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技师学院刘海燕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些优化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将知识最大效率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更生动、更扎实地掌握计算机这一门课程。
计算机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些优化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将知识最大效率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更生动、更扎实地掌握计算机这一门课程。
1 当前技校计算机教学现状1.1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计算机教学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好其中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不断地发现问题。因此,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
1.2 技校学生的特点。在技校中,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差,理解力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管老师如何费尽心力的讲授,学生还是“鸭子背上一瓢水”,“十窍通九窍”,学习效果不大。现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也有很多学生只知其一不求知其二,在理论课堂中,时有“倒下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甚至在实践操作课堂上,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只对游戏感兴趣。
1.3 技校教师的观点。技校全体教师对进入技校读书的学生的基本看法,普遍认为,他们是中考中最差的一类学生,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教师只是一肚皮怨气,而做不到因材施教。
这种现象的出现,其结果是学生学不进,学不好,厌学,甚至逃学;教师难教、难管、怨天忧人。其后果,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技校的评价,影响到技校的生存。
2 优化技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2.1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力也各不相同,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选用经典教材,对课程中各部分内容逐一详细讲解,甚至每个功能及操作都逐条命令地讲解,其结果是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太罗嗦,学不到新东西;而基础一般的学生会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响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分层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不同,成立学习小组,选出基础比较好的作为小组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讲解具体内容时按难、中、易分层提出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互帮互学,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相互影响,相互带动,这样做既调动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基础一般的学生在合作中能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学有所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2 采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往往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笔者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结束后,问学生听懂没有,大家直摇头;问有什么问题没有,下面一片寂静。为什么不懂又没有问题呢?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提不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那么至少说明他们已经听进去了一部分。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上课之前,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找答案,然后再给他们讲解,这样就会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而且,只要我们的问题设计得巧妙一些和有趣味一些,往往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主动、认真听课。
2.3 采用“案例教学法”,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技校学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要告诉学生要完成某个效果需要哪些步骤,然后再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这样一直讲下去。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式地照搬老师的操作,对每一步操作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缺乏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学到的知识一般都是比较零乱的,缺乏系统性,同时也是很容易忘记的。所以,我们在讲操作时,不要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可以先结合一个实际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一下在一系列操作后会出现怎样的效果,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逐步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实现的步骤,并且把做完每一步后的效果与最终的效果进行对照,让学生了解每一步的作用,直到最后完成所有的操作。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记得更牢。
2.4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效果。任务目标要明确要把一个总的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并把小目标的内容分解为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内容要有层次。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任务内容应注意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如果给出相同的任务,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一些学生很难完成任务的局面。水平低的学生确实学到了较多的东西,且能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增加了对学习网页制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但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养成不求进取、懒懒散散的习惯,进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安排一些新内容或有难度的“任务”,难度应有层次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任务内容要情境化。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任务内容要充分考虑声音、色彩、图像、情节等方面,设计出具有不同情境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刘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学生论文; 技校论文; 效果论文; 操作论文; 基础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教师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