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矿业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优势论文,战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矿业驱动的城市经济增长迟早会因矿产资源被开采殆尽而出现停滞或萧条。但是,城市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兴衰机遇同存。而矿业城市作为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矿产资源为对象的采掘工业及其相关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地域,它的发展必然受到资源基础、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市场流通和价格机制等多因素的约束,在发展过程中,其地位与作用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特殊,并将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矿业城市也具有自身的资源、技术、产业等优势。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途径与对策,对矿业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矿业城市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矿业城市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方案。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大致有五种分类:一是按主体矿产划分,如煤炭型、铁矿型等;二是按产业划分,如能源型、冶金型;三是按发展阶段划分,如新建、新兴、中期、后期等类型;四是按规模分,如大型、中型和小型城市或城镇;五是按城市职能分,如哈里斯(C.D.Harris)认为主导产业职工占全部从业职工的15%为矿业城市。
我国矿业城市发展较快,类型多样。据统计,1987年中国共有381个城市,其中有69个可以划分为矿业城市,占总城市数18%,人口占23%。近年来。矿业城市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因矿业而兴起的城镇已达300多个。在1995年全国622个城市中,有矿业城市近100个,广泛分布于京、津、沪、渝、港澳台和浙江、海南、西藏外的25个省(区)。在我国不同类型矿业城市中,以煤炭为主的有:大同、鸡西、阜新、平顶山、六盘水、阳泉、临汾、石嘴山等;以石油为主的有:克拉玛依、大庆、任丘、玉门、东营等;以铁矿为主的有:攀枝花、嘉峪关、本溪、包头、马鞍山、黄石等;以铜、锡、镍等有色金属矿为主的有:东川、白银、铜陵、个旧、金昌等;以钾、磷化学矿为主的有:格尔木、开远等。
在一定的资源基础、市场、技术条件下,矿业的发展过程一般经历六个阶段,即勘探期,前期开发期、扩大生产期、鼎盛期、衰退期、资源枯竭期、矿业城市因此而兴起,繁荣或衰灭,一部分城市因及时扩展延伸矿产资源优势,而后摆脱了对矿业的依赖,一部分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衰亡。我国现有矿业城市的发展阶段不一,但它们都具有类似的特征和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1 矿产资源为非再生资源,随着矿业持续发展,资源系统必将面临枯竭,城市可能出现矿竭城衰,这是矿业城市长期性发展的资源基础障碍
我国绝大多数矿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今后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如何保证这些矿业城市避免因资源耗竭而衰亡的结局,值得深入研究。美国阿巴拉契亚、前苏联巴库曾因煤炭或石油采竭而成为废弃的“鬼城”,应引以为戒,但前者依托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我国著名石油城市——大庆市到2000年将出现主力油田油气衰减;近年来,部分煤炭矿业城市因煤炭资源逐步枯竭也开始出现工业增长不景气。因此,资源耗竭性矿业城市应尽早选择优势转换战略,摆脱衰退困境、实现持续发展。
1.2 城市经济过分依赖于采矿及矿产品加工业,产业演进缓慢,经济系统稳定性差
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关联度大,依赖性强,矿业是城市的经济支柱,作为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形成了一条紧密的产业链,城市与工矿业构筑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纽带关系,因此研究矿业城市的经济系统的结构特征,产业演化方向及转换对策等,十分必要。在西方国家出现的"Dutch disease",是指因为过分依赖于某一特定商品造成经济实力整体恶化,矿业城市也可能因为对矿产资源或矿产品的过分依赖而造成城市经济畸形或衰退。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矿业城市产业结构人为地朝重型化畸形发展,国家全部或绝大部分指令性地调出初级矿产品,却不发展初加工或深加工产业。对这类矿业城市若不及时培植替代性主导产业,资源一旦耗竭,城市依旧贫困和落后。
1.3 矿业开发对城市及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大,生态系统脆弱
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其矿业对城市生态及环境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矿业开发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采矿遗弃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以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大宗矿产如铁、煤等资源开发,所遗弃的废渣数量大,煤炭废渣量一般为其产量的40%,生产1亿t铁矿石需剥离3亿t左右的废渣,还有选矿后的尾矿约几千万t。因此,生态环境系统的好坏是制约矿业城市持续繁荣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针对矿业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不同类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设计与转换。
1.4 矿业开发影响城市的社会结构和服务功能,社会系统矛盾复杂
矿业城市既具有骨干作用强,主导产业地位高的工矿基地属性与功能,又具有一般城市的行政,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交流属性与功能。但是,矿业城市多数依矿而建,地处偏远,区位偏离,这是影响矿业城市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地理环境闭塞,阻隔了城市与重要交通干线、工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国内和国外市场之间的联系。同时,矿业城市往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干线密度低,邮电通讯设备落后,导致交通不畅,信息不灵,投资环境差。因此,完善城市社会功能,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创造矿业城市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
1.5 矿业企业与矿业城市关系壁垒,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矿业城市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严重的体制束缚导致矿业城市面临着高度集中与复杂的企地关系。即矿务部门与城市政府部门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而在市场机制的新形势下,政府既难于参与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企业又难于发挥对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从而使资源赋存的城市与勘探开发的企业在发展目标和利益行为上的“双向错位”,由此导致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缺损和企业的整体效益低下。因而,矿业城市必须深化改革,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协调企地关系。
1.6 矿业城市的资源产品与消费产品价格扭曲,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矿地只是作为国家投资,为国家或区外输出资源的场所,而城市生活的各种消费产品只靠从外部输入。如著名煤都大同市已累计为国家输煤10亿余t。油城大庆市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4亿余t。诚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带动上述矿业城市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传统的“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扭曲关系,使得矿业城市在输出大量资源或低价原料的同时,从外部输入了高价的轻工产品,造成了城市的“双重利益”损失,也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此,除了理顺资源、原料及加工产品价格关系外,立足非矿资源优势,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发展非矿产业,十分必要。
2 矿业城市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矿业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非洲博茨瓦纳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引导的经济”国家。1966年该国独立时被列为世界10个最穷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发现了具有商业价值的矿产,如Selibe-Pikwed的铜和镍、orapa的钻石,该国经济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国家也由此推行了“双重经济战略”,即来自采矿部门的收益将以促进乡村发展为目标。据统计,博茨瓦纳矿业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8年15.5%上升到1983年的31.2%,至1989年达51.0%。由于矿业的发展,使博茨瓦纳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被世界银行列为中低收入国家。其它如中东海湾国家因石油而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例子不胜枚举。
矿业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大多以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主体矿产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基地。我国矿业城市多数在矿地或非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1),在促进内地和边远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此外,矿业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支柱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内地和边远的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区际带动作用的矿业城市,如大庆、大同、攀枝花、金昌和格尔木等(表2)。
表2所列的5大矿业城市在我国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大同市是“中国煤海”,拥有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大同富产优质动力煤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80-1995年累计向全国各地及国外输送原煤11亿t,仅1995年原煤产量8000多万t,占全国5.88%,外调煤炭3700多万t。此外,每年出口400多万t优质煤炭。目前,大同的煤炭供应全国1/4的机车,4%的煤气发生炉,9%的火力发电站和20%的工业锅炉,以及全国27个省、市、区的3000多家用户。被称作中国石油工业“半壁江山”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以大庆油田连续20余年高产稳产的生产奇迹闻名于全国,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油化工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品粮、水产品和畜牧业生产基地。1995年大庆原油产量5601.5万t,占全国37.33%。攀枝花是我国少有的资源“聚宝盆”,钒、钛、钪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之首,名列世界前茅;已探明铁矿储量可充分满足1000万t钢铁生产规模的需要。攀枝花是我国“三线”建设中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是我国资源最稳定、最可靠的钛原料和钒初级产品生产基地,钒渣产量占全国3/4,此外,攀钢还是西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其冶金矿山生产能力占全国独立矿山之首。1958年8月在金川发现并探明了储量为533万t的世界第二大镍矿,以及伴生的铂族贵金属矿,资源总价值900亿元,金昌市因此而建,形成“镍都”——金川,是亚洲最大的镍生产基地,其镍产量占全国85%以上、钴产量占1/3、铂族金属产量占90%以上,铜矿生产能力名列前茅。格尔木盐湖资源规模巨大、品位富,是中国重要的无机盐宝库,为世界盐湖所罕见,也是我国最大的铆、镁盐生产基地。
3 矿业城市优势转换战略途径与对策
“优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涵义丰富。从哲学上讲,优势即事物的特殊性:从经济地理学讲,优势是区域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经济技术基础、社会历史和发展现状等要素差异之长。但是,广义的优势除经济地理学的涵义外,还应包括社会制度,人才智力等优势。任何优势都存在于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在特定区域内,在时间尺度上,现实或潜在的优势也会失去,甚至成为劣势而阻碍区域的持续发展。
矿业城市的发展依托于资源赋存的优势,但要保持其持续、稳定地发展,并不能仰仗其单一的优势资源,而是应发挥综合优势,适时地进行优势转换。矿业城市的综合优势既有经济基础、主导产业、传统产品、行业技术等现实或潜在的优势,又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其它再生资源替代开发的纵向与横向优势。对上述综合优势还必须综合分析,确定其绝对或相对优势,进行优势转换。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战略途径和对策。
3.1 优势替代
即立足资源状况,现实基础、区位条件、技术实力和投资来源等要素,通过资源配置和资产存量优化,使资产增量转移到效益较优的产业或部门,寻找新的替代产业。随着石油高产稳产难度加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目前大庆市全力加快发展石油替代产业,确立并实施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一是石化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中高档润滑油、塑料产品、医药、纤维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二是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粮食、乳制品、肉类、禽、果等系列,珍皮动物、纸制品、秸杆壳瓤等8大产品链;三是乳品及畜产品深加工,生产奶粉、干酪、灌肠、骨明胶等产品;四是建筑建材加工业;五是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金融电子,通讯电子、计算机周边设备及系统集成、敏感与新型储能原件等四大产业;六是机械及仪器仪表业,重点是石化装置制造、汽车改造及汽车配件、仪器仪表制造等。
大庆市在发展产业多元替代的同时,正着力发展非石油和高科技产品的外向型出口替代战略。自1962年开始,大庆市首次向朝鲜出口原油,直到1988年以前出口产品几乎全部是石油和石化产品,之后才陆续发展至服装、毛毯、大蒜、羊草、豆类等产品。但非石油产品出口份额仅占1%,高附加值产品占2.3%,绝大多数属于原材料和科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据此,大庆市正采取贸易多轮驱动战略,大力开发外向型出口替代产品,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三来一补”贸易,以及加工、技术、服务与转口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贸易。
3.2 优势再造
是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二次创业”,改变单一的资源优势,重新构建多功能的综合资源优势。大同市在输出大量煤炭资源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突出表现为资源枯竭迫在眉睫,但低价卖出原料、高价买进消费品带来了利益双向流失。据估计大同优质煤源只能再维持15-20年,因此,大同市近年适时提出了“二次创业”战略,初步形成了从单一能源型经济向能源、建材、加工和旅游同时并重的格局。1995年底全市非煤工业产值的增长率比煤炭工业产值高出5.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如铁合金、合成洗涤剂,橡胶等产量逐年增长较快,且产品销售率均在99%以上。
3.3 优势互补
即区内资源或技术等要素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开发利用难度大,需与区外要素相结合和互补性的异地开发,发挥各自的单项优势。大庆炼厂有20万t常压渣油过剩,而辽河石化总厂催化能力过剩,两厂渣油与催化原料互补后,年创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
攀枝花铁矿基地与区外六盘水煤炭基地的互补开发,已形成了煤——铁“钟摆式”运输体系,这一体系是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铁精矿)运往水钢,六盘水煤炭运往攀钢而构成的,即“资源+交通”形成钢铁、煤炭联合经营,这是国家“两点一线”的布局战略。从长远看,解决攀枝花煤炭与铁矿资源在数量上不匹配的矛盾,除了可以利用贵州六盘水的丰富焦煤外,还可以利用毗邻地区盐源县和楚雄州储量巨大的褐煤资源,弥补新流程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煤炭需求缺口。
3.4 优势延伸
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纵向和横向扩展与延伸。发展炼油化工的深度加工,从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是我国陆上石油工业“九五”及2010年的战略目标,也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据此,石油工业在加强石油勘探的同时,实施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使综合型石油工业上、中、下游共同发展。大庆提出了“以稳产促化工,以化工保稳产”的油田规划目标,并在炼化企业中树立大市场观念,力求向市场管理体制转轨,尝试与国际接轨的集团化模式,实现产供销,上下游、技工贸的有机结合。
3.5 优势挖潜
实质上是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发展生产之路。经过近40年开发建设,金昌形成了集采选冶于一体的特大型金川联合公司,拥有世界第五、亚洲第一座镍闪速熔炼炉,是我国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截止1996年底,金川已形成38亿元固定资产,为国家共生产镍41万t、铜16万t、铂族金属和黄金近万kg,上缴利税60亿元,相当于国家一期投资的4.5倍。金川的发展壮大是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战略性突破口,先后在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方法上进行科技攻关与应用研究,目前矿山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第一位,电解镍生产能力提高60%;独创贵金属提炼技术,镍回收率达98%,钴回收率达90%,黄金回收率达99%,全部回收利用13种有价矿产。主体矿产年产量逐步上升,年产镍1983年突破1万t,1985年再创2万t,1993年达2.5万t。1995年年产镍3.3万t、钴300t、铜2万t、贵金属500kg、硫酸4万t,在利税总额中靠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占45%。
攀枝花市与金昌市类似,都是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自80年代初,攀钢选钛厂确立“深挖内部潜力,走科技兴厂之路”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的科技攻关,促使生产稳步上升,1993-1995年钛精矿产量每年增长2万t,1995年达到9万t,1997年迈上10万t的设计能力,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选钛生产基地,选钛总回收率达21%,钛精矿品位超过47%,使钛资源开发成为攀枝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