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石油供应不稳,价格不断上涨,日本不得不再次重视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2)加强与传统油气重点地区国家关系战略。重点搞好与中东产油国沙特、阿联酋等国之间的关系,加大能源合作力度,稳定传统油气进口基地;(3)强化与中亚能源国家关系战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政治联系,培育未来能源大规模进口基地。为大规模进口里海地区油气资源、铀矿石、修建通往印度洋的油气管线,加大对该地区国家援助的力度,积极进行外交斡旋。里海地区可供开采的石油储量约为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6%。(36)该地区政治局势基本稳定,因而成为日本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重点目标。“9·11”事件后,日本一直密切关注各国在里海的能源竞争,通产省还曾推出“里海石油战略”,期望以能源合作为契机推动与里海沿岸国家的经济合作。(37)在里海能源输出方案中,日本一度曾推动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再由中国北方最后到韩国和日本的横跨亚洲大陆的“东线方案”的合作项目;(38)(4)加强同非洲储能国家关系战略。通过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经济合作等培育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日本的能源来源地,作为中东等传统能源基地的补充。日本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非洲国家拥有油气勘探和开采项目。除此以外,日本还购买了非洲国家的部分石油资源储量,以便获得部分产品的支配权;(39)(5)对一些特殊国家和地区采取特殊能源政策的战略。包括派兵伊拉克,赢得美国欢心,为日后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分得石油利益预作铺垫,并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提供大量援助,为将来进行大规模油气合作预作准备;全力竞争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石油输出管线的建设走向,以使本国掌握西伯利亚石油购买的主导权;加大对伊朗的石油外交力度,通过与伊朗的油气合作,扩大日本的石油来源和供应等。

三、日本对外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的评价

那么,日本政府的石油战略是否已经见效?是否已经落到实处?是否有战略价值呢?让我们对应性地分析日本的这些战略。

(1)关于能源多元化战略。2005年在日本石油地域总进口中,中东地区的石油占日本总进口的89.1%,其他分别为亚洲太平洋地区6%,非洲3%,俄罗斯1%。(40)日本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大力实行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对中东地区依赖的政策。这种政策一度产生效果,使日本对中东地区的进口石油依赖在80年代中期前后降低到67%左右。(41)但是,进入新世纪,日本不仅没能实现降低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战略目标,而且,从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仍然高居于占日本海外石油进口90%的高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等国因经济增长减少了对日本的石油出口。而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供应规模巨大,大量采购成本较低等缘故。在实际石油进口中,经济成本利益的考虑,压倒了供应安全的战略考虑。从这里可以看到,日本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雷声大,雨点小,成效甚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是靠中东石油吃饭的国家。

(2)关于加强与传统油气重点地区国家关系战略。搞好与中东产油国沙特、阿联酋等国之间的关系,稳定传统油气进口基地。这是日本对外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中比较成功的部分。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开始,日本就十分重视保持与海湾国家的友好关系。日本和海湾GCC(海湾委员会)六国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近来,日本又着力推动与六国建立经济伙伴关系合作协定,在很大程度上也出于石油战略的考虑。

(3)关于强化与中亚能源国家关系战略。日本对中亚的外交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日本曾经较为热心的“里海石油战略”因为输出能源的“东线方案”最终未获通过也热情大减。特别是由于对中国的担心,日本以后将里海能源输出寄托于向印度洋方向输出的“南线”上。但由于里海产油国至今尚未有通向印度洋的油气管线,甚至,还没有认真考虑这样的计划,但不排除将来可能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因此,日本加大对该地区国家援助的力度,推动输往印度洋油气管线的建设,从长远来说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但由于该地区国家复杂,地形复杂,安全风险偏高等极其复杂的因素,要想使日本的战略构想落到实处并非易事,并且,可能会形成较高成本的油气供应。如此看来,日本的中亚能源外交带有望梅止渴的含义。但是,日本开拓哈萨克斯坦铀矿合作的成功,对日本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为日本已经将大幅度提高核能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没有足够的铀矿石来源,这一战略有如空中楼阁。而铀矿石并不像油气那样需要大规模的运输,因此,日本与中亚的交通不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同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合作对于日本原子能立国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是一种能够给日本带来长远利益的战略合作。

(4)关于加强同非洲储能国家关系战略。加强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与经济合作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因为非洲的确存在着众多的贫穷国家、众多的贫穷人口,加大对他们的援助力度有利于缓解非洲人民的苦难,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同时,通过援助和能源合作拓宽了日本与非洲国家关系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基础,对日本追求改组安理会、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赢得非洲国家支持的政治战略实现,也有利益。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在非洲的软实力已经得到很大提升,非洲国家政府和民众对日本的评价比较正面。

(5)关于对一些特殊国家和地区采取特殊能源政策的战略。第一,关于伊拉克。日本向伊拉克派兵,帮助美国助阵,不仅遭到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且,至今,日本在动荡的伊拉克没有得到任何实惠。美国和英国分得了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大部分利益。剩给日本的只有清汤寡水,连以往从伊拉克的石油进口份额都无法确保。但是,随着伊拉克重建进程向良性方向转化,伊拉克的油气生产也将逐渐恢复。因此,日本的投入及其回报是可以期待的;第二,关于西伯利亚油气管线。从2003年开始,日本以高额经济援助、优惠的合作开发为诱饵,诱使俄罗斯放弃原来与中国关于石油管线输往中国的协议,而改为输往太平洋,供应对象以日本为主。日本开出的高价的确对俄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使俄国在2005年终于确定了油管主要输往太平洋纳霍德卡的走向。另一方面,精于外交与平衡之术的俄国不太可能完全倾向于日本一方,而使之完全受制于日本,特别是进入2006年,普京总统表示,要把石油资源当作俄国的战略武器。当然,由于日本对俄国深怀戒心,日本的高额援助许诺也不会轻易兑现,这样,日本手中还保留了对俄关系一定的主动权,否则,过快兑现以后,日本将失去制约俄国最有力的本钱,将完全受制于俄国;第三,与伊朗的油气合作。日本向伊朗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贷款,顶着美国巨大压力,经过多年谈判,终于在2004年2月与伊朗签订合作开发原油储量巨大的阿扎德干油田合同。但是,日本与伊朗的这项合作始终受到美国的牵制,美国一直要求日本中止该项目。以致日本迟迟不敢加快该油田的开发,畏首畏尾,看美国眼色行事,尤其害怕美国对伊朗动武。2006年第一季度,日本对伊朗原油进口量下降14%(9.7万桶/天),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日本顶级炼油厂在2006年3月份做出的决定——鉴于政治风险上升,减少从伊朗的进货量。(42)伊朗方面也看到了日本的摇摆政策,伊朗方面表示,日本如果不在秋季以前切实开发阿扎德干油田,将要终止与日本的合同。一方面是本国实际的石油利益,一方面是盟主国的干涉和压迫,日本在伊朗石油开发问题上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困境。该项目最终取消,是日本对伊朗在新世纪石油合作政策的重大失败。显露出争当政治大国的日本,严重受制于美国的国际政策,国际地位脆弱性的一面。

综上所述,日本对外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既有初见成效的战略布局和成功之举,也有缺乏远见的败笔之作。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本缺乏长远、全面的战略眼光推进本国的能源战略。而一味以现实主义的立场,强力竞争的手段,在世界各地到处搞油。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的确效果不佳。不仅因此搞坏了与某些重要国家的关系,引发一些国家对日本的高度警惕,同时,盟友美国也不满意,产油国伊朗等怀疑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自主性与决断能力。致使日本的能源战略资源供给在未来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日本到处张扬,到处抢油的石油战略,增高了自身获得石油的成本,加大了未来的供给风险,搞僵了与一些国家的关系。但是,也培育出了一些稳定的能源战略伙伴。因此,日本对外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的成与败,也可以用三七开来加以评断。

注释:

①杨俊锋:《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5年第11期,第30-31页。

②[日]石油連盟:『今日の石油產業2007』,http://www.paj.gr.jp/statis/data/2007/2007_all.pdf。

③[日]『主要国のェネルギ?蔟自給率とェネルギ?蔟効率(2001)』,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60.html。

④[日]『主要国のェネルギ?蔟自給率とェネルギ?蔟効率(2001)』,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60.html。

⑤[日]『主要国のェネルギ?蔟自給率とェネルギ?蔟効率(2001)』,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60.html。

⑥刘丽君:《日本调整能源体系重视国际合作》,转引自:http://www.ffjt.com/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ontent

ID=1151887048999。

⑦刘丽君:《日本调整能源体系重视国际合作》,转引自:http://www.ffjt.com/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ontent

ID=1151887048999。

⑧[日]石油連盟:『今日の石油產業2007』,http://www.paj.gr.jp/statis/data/2007/2007_all.pdf。

⑨《日本苦心打造能源生命线》,2007.02.12,http://life.bbs.bokee.com/Thread.1.765250.13.21.1.html。

⑩《日本苦心打造能源生命线》,2007.02.12,http://life.bbs.bokee.com/Thread.1.765250.13.21.1.html。

(11)[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26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12)《日本苦心打造能源生命线》,2007.02.12,http://life.bbs.bokee.com/Thread.1.765250.13.21.1.html。

(13)[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24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14)[日]『原油価格の高騰は本当に円売りか』,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60.html。

(15)[日]根据『主要国のエネルギ?蔟自給率とェネルギ?蔟効率(2001)』图表中数据计算得出,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60.html。

(16)[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蔟次エネルギ?蔟供給のエネルギ?蔟源別構成の推移』,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00.html。

(17)[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蔟次エネルギ?蔟供給のエネルギ?蔟源別構成の推移』,转引自: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00.html。

(18)[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蔟次エネルギ?蔟供給のエネルギ?蔟源別構成の推移』,转引自: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00.html。

(19)[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総合エネルギ?蔟統計」平成9年度版、「エネルギ?蔟バランス表簡易表」(1990~):『?蔟次エネルギ?蔟供给のエネルギ?蔟源別構成の推移』,http://www2.ttcn.ne.jp/~honkawa/4000.html。该图从上至下日语标注的汉语意思是:水力、原子能、天然气、煤炭、石油。

(20)[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総合エネルギ?蔟統計」平成9年度版、「エネルギ?蔟バランス表簡易表」(1990~):『?蔟次エネルギ?蔟供給のエネルギ?蔟源別構成の推移』,http://

www2.ttcn.ne.jp/~honkawa/4000.html。

(21)[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石油精製備蓄課:『石油備蓄の現況』,平成18年12月,http://www.enecho.meti.go.jp/info/statistics/oil/061215a.pdf。

(22)[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石油精製備蓄課:『石油備蓄の現況』,平成19年7月,http://www.enecho.meti.go.jp/info/statistics/oil/070717s.pdf。从2007年5月储备绝对值看低于2006年10月,但使用天数超过2006年10月,说明日本石油消费相对进一步减少,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23)《日本政府将削减战略石油储备目标》,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070404/15531312889.shtml。

(24)[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24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25)[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25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26)[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48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27)[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エネルギ?蔟白書2006(HTML)·〈図8〉我が国の原子力発電比率と目標値』,http://

www.enecho.meti.go.jp/topics/hakusho/2006EnergyHTML/html/ib

300000.html。

(28)[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エネルギ?蔟白書2006(HTML)·〈図8〉我が国の原子力発電比率と目標値』,http://

www.enecho.meti.go.jp/topics/hakusho/2006EnergyHTML/html/ib

300000.html。

(29)[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44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30)《日通过能源政策修正案视中印为能源最大威胁》,2007-3-12 14:16:00, http://www.pipeinfo.net/swnews_view.asp?id=3221。

(31)《日通过能源政策修正案视中印为能源最大威胁》,2007-3-12 14:16:00, http://www.pipeinfo.net/swnews_view.asp?id=3221。

(32)[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蔟庁:『エネルギ?蔟白書2006(HTML)·〈資源供給国との多面的な関係強化等〉』”http://www.enecho.meti.go.jp/topics/hakusho/2006EnergyHTML/html/ib3000

00.html。

(33)李耐国著:《日本石油战略探析》,《太平洋学报》,2005年12期,第93页。

(34)[日]経済產業省:「新·国家エネルギ?蔟戦略」,第26页,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531004/senryaku-houkok-

ushoset.pdf。

(35)何一鸣:《日本的能源战略体系》,《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第1期,第52页。

(36)马荣升:《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3年11月第6期,第34页。

(37)马荣升:《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3年11月第6期,第34页。

(38)马荣升:《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03年11月第6期,第35页。

(39)杨俊锋:《日本的资源进口战略》,《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5年第11期,第30-31页。

(40)[日]『わが国の資源の海外依存度(2005年)』,http://

www.jogmec.go.jp/j_resourse/index.html#01。

(41)何一鸣:《日本的能源战略体系》,《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第1期,第52页。

(42)《一季度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增25%日韩进口锐减》,http://www.xenw.com/news/gjzx/2006-6/6/200606060912567.html。

标签:;  ;  ;  ;  ;  ;  ;  

21世纪日本对外能源战略_一次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