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和保护探讨——以《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规划》为例论文_邓曼

邓曼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核心景区聚集了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精华,是衡量风景名胜区品质与价值的重要标志,是需要更严格保护的区域。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实现风景区的永续利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核心景观资源特点探讨科学划定核心景区的方法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要求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2013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将广西、江西、湖北和内蒙古四省(区)列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地区。2014 年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启动全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核心景区作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同时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明确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界线范围将是首要工作。

1 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概况

1982年,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和花山风景名胜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年,广西对全区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审定和公布了龙虎山等22处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至此,全区的风景名胜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和健全起来。1995年8月,碧水岩等7处风景名胜区列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4月,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确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1.1风景名胜区类型

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类型涵盖9大类,以山岳、岩洞、江河和城市风景类为主,其中山岳类有7处、岩洞类5处、江河类3处、城市风景类5处、民俗风情类3处。见下表1.1。

1.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2006 年12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风景名胜区条例》,《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根据条例规定,自治区建设厅组织和安排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水月岩-龙珠湖、谢鲁山庄等风景名胜区相继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并明确划定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有部分风景名胜区未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 核心景区的概念与划定依据

2.1核心景区的概念

科学的划定核心景区的范围,首先必须要了解核心景区的概念、核心景区的内涵、重要性以及保护要求,只有准确把握划定原则才能有效并严格的保护重要的风景名胜资源,才能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2003年4月11日建设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和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的、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规划中确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核心景区是衡量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品质和价值的重要条件,是实现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2.2划定依据

(1)强调自治区政府批复,保证风景名胜区资源完整。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8年、1995年、1996年确定具有较高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的风景区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里,明确了各风景名胜区的位置、风景名胜区特征、景观价值和主要景点。核心景区的划定,应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为依据,强调批复里各风景名胜区的最重要的景源特征和主要景点,保证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和资源的完整性。

(2)依据已批复实施的总体规划,做好风景区的管理建设。对于已编制总体规划并取得批复实施的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应结合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建设情况,对现有总体规划进行确认落实,对已有矢量数据或坐标的,原则上保持不变。对没有矢量数据和坐标的,采用技术手段将核心景区界线落实到图上。对于正在编制总体规划的风景名胜区,做好与在编总体规划的衔接,以保证规划之间的协调一致。

3 核心景区范围划定和保护

核心景区划定前应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保护培育规划,通过保护培育规划可以突出风景资源保护的重点,使风景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以及在保护条件下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同时也能使风景资源的价值得到增强。

保护培育规划应针对风景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分类或分级保护。风景区保护的分类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分级保护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等4级保护区。

综合考虑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地域条件、资源特点等,将风景区分类保护中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以及分级保护中的特级、一级保护区作为核心景区的范围。

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类型丰富,根据不同的风景资源特征,核心景区主要包括生态型、景观型和史迹型三种类别,以下针对广西自治区不同类型的核心景区探索划定范围的方法。

3.1生态型核心景区

生态型核心景区的景观资源主要包括有森林、珍稀动物群落等具有可续研究价值或其他保存价值的生物种群及其生存环境。包括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大瑶山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此类核心景区重点在于维持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原生性,保持风景区的生态平衡,促进风景区生物系统的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开发程度极小,在保护的前提下仅可作为非破坏性的游憩使用;一般不设置公路、缆车等任何机械化运输设备,在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可布设供生态旅游的游览步道以及与游览相关的景观建筑和服务设施等。

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生物的宝库,以“猕猴乐园、岩溶绿洲”为特色,现有8大猴群近3000只猕猴,天然野生弥猴群的种群数和个体数均居广西首位,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在划定范围核心景区时应注重核心景区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以利于保护猕猴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系统。尽量利用山脊、山谷线、河流等自然地形地物为界,形成明显的标志,不人为切割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满足生态和生物学特征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需的空间,使保护群体能保持可持续生存。

3.2景观型核心景区

景观型核心景区有着奇特和绚丽的天然景观,多以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为主。包括有澄碧湖风景名胜区、南山-东湖风景名胜区、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太平石山风景名胜区、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此类核心景区开发程度较小,重点维持自然的原生性,在不影响景观的美学、科学价值的条件下,可配置科研、科普和观赏等活

(下转第431页)

动必需的游览道路、服务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等。

以澄碧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澄碧湖风景名胜区以湖光山色为风景主体,主体水面开阔,水质清澈明净,湖中孤岛玲珑,绿树葱葱。在划定核心景区范围时应特别重视水体景观和周边景观视线的保护,严格保护重要的湖泊景观、山岳景观等景观要素。澄碧湖风景名胜区以湖面为中心,将北面环湖路或水面向外第一排山峰、东面古城炮台后山体、南面凌峰揽胜东侧山体、雄风塔西侧山体划入核心景区,以保护澄碧湖水系及两岸的自然地貌和森林植被。

3.3史迹型核心景区

史迹型核心景区的景观资源主要包括有价值的各种遗址、古迹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文化价值资源的保护可以传承和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人居文化和建筑艺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有黄姚风景名胜区、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此类核心景区开发程度小,除建确需建造的公共设施、游览设施外,不得进行任何新建、扩建活动;对古物、建筑物、古迹等进行必要的修缮、维护或重建时,必须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禁止建设其他与古镇保护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以黄姚风景名胜区为例,黄姚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古镇风貌为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名胜区,黄姚古镇被亚太地区旅游合作组织、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和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组委会联合推介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成为我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之一。此类核心景区在划定范围时应注重保护、保存史迹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结合黄姚古镇的历史和现状,对古镇进行整体性保护,将古镇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环境)整体划入核心景区范围,以利于保护古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对古镇建筑的维修、整治和修复手法采取“整旧如旧”的原则,核心景区周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应当与历史风貌协调。

4 核心景区保护建议

核心景区必需实行最严格的保护,除人文类的核心景区外,核心景区内只宜开展观光游览、生态旅游活动,但应严格控制游客容量;除与资源保护、观景游览、安全防护等相关的设施外,严禁建设其他与风景资源保护和游赏无关的各种工程项目,现状已建的应逐步搬迁、拆除或改造为与游赏相关的设施;严格限制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核心景区;核心景区内对资源保护有较大影响的居民点应在尊重村民合理意愿的前提下,对居民点逐步进行疏解。

5 结语

核心景区聚集了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精华,是衡量风景名胜区品质与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核心景区的比风景区中的其它区域需要更严格的保护。通过科学的划定核心景区,可以更加地突出风景资源保护的重点,从而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确保风景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实现风景区的永续利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规划[Z].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建城[2003]77号《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S].2003.

[3]魏民,陈战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城市建设司.风景名胜区条例释义[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吴恺晶.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分方法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论文作者:邓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和保护探讨——以《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规划》为例论文_邓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