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研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育途径探析论文_宋华1 吴孟宇2

史地研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育途径探析论文_宋华1 吴孟宇2

(1.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350700;2.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35070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学旅行课程设置"四方"联动机制构建研究》(编号:2O17Xb09484),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A类课题《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研学实践线路设计研究》(编号:DY201804A)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基于历史和地理学科特点设计的主题研学旅行活动(下称“主题研学”)往往涉及大量的史料。为此,指导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重在掌握史料搜集方法,奠定史料“实证”基础;清晰史料整理流程,确保史料“实证”扣题;引导史料辨析重点,促成史料“实证”信度,进而培育“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研学旅行;史料实证;搜集;整理;辨析

史料实证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辩证,通过得到的相关资料和知识都继续二次验证。对于相关的辩证来说,其具有较大的优势,一是能够让学生具有相关的探索精神,通过研究活动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二是在相关的研究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善于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及面对问题的质疑。对于历史和地理学科来说,学生在日常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史料的掌握多依赖“文本解读”,学生的记忆力成为“最大保障”。但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需要学生在面对众多的史料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即“能分析”“会提炼”“有感悟”,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研学旅行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或贴近真实情境,或拓宽史料来源,或提供史料印证机会。通过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校外基于问题的“史料实证”,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更大程度地满足其核心素养提高的要求。

一、掌握史料搜集方法,奠定史料“实证”基础

在研学旅行的行前准备和研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使用来说,其需要进行全面的搜集。以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为案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完相关的历史知识之后,就要记住并且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只能够依靠有关背诵方法才能够掌握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相关的背诵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内容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论证的方式来增加相关的学习知识点,全面的提升史地知识的学习,而使用此方法的主要方式就是需要有较大的历史资料,因此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资料收集就是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其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具体发展需求。

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历史、地理学科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围绕研究课题,自己去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通过掌握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史实“实证”“问题分析”打下基础。研学中史料搜集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检索法,史地主题研学的资料都是多元化的,并且对于相关的资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版本,因此出现了相关的纷繁和复杂现象,在这些历史和科研的书籍当中,学生需要充分的掌握相关的检索方法,让他们在各种资料当中可以全面的掌握和提高。二是追溯法,就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根据书籍教材的内容继续相关资料的整体收集,让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相关的便捷性和整体的简单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清晰史料整理流程,确保史料“实证”扣题

在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来完成能力的提高和方法掌握,合理对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呈现,全面保证研学资料的“取”以致用。学生在史料的整理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相关资料的无序性和杂乱性。这些相关的问题将直接影响资料的整体使用,导致获取的资料无法满足其具体的使用需求,令研学中史实“实证”“问题分析”无法保证其科学性、系统性。例如,在指导主题研学《永泰庄寨建造的历史背景探究》这一课题时,提示学生注重查找、遴选“地方志”“族谱”及古厝研究专家文章中,明清时期关于永泰县社会、经济的记载。

因此,在主题研学过程,尤其是研学成果汇总、提升阶段,在繁杂的史料面前,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科学且有效的整理,确保学生可以使用的质量能够满足其具体的使用需求。资料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流程:首先,需要针对相关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其次,安排对资料继续合理有效地改变和创新,综合地满足其具体使用需求;再次,在资料使用过程中,从辩证的角度来完成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最大程度提升,让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立看法,促进学生达成创新思维。

三、引导史料辨析重点,促成史料“实证”信度

学生在主题研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核心部分是完成相关的史料辩析。史料辩析整个过程是对史料收集和整理的一个提升,是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载体。它让学生可以全面完成史料的融汇和贯通,并且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相关的知识教学与思维训练。因此,指导教师应当引导课题组成员对相关的史料进行整体的真伪辨别,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多元化的掌握,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若有关的内容不属实,便缺乏可利用的价值,应该剔除;若有关的内容有疑问,应该重新查证。

譬如,在指导主题研学《“海丝”与物种引入探究》这一课题时,由于涉及关于物种传播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重在引导课题组成员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玉米、番薯等植物,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史料实证活动中。在 “玉米引入”细化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哥伦布的有关日记,其中有玉米的文献记载,其也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玉米的文献;在熟悉该文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于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及线路进行讨论。

总之,在从历史和地理学科出发设计的主题研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地使用相关历史资料,通过对有关史料的搜集、处理与应用,培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建鹏,何劲鹏,关吉臣.中美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7)

[2]格桑次仁,詹炜.互联网+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探讨[J].西藏科技.2017(07)

[3].张海峰,祝志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影响力存在问题的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

论文作者:宋华1 吴孟宇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史地研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育途径探析论文_宋华1 吴孟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