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思维特质解密(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质论文,校长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名校长是中国校长中的精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质缔造了千姿百态的名校,装扮了百花盛开的教育园地。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的科研课题,“中国名校长研究”旨在解密中国名校长的成功特质,提示中国名校长的成功机理及管理规律,探寻名校长的特色培训之路,为大批优秀校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以造就中国名校长的强大阵容和合理梯队。
一、名校长的角色思维
校长到底何许人也?最近见诸报端的大致有这样几说:
(一)职务说。校长是一种行政职务,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任命并代表政府掌管学校。国家的政策法规、上级的指示意图、教育的规律规范等等是校长行动的指南,校长的角色思维主要表现为惟命是从。
(二)职业说。以王继华教授为代表的职业说者认为,在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校长应是社会分工的概念,校长应该职业化。“作为职业化的校长,要有强烈的生存发展意识、要认识并应对社会和市场对学校教育的挑战,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成长为宗旨出力、教育,而不是更多地按上级的指示来亦步亦趋地出力、教育。”
(三)专业说。继教师专业发展之后便出现了校长专业说。王铁军教授认为,“校长职业化实质是校长专业化、精英化,品牌化”,“意味着大中小学校长应当成为像法官、律师、医生那样的社会精英人才,成为教育管理专家、成为专家型的校长”。而李红兵、李轶则认为,“就一种社会分工的进化历程来看,职业化的过程和专业化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是重合的、不可分割的,职业化往往是专业化的基础和前奏,而专业化则是职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校长专业化指的是校长职业的专业化,二者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而不是两条道,更不是分道扬镳。
(四)多元说。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陈孝彬在其《多元化:校长角色的现实走向》中指出,“专业化、职业化各有优势”,同时又指出,“校长职业化条件尚不成熟”,最后进一步阐述:“校长角色走向多元化——校长职业化由主观愿望到现实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对有的校长来说,专业化只是一种愿望,他们是永远达不到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都有其历史的渊源,二者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然而,至今为止,以上诸说似乎并不因为陈孝彬教授的“叫停”而停止争论,更主要的是,全国各地的校长并未因为有这些专家的争论而关心自己的角色,换言之,现在的校长仍然我行我素,躲进学校成一统、管它东南西北风,似乎对校长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什么并不关心。加之教育行政部门及其长官对此从未发表过什么意见。因此,校长到底是什么似乎并未引起广大校长自己的重视。
这不能不说是全国百万校长的悲哀!
然而,有创业心的校长还是十分注重自己的角色,具有自己的角色思维。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张炳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案例]张炳华——执着追求教育梦
张炳华对教育事业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三次调任政府部门工作,三次坚决要求回到学校,执着追求他的教育梦。
建校伊始,学校面临着在县城两所老完中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严峻形势。可是,张炳华并不因此而气馁,他在教师大会上满怀激情地发出誓言:“今后,我们不但要成为海门市一流学校,还要成为江苏省一流学校,成为全国一流学校……要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东洲中学。”教师们听得很兴奋,但又觉得十分遥远。
数年后记者采访时,询问张炳华创业成功的秘诀,他笑着说:“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做的是平平常常的事。从性格上说,我是一个做事执着的人,是一个想做事的人,是一个做了事就要百分之百做好的人。有时候我向教师提出一些设想,可能只是‘梦想’,但若干年后,这些‘梦想’都变成了现实。我认为一个人不能只看到眼前,要常常做一些‘梦’,要对未来有一些超前的设想。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实践者,还要想方设法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建桥梁,想方设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张炳华校长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名校长自有名校长的角色思维。
(一)心中有“梦想”——名校长角色思维的终极目标
在创建东洲中学之初,张炳华不管世俗的偏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严峻形势下,公开喊出“成为全国一流名校”的口号,当然也隐含着“成为全国一流校长”的寓意。这就是名校长角色思维对自我角色的追求。没有这样的自我追求就失去了心中最美好的“梦想”。
(二)“做事执着”、“做了事就要百分之百做好”——名校长角色思维的完美设计
校长角色首先是个行政职务者,作为一校之长,对上肩负着国家、政府和人民交给的重大责任,对下负有教育管理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能。如果要成为一个名校长,就要把责任、职务承担到极致,在对上对下负责中找到自己的最完美位置。张炳华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为了一流学校而把学校的所有事情“百分之百做好”,而不是刻意追求效益,在招生、收费、进人、基建、购物等方面挖空心思采取不正当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名校长是校长的校长。自我的完美形象设计与终极目标追求互为表里,成就了一个名校长的职务规范。
(三)“想方设法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建桥梁”——名校长角色思维的实践历程
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要把梦想变为现实只有一条路——实践,靠真抓实干。而为了真抓实干校长必须懂专业、有才能,不仅自己需要有超出寻常的胆略、学识、创意、智慧、人格力量,还要有非凡的组织、协调、变通、指挥能力,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校长的专业素质。但是作为一个名校长,仅仅具有一般校长所能有的专业素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修炼自己的特殊素质——独创素质,所谓“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名校长既不是职业工作者,也不仅仅是专业工作者,而首先须扮演基本职务角色,再就是扮演创业者核心角色。名校长的核心角色思维主要是创业思维,抑或称为精英思维,而不是一般化的职业思维。
二、名校长的现代思维
[案例]杨瑞清的乡村教育思维
记者:杨校长,二十年来,你坚守乡村教育阵地,实践陶行知思想,任教一校,造福一方,一步步走向成功。今天如果审视一下这些年来你所走过的路,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杨瑞清:二十年来,我从事乡村教育有这样三点收获和体会:第一,办农村教育要学会联合。回答的是农村学校怎么办的问题,解决的是办学模式问题。第二,教农村孩子要学会赏识。回答的是如何教育农民子弟的问题,解决的是育人模式问题。第三,当农村教师要学会自信。回答的是乡村教师如何成长的问题,解决的是乡村学校的“留人”模式问题。
记者:前二十年,你们的探索成绩斐然,今后农村教育怎么走?你们有明确的思路吗?
杨瑞清:你的这一问题,也正是前不久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提出讨论并回答的四个问题。一是农村教育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二是要采取什么行动——创建中国新型农村小学。三是采用什么策略——学陶师陶。四是追求什么特色——赏识教育。
记者:教农民孩子要学会赏识,是你们学校二十年教育教学改革者的经验和体会,而且还是你们今后办学上追求的特色,为什么要将赏识教育作为你们今后的育人模式?教农村孩子是否也需要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杨瑞清: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视角,一种模式,它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愉快教育一样,只是探索的视角不同,但追求的规律性是相同的、它和陶行知教育思想有内在的联系。赏识,是陶行知儿童观的真谛。
杨瑞清是一位极具现代思维方式的年轻敢为的名校长。从他亲历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名校长所具有的与传统思维迥然不同的现代思维特色。
(一)宏观着眼,整体思维
这不仅是一个名校长所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个管理大师、教育大家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质。深居山野一隅的杨瑞清可能不会受到太多的“仙人指路”,也不可能接受过多的“高端访谈”,但是,凭着他一个现代人所固有的,惯于从大处远处思考问题的习性,使他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乡村大教育”堪称杨瑞清整体思维的集中体现。
生源、师资、设施、环境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接受优质教育的现代社会。那么,怎样为行知小学抑或为农村学校找一条走向优质名校的办学之路呢?杨瑞清在经过痛苦挣扎之后,想到了他的崇拜偶像——陶行知,想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至理名言。于是联合办学、开放办学成为杨瑞清实现“乡村大教育”的战略思考。为解决生源问题,他们实行了幼儿园小学的一体化;为解决师资问题,他们依托晓庄师范成为晓庄师范第二附小,并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为解决设施问题,他们与南京市中小学生科农活动基金会联合创办了全市第一家行知教育基地并获投资200多万元,为解决环境、信誉等外部问题,他们与当地成教、社区等方面合作,开办了五里村农民文化技术业余学校,并开设了小农场、小工厂等校办产业。就这样,杨瑞清的宏观整体思维奠定了“乡村大教育”的发展根基,也为行知小学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沃土。
(二)现象分析,比较思维
杨瑞清始终在进行着城乡教育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着鞭辟入理的思维。
“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是杨瑞清办学思想的闪亮之处。杨瑞清努力去争取农村教育的“最好”:它不可能也不想和城市小学争条件,那都是外在的、物质的、政绩的,有的甚至是虚表的,他要的是内涵的、精神的、实在的,就像一些世界名校、特色学校那样,没有豪华的楼舍,甚至没有围墙,但有的只是精神!
走进坐落在南京浦口区五里村的行知小学校园,就像走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那掩映在绿树之中的一幢幢灰瓦白墙,具有鲜明徽派风格的教学大楼,淡雅素净,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与周围乡村的田园风光组合那样和谐……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阵阵朗朗书声和悠扬的琴声打破了乡村校园的宁静。下课了,学生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出室外,言谈举止、穿着气质和城市的学生没有什么差别,因日照充足而形成的健康微黑的肤色是这些乡村孩童与城市孩子的惟一差异。
田园牧歌似的学校、田园牧歌似的教育就是杨瑞清追求的最好教育,就是农村孩子“能在这里快乐成长、成人、成才的教育”。“我们要让城市孩子羡慕我们乡村孩子所受的教育!”——这就是杨瑞清的比较教育!
(三)因果分析,归因思维
“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一教育理想的实现决不是靠凭空想象就能奏效的,靠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那么如何踏上实施教育理想之路、结出“最好的教育”之果呢?
杨瑞清独特的生存、生长、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山里的孩子经受了被冷落、歧视的遭遇,也领悟到自信自立的真义,收获了自强自能的喜悦。因而,他深切地认识到不自信是不自立的根源,而自信是自主的要素。因为农村孩子的自信缺失导致农村教育的诸多缺憾,为彻底弥补农村教育的这些缺憾,惟有从因缘抓起,辩证施教,对症下药。
“让农民的孩子拥有自信”这一办学理念的最终抉择就是上述因果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的。为了“自信”必须“赏识”——教育者要赏识每一个农家子弟,相信每一个农家子弟都能成才。因此,“赏识教育”成为了“自信教育”的前因,“自信教育”必然是“赏识教育”的结果。这样,“实践陶行知教育理想、创建赏识教育特色的新型农村小学研究”成为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为杨瑞清的教育理想寻找到科学归因。
(四)条件分析,分类思维
乡村毕竟是乡村,校长的梦想要成为现实毕竟需要时日。而且,校长理想的光环下隐藏着多少艰辛、委屈、痛苦甚至悲伤,这一点一滴、一桩一件,同事们、老师们、家长们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有的面对杨校长清瘦而略显疲惫的脸庞,他们也心酸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难道真的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吗?于是,调到城里的教师出去了,转到城里的学生离开了,尽管这些只是少数,但他们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怎么办?怎样留住这些老师和学生?
几年来令杨瑞清十分苦恼同时也十分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创设条件,留住人心。农村小学条件差、待遇低、信息闭塞、机会少是年轻教师难于久留的主要原因,这些后天条件的“差”是任何一个名校长都很难改变的,即使有了钱,有些客观环境氛围还是不能改善。于是,杨瑞清精心创设了自己的留人理想气候——“赏识管理”、“让教师在鼓励与分享中教、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发展、创新和选择的条件。正因如此,一支集教书、育人、管理、学习、科研五位一体的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行知校园中的优秀学子代代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