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BIM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化和信息化的系统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资源和信息进行统筹,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视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料,在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过程中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提升建筑企业电气设计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建筑电气设计;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现阶段的电气专业应用主要包括管综碰撞检查、协同设计、室内照明模拟等。笔者结合工程实践的经验,对当前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与同行们交流。
1BIM技术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数据是运用BIM技术的基础,在现代仿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将建筑工程的具体数据全面、立体地展现出来,构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除了包含几何信息及三维几何,还涉及到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等要素。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实现全方位管理建筑施工,让施工部门的工作及资源实现科学分配及优化配置。总之,BIM技术不仅有利于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还能够增进各个施工项目间的信息传递,实现科学控制施工成本的目标。
2BIM技术的特点
BIM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单位、一个专业、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参与建设的所有单位进行共同参与,共同协作。BIM技术共有五大特点:(1)可视化。可视化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在建筑施工之前就完成模型的构造,减少参与人员自行想象的过程,现在建筑形态变化多样,新型复杂的造型也在不断推出,各人的理解不同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增强整个项目的协同性,能让整个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都能够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2)协调性。采用BIM技术可以使得原本互相独立的各专业设计相互关联,相互协同。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存在着协调及相互配合的工作,如果出现沟通不畅或者协同难度大,同时能生成科学的协调数据,帮助整个沟通环节顺利进行。(3)模拟性。BIM可以对项目整体进行建模,把项目的外立面以及细部展现在模型中。通过BIM的参数化特性,可以将模型中的建筑构件、设备、设施等的数据信息导入其中,让项目参与各方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可视化的模型,更是一个大型的建筑信息数据库。(4)优化性。优化的过程受到三种条件的约束。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无法得出合理的优化结果并且现代建筑物的结构复杂,参与人员本身的处理能力有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能为复杂的项目提供合理的优化。(5)可出图性。BIM可以为业主出具科学的图纸,设计出来的图纸能可帮助设计单位提高准确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整个建筑流程达到最优化。
3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运用
3.1电气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开展电气平面设计工作时,不少建筑设计人员会将RevitMEP软件运用到BIM技术之中,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有助于优化建筑电气设计方案,增强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以确保建筑电气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电气设计环节,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设计人员能够更为便利、高效地利用电气族库,让整体效率及性能得以大幅度提升,通过在RevitMEP软件内输入关于电气族库的信息及数据,有利于优化建筑电气平面设计方案,有效调整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缺陷及问题,让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数据的精准性及适宜性得以增强,为顺利开展后续工程建设做好准备工作。除此之外,通过将BIM技术与RevitMEP软件有效整合起来,BIM技术可以借助RevitMEP软件内的CAD技术,有效调整建筑电气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增强整体设计方案的适宜性。电气平面设计作为指导具体施工的关键依据,故而在设计方案中,应准备全面地显示基本信息,如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需要使用多少数量的导线,并将回路标号及灯具信号明确清晰地标注出来,制作适宜的标记,并将施工环节的重难点明确标注出来,以辅助施工人员开展具体施工。在完成电气平面设计工作之后,BIM技术还可针对是否存在管线碰撞问题以及电气设计质量开展行之有效的监测。
3.2建筑电气专业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技术人员及时提供相应的设计资料,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掌握,通过对墙面、地面等具体信息进行掌握,通过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当前设计的要点,对电气设计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将电气设计中的BIM技术更好地进行应用。对于地铁等设施建设过程,需要对建筑面积、地质情况、建筑高度等平面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在地下室的管线设计的环节,严格按照综合排布的基本原则,尽可能节省空间,确保电气管线设计过程可视化,及时进行管线设计优化,合理控制工期,科学地进行管线布置,采用虚拟施工的方式,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效果。大管优先,对于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例如东莞轨道控制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给排水管道、空气流通管道、电缆槽盒等进行综合设计,管线错综复杂,标高关系混乱,常常是困扰设计师的一大难题。BIM技术的使用,使原本抽象的空间形象化,再复杂的空间关系也能形象地体现出来。在设计中杜绝了设计师因为标高导致管线碰撞,在施工中避免了错装管线而返工的人工、材料、时间成本。如此一来,即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又满足了业主要求的经济性。
3.3在建筑内管线综合布置
传统施工管理中有个重要内容那就是绘制大型商业或综合体的管线图。然而施工单位拿着各机电专业的图纸绘制的平面管线综合图进行施工时,往往会发现梁和结构变化较大区域,要么管线布置空间有余出现空间浪费,要么空间太狭小以至于管线排不下。这样工程不仅出现巨大的经济损耗,而且工程的进度也会有所影响。而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内管线综合布置中,就能解决以上问题。因为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和虚拟化特点,所以,施工人员在建筑内管线综合布置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捕捉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此外,BIM技术与施工方案、施工模拟的整合过程中,为施工人员、土建、机电安装等各专业人员协同沟通提供了机会,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理的进一步优化,而且提高了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灵活性,避免了返工现象的发生,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在电气设计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了BIM技术,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发挥技术优势,提升电气工程设计的直观化和系统化,将传统的二维模型转化为三维模型,提升当前电气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对东莞轨道控制中心的地下室电气管线进行分析,能够明确了解这种技术的优势,将管理与设计变得更加具体,减少空间的浪费,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小刚.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168-170.
[2]孔嵩.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现代建筑电气,2013(9).
[3]王甦.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11.
论文作者:杜杏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管线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气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