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浪潮规律初探_企业兼并论文

90年代全球企业兼并浪潮规律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浪潮论文,规律论文,年代论文,企业兼并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企业兼并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以往任何一次都无法比拟的。以美国为例,从1993年起,其国内兼并总额逐年上升,1997年高达9 570亿美元, 而在80年代兼并活动最高涨的1988年,其交易额也不过2 402 亿美元(见下图)。1997年欧洲的企业兼并额为4 190亿美元, 也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如此大规模的企业重组运动必将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人们不禁要问:(1 )为什么在90年代中期发生这么一次超大规模的兼并浪潮,它产生的原动力是什么?(2)为什么本次兼并浪潮主要集中在金融业、 通信业等第三产业?1997年美国交易额最大的前40名购并案中,金融业占了13个,通信业占了9个,它们的交易额之和占全部的63%;(3)为什么本次兼并浪潮主要是同行业的强强联合,表现出以横向兼并为主的特征,它与历史上第一次兼并浪潮的横向兼并特征又有何不同?(4 )本次兼并浪潮为什么呈现出跨国兼并活跃的特点呢?本文拟从考察兼并运动的历史出发,结合兼并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谈谈它对未来经济的一些可能的影响。

一、两个重要结论:对兼并运动的历史考察

历史上最早的兼并运动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的出现得益于两个条件的成熟:资本市场的产生和以二权分离为特征的公司制度的发展。因而企业兼并是一种制度创新,它的演变过程离不开企业外部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因而有必要对企业兼并运动的历史作一番考察。下面就以美国企业的兼并史为例。看一看一个世纪以来兼并运动呈现出什么规律性。选择美国为范例的原因是:美国一直是世界兼并活动的主战场,它的历史具有代表性;美国兼并方面的资料比较完整,便于分析。

美国企业的兼并运动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那时起至今,已有五次大规模的兼并浪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将各次兼并浪潮的时间、背景、特征和主要原因列为表1。

美国新一轮兼并浪潮

表1 美国历次兼并浪潮

项目 时 间 背 景 特征

第一次 1897~1904

美国经济快以横向兼并为主,表现为以

速扩张期 重工业为主的产业集中

第二次 1922~1929

美国20年代以纵向兼并为主,表现为食

经济高涨期品、化工、采矿业为主的产

业集中

第三次60年代 60年代经济以混合兼并为主

繁荣期

第四次 1976~1988

经济复苏扩服务业的集中加剧,资产剥

张期 离与兼并并重

第五次 1993至今 美国经济开如前所述

始复苏

项目主要原因

第一次 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的发

明以及煤的大量使用,有力促成了全国

市场的形成。

第二次 汽车运输体系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无线广播的广泛使用使全国性广告成为

可能,工商业开始追求生产一体化。

第三次 1950年的《塞勒——凯佛维尔法》对行业

垄断的限制更加严格,使横向兼并、纵向

兼并大大减少,多元化战略开始流行。

第四次 政府放松对金融业、广播业、医疗卫生的

管制。反多元化战略流行。

第五次 待述

资料来源:J·弗雷德、S·郑光、苏珊·E·倚柯:《兼并、 重组与公司控制》。

通过对表1的分析, 可以得出两个经验性的结论:每次兼并浪潮都处在经济繁荣期;每次兼并浪潮都伴随着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这里的外部环境通常指科学技术水平、产业演变阶段,相应法律及政策等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大规模并购活动发生的原因在于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剧变对企业并购的内在动机的普遍刺激。即企业兼并浪潮是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下面将分别就兼并浪潮的内因和外因展开论述。

二、企业并购的内在动机

首先,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在于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行为都是追逐利润的过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竞争不可避免。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并购是所有竞争手段的最高形式。因为它直接把竞争对手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其次,获取和充分利用竞争优势是并购的直接动机。在现实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常常拥有其他企业没有的要素和资源,这就产生了竞争优势。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劣势企业,把自己的竞争优势注入其中,以达到充分利用竞争优势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使目标企业的竞争优势转移到自己身上,或者是通过两个企业的合并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这种新的竞争优势产生于两个企业的协同效应, 即“1+1〉2”。

最后,代理问题使管理者有并购的内在冲动。在二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偏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去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这种包括报酬、特权和心理满足程度的个人效用常常是企业规模的正函数。因此管理者有扩张企业的内在冲动,客观上促进了并购的产生。

由于这三种内在动机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在任何时期都可以观察到并购现象,即使在经济低谷期也不例外。然而只有当企业内部普遍的扩张需求受到外部环境的强烈刺激时,兼并浪潮才会产生。纵观历史兼并浪潮,我们发现内因对推动兼并运动的作用是相对稳定和温和的。换句话说,每次兼并浪潮的内因是相似的。

三、引发本轮兼并浪潮的外部因素

兼并浪潮的外因是指企业外部的环境剧变,包括科技进步、政策法规的松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周期波动、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动荡等因素。与内因相比,外因具有随机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兼并浪潮产生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兼并浪潮总是随机出现。此外,外因还表现出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决定了每次兼并浪潮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下面尝试从四个方面来解释本轮兼并浪潮的外因以及所呈现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企业规模边界发生重置,是引发本轮兼并浪潮的首要因素。

进入90年代以来,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昭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飞跃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导致由交易费用决定的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发生了变化,推动着以企业规模边界重置为目的的大规模并购浪潮的产生。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出现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而企业规模越大,其管理成本也越高,那么存在一个规模边界,当企业规模超过一个边界时,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大于市场交易费用,这时规模就失去了经济性;而低于这个边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优势得不到充分挖掘,还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需求。简言之,企业规模的边界条件是企业提高的内部管理成本与降低的市场交易费用相等。企业规模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科技进步带来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巨幅下降时,边界条件就发生了变化,推动企业规模边界重置,从而促使并购活动大大增加。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 形曲线,说明企业有一个最优规模Q[,0]对应最小的平均成本。 当企业为购进大量计算机、网络设施而加大成本投入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实际发生了右移,即此时的最优规模Q[,0]′大于Q[,0],这就促使并购的产生。

其实扩大企业规模还有一种途径,即新建方式。然而采用新建方式不仅涉及到建成新的生产能力,而且还要花费大量财力去获取原料来源,建立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和培训员工等等,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而发展缓慢就意味着失去机遇和高风险。在资讯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并购显得更加便捷有效,因此成为许多企业扩大规模的首选策略。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政府放松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是推动本兼并浪潮形成并呈现横向兼并特色的重要因素。

西方国家从本世纪就开始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其理由是如果同类产品企业通过合并而形成对该市场的垄断,那么它很可能会操纵市场价格而损害公平竞争和公众利益,因而政府必须干预这种过度垄断行为。反托拉斯法的出现,使以后历次兼并浪潮中的横向兼并次数大大减少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日益融为一体,继续实行反托拉斯法的理由显得单薄了。因为当今的经济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市场范围内,而是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进行,一国之内的垄断加剧已很难对整个市场形成有效的控制和操纵。比如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的合并,使美国国内形成一家公司完全垄断一种重要产品(大型民用飞机)的市场结构,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允许的,但现在它面对的是全球性的竞争,根本无法形成完全的市场垄断。新的波音公司虽然是美国唯一的大型民用飞机生产商,但它在本土市场上也不得不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竞争订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才纷纷放松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力度,导致横向兼并大大增加。至于本次的横向兼并与第一次兼并浪潮的横向兼并特征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其产生的背景不同,第一次横向兼并的盛行是因为各国缺乏对反垄断的认识,因此尚未制定反托拉斯法或虽已初建但执行不力,而本轮浪潮的横向兼并则完全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政府放松管制形成的。

(三)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本轮兼并集中在银行业、通信业等第三产业。

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是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到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里,第二产业早就步入了成熟期的后期,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已将近尾声,许多行业达到了规模的极限。而第三产业如银行业、传媒业还处在成长期,其业务正在不断创新和拓展,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业的规模还长期遭受人为的限制。比如美国的法律规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保险业务和跨州业务。因此当政府一旦取消加在这些行业上的限制时,这些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规模就会迅速膨胀。银行业的特殊性在于该行业中存在众多的潜在替代者,如共同基金、信用合作社和证券公司提供的现金管理帐户等。这导致了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和传统业务利润率的下降,迫使银行去开拓投资银行和金融创新等新业务,其结果是银行的高风险资产的比例上升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唯有扩大自身规模,实现资产多样化经营,才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银行业的内在扩张需求特别强烈。通信业正处在高速成长期,产品更新换代快,极大地刺激了行业内以直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另外通信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高,研究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也需要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

(四)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兴起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跨国兼并的活跃。

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纷纷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积极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这种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妨碍了不同集团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为了绕过这些贸易壁垒,各大企业纷纷到外国进行投资,直接开辟当地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兼并东道国的同类企业。同时,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企业产权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大大增强并降低了跨国兼并的交易成本,客观上促成跨国兼并的活跃。另外,由于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亚洲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濒临倒闭,同时这些国家货币的贬值又降低了收购这些企业的成本。因此发达国家企业趁机大肆收购,抢夺市场,这也促使了1998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的大幅增加。

四、结束语

这次兼并浪潮对未来经济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是经济竞争加剧的必然产物,它强化了作为现代经济支柱的大企业的实力,从而刺激各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跨国兼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突破,并对目前兴起的地区经济集团化运动所产生的封闭性不良后果有一定纠正作用。从消极方面来说,这次兼并浪潮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更加突出。另外,大型企业的横向兼并加上跨国兼并,将可能导致国际垄断,形成少数企业垄断某一产品的全球市场的局面,从而损害了公众和弱国的利益。因此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这次兼并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

标签:;  ;  ;  ;  ;  ;  

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浪潮规律初探_企业兼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