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键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产生极大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的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教育要培养跨世纪人才。就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切实做到“以生为本”。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让其产生兴趣,方能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统一,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赢。现就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前提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知识的渊博、品德的高尚、语言的诙谐、幽默、教学方法的睿智机敏上,同时还要具有诚挚、博大的爱心。
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根本所在,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带来足以震撼人心的冲击力,正像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和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够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生命融入教育事业之中,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时候。教师的人格就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辉。从而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关键首先要创设一个愉悦和谐的环境。老师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诚挚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一种与教学相关的美的意境,都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从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拘束的心理,将爱和信心传递给学生。再通过声、形、光、色的多媒体的应用,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消化并吸收课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这样可使学生的情绪高涨,灵感顿生,很快就会进入一种“共振”的境界。那么,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便毫无保留的流溢出来。
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讲一讲自己有哪些惊险的经历,话语未落,同学兴致勃勃,议论开了。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述说自己的惊险经历,并作归纳,整理。然后同学推荐小组典型代表,在班级进行一次畅所欲言的“惊险大比拼”。其内容更是五彩缤纷,有的扣人心弦,有的趣味横生,有的斗智斗勇,有的啼笑皆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瞧,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跃跃欲试,有的还做唏嘘状。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当老师的看到如此情景,怎能不会陶醉其中呢?
可见,创设一个愉悦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才智得到尽情地发挥,那才是其乐无穷,其益无穷。
其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为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是老师的主人,教师应切切实实的为学生服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例如我在教学《秋思》时,这篇文章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被元人誉为“秋思之祖”。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一下写这首元曲的背景,然后放心大胆的教给学生去领悟曲子的内涵和意境。首先学生大声朗读,边读边想像,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简约图。九中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在苍凉的悲秋笼下,极具鲜明的个性,在学生的驰骋想象中一幅美景图在学生的笔下跃然纸上,学生看到自己的杰作,甚是欣喜,当我把学生的杰作展现在多媒体上时,学生更是热情高涨,都争先恐后的想展示自己。学生的兴趣达到至高点。然后再令学生对自己的杰作即兴赏析这篇美文,就这样在深秋的晚景图中,一个踽踽独行的天涯沦落断肠人的凄楚、悲怆、彷徨无助的愁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看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看着他们表演得淋漓尽致,我感到身为一名老师由衷的欣慰,同时也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师生共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吗?
最后,教学过程要充分开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在相互交流学习思想的过程中,拓宽思路,增长学生的智慧与才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在理解《狐假虎威》时,采用多角度的说一说的方法,来拓宽同学们的思路,对狐狸、老虎、动物们进行评价。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各抒己见,有一个同学说狐狸并不坏,老虎才坏呢,它欺负弱小动物,太霸道,不注意团结,不值得学习。而狐狸却很聪明、勇敢。在老虎面前一点也不害怕,能够积极动脑,想出办法来摆脱危险。值得我们学习,看来,我们得放心、放手,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三、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出一百倍的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差生,只要是你相信他的能力,给他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他就会产生一种无穷的巨大的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强化的重大难题的突破。
总之,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教师应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的进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趣施教,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论文作者:刘海斌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就会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