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啦啦操运动的融合研究
何静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啦啦操最早进入人们视野是在NBA 篮球赛的中场休息作为娱乐观赏类节目,随着后期的改良发展,这项运动已经变为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适性极强的融合了音乐、舞蹈、体操、健身等多种元素的体育项目,变为了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类项目。甚至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有很多啦啦操校队在大型运动赛事中崭露头角,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和关注。啦啦操运动本来是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的项目,自进入中国后,不断地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碰撞出一种新的火花。本文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对啦啦操运动进行研究,探讨其是否达到了很好的“本土化”成长,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从多个角度研究传统文化对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影响,促使国内的啦啦操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键词: 传统文化;啦啦操运动;融合;研究
啦啦操运动是一种年轻化运动,旨在渲染朝气、快乐、运动,看似与传统文化不搭边,但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化学反应。啦啦操的表演激情四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啦啦队无疑就是一张中国名片,形成独具一格的具有现代、时尚、快节奏又有中国特点的啦啦操,这便是中国文化与竞技体育啦啦操的完美结合。
一、啦啦操运动的兴起
啦啦操最早来源于早起部落社会的庆祝仪式,后来在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最初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最后到现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体育运动,遍布NBA、足球、橄榄球、棒球、游泳、田径等比赛现场,至今已经超过100年历史。其中的cheer 部分,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原始是为了激励外出打仗或者打猎的战士们,而现在依然沿袭了此精神,鼓励赛场中的运动员们勇敢直前,争取胜利。
啦啦操运动于2002年引入中国,它充满阳光、时尚和阳光的特性,深受我国中小学青少年的追捧。在国民的倡议下,国家体育总局于2009年正式批准开展全国啦啦操联赛官方赛事。现我国从事啦啦操运动的人口已接近25 万人,直接覆盖650 万以上人口。
(一)啦啦操不同于健美操。啦啦操是单项体育运动,同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一样具备独立体育运动特征,健美操需要的是现场视觉效果及动作难度效果,它更注重的是运动员在比赛时所能体现的动作难度要素,动作性质相比之下接近体操。啦啦操相对更注重视觉效果,通过团队配合满足表演的需求,只要具备一定的健美操功底,基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啦啦操运动。健美操更注重动作难度,啦啦操更注重表演效果。
(二)啦啦操不同于广场舞。广场舞蹈将自娱性与表演性融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啦啦操则具有竞技性,动作难度和运动量都要高于广场舞,伴奏音乐的韵律性也不像广场舞那么随意,因此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要有一定要求。
2.2 两组患者出院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大便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3个月后大便出血2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下肢血栓栓塞2例;6个月后大便出血2例,牙龈出血2例,胃出血1例;下肢血栓栓塞2例。实验组出院6个月后牙龈出血1例。两组患者出院3、6个月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啦啦操不同于舞蹈。啦啦操和舞蹈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体育项目,后者属于艺术形式,两者从动作的发力方式来看差异较大。舞蹈是“技”与“艺”的有机结合,给人一种柔美的印象,啦啦操的发力是以短时间的快速发力、动作的制动、使肢体的发力方式呈现一种独特性。
二、传统文化对啦啦操的作用
原泵站主接线设计为抽水工况,因增加变频发电机组,原有接线已无法实现抽水、发电两种工况切换,须调整,虚线框内为本次增加部分设备。
啦啦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呈现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一方面则是国际化的体现。近些年,在很多啦啦操国际赛事上,浓郁的中国风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便是传统文化与啦啦操融合的典范,有助于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啦啦操文化。
(二)传统文化对啦啦操的负面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它对啦啦操运动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元素与啦啦操的融合上。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等基本精神是其最本质的内涵,不仅是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志。传统文化与啦啦操的融合,这些独具特色的本质将在啦啦操运动员以及啦啦操表演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有助于形成独特而又有中国特点的啦啦操。
大学以教学为本,但目前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却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远不如科研,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不愿或不能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传统文化对啦啦操的正面作用
那么我们怎么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摈弃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文化因素,寻找适合于中国啦啦操发展的传统文化,使得啦啦操运动通过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断丰富其内涵,为啦啦操在国内发展培植沃土。同时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差异让我们“和而不同”,传统文化中的理性虽然与竞争理念的冲突不可避免,但阻力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转化成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助力。
三、辨证看待传统文化与啦啦操运动的关系
任何两个事物的融合都会有利有弊,这就需要我们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啦啦操运动的融合既有利也有弊,但终究是利大于弊的,啦啦操运动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并把其活力、热情注入到了中国文化中,而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传统文化的保障、促进与丰富。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其中“忠、义、礼、孝、廉”的理性主义又是儒家文化的代表。而理性主义是以压抑人的欲望、阻止人的创造欲和竞争欲为代价的,这将直接扼杀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将影响啦啦操运动竞技方向的发展。既然是竞技体育,那么就会强调创新,创新啦啦操编排方式,如果在创新意识上落后,则必然导致啦啦操运动的滞后性。所以要实现国内啦啦操发展进入“加速度”状态,就要转变理念,以符合现代啦啦操运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四、充分发挥啦啦操运动中传统文化因子的作用
(二)啦啦操运动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降水第二阶段:23日20时之后,两站的可降水量开始迅速攀升,并回到基值以上。成都站于24日02时开始降雨,09:30出现可降水量演变曲线第二峰值,与此对应的是0.5 h降水量极大值(36.8mm)也同时出现。蒲江站在24日09时可降水量演变曲线出现第二峰值82.3mm,其降水第二阶段相应地出现在06:30—10:00,且0.5 h降水量极大值(43.1 mm)发生在08:30。成都站可降水量24日01—14时持续维持在50 mm以上,降水时间比蒲江站时间长,降水量也比后者大。降水结束后,两站对应的可降水量呈快速下降趋势,15时已下降到基准值以下。
每个中华子民都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传承者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形式不一样。在现代的啦啦操运动中,带着很大的竞技性色彩,每位运动员代表的都是中国的形象,为了五星红旗耀眼地出现世界我也太上而努力奋斗,通过啦啦操的热情表演,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
(一)啦啦操运动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所传承和推崇的。啦啦操运动由于运动强度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不能将这项竞技体育完美地展现出来的。啦啦操运动要求表现的主题积极向上,动感十足,带给运动员和观众积极向上的感受,从而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啦啦操运动与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啦啦操运动将音乐、舞蹈、体操、健身等元素糅合在一起,通过对自然动作的美化,优美地将动作呈现出来,充分体现了自然的本质,这与强调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以人为本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运动员在啦啦操的表演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多种因子的完美融合,在赛场上表现出超高的技术,实现健康与舞美的统一,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当前广西贫困县县域金融生态普遍较差,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是造成金融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维护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西部县域经济各级政府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于建立良好金融环境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县域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对于农村地区,要积极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全面提升县域信用水平,改善金融环境;四是加大惩罚机制建设,多角度提高失信违约人员的违约成本,对于恶意逃避金融债务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五、结语
啦啦操运动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传入中国后,在本地化土壤上重新“开花结果”。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两者的融合,其实也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这种融合趋势,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与啦啦操运动的结合,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啦啦操运动注入更新的活力,使我国的啦啦操运动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通过设立合理的中心试验室,能够帮助高速公路工程中的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管理效率。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工程中心试验室工作量比较大,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工程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遵守相关试验规范,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徐宝丰.啦啦操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 (03).
[2]吴蓉蓉,林锦清.啦啦操运动团体凝聚力影响因素[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06).
[3]许小刚.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07).
作者简介: 何静(1995-),女,新疆阿克苏人,长江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啦啦操运动论文; 融合论文; 研究论文;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