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引种及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四棱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棱豆,又名翼豆、热带大豆、四角豆等,原产热带非洲和亚洲东南亚的雨林地带。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嫩茎、块根、种子、嫩梢和嫩叶均可食用。营养十分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雄居豆类作物之冠。2000年10月我们引进该品种,2001年3月按排在蒋堂镇农业试验站基地试种,并获成功。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四棱豆茎蔓生,生长势强,需搭架栽培,其蔓可达4米以上。茎光滑无毛、绿色,左旋性缠绕生长,苗期生长缓慢。抽蔓后生长迅速,分枝力强,侧枝多。叶片为三复叶,叶互生、色绿,叶柄长而坚实,有沟槽。小叶光滑,呈卵形。根系发达,由主根、侧根、须根、块根和根瘤组成,一年生植株便可形成块根。花为总状花序,花较大,淡蓝色,花瓣5片。嫩荚嫩绿色,呈四棱形,棱角上有棱沟,荚长15~20厘米,单荚重19~25克,质脆嫩,纤维少,品质好。种子呈碗豆形,种皮褐色。春播后约70天始收嫩夹,采收时间可达90多天,5~7天采收一次嫩夹,667米2产1500千克左右。四棱豆耐热,喜湿润但怕涝,不耐旱、不耐冻。它属短日照植物,生长发育期间要求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地土壤pH为5.5。始花期到结夹初期以氮、磷为主,结荚中后期以氮钾为主。
2.主要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好,光照好的田块,深翻作畦,畦中间开沟施入基肥,一般667米2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平整畦面,畦宽1.5米。
2.2 播种定植 四棱豆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在惊蛰、春分、清明时(3~4月)均可播种。667米2用种量1千克。播前先晒种1~2天,用温水浸种8~12小时。直播栽培每穴2粒,株距50厘米,每畦种2行,播后覆土2厘米并压实畦面,浇足水分,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每穴定1株苗。育苗移栽宜采用大棚营养钵育苗,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定植。
2.3 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保持田间湿润,防止干旱和水涝。苗期长得慢,不追肥,营养生长期避免氮过多,防徒花;花蕾开花初期进行追肥,667米2用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以后每采2~3次追肥1次。花蕾期和花期可用1%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②整枝搭架。当茎蔓长达50~6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可采用人字架、三角架或平顶架。开花结荚期,应多次摘心。因为开化结荚期枝叶生长旺,地下块根也在逐渐肥大,竞争养分激烈,易造成花蕾脱落,所以要及时除去过密的分枝和生长过旺的叶片,减少养分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主蔓2米时要打顶,以抑制营养生长、提高坐果率。摘下的嫩枝、嫩叶、花蕾和幼荚都可作菜用。③病虫防治。四棱豆病害很少,高温时有时会发病毒病,可以用病毒K或菌克毒克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豆荚螟,可选用吡虫灵和绿洲1号进行防治。
2.4 及时采收 菜用嫩荚一般开花后15~20天,荚长15厘米左右,色泽黄绿,手感柔软,尚未纤维化时即可采收,5~7天采收1次,采摘过迟,纤维增加,影响品质。
2.5 采种 从健壮植株上选留种果,豆荚变褐色时,并基本干枯时可分批采收,及时摊晒脱粒,种子晒干后贮藏于布制口袋中。如实行1年生栽培,待茎叶枯死后,可以挖出地下块根,用作鲜炒或制成干片、淀粉。
联系电话:010-620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