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学论文,认知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 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关于语言是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心智之外,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客观主义);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非客观主义)。这一问题是语言学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第26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所以还是应该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如何才能找到语言学完整的研究对象呢?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着手解决问题,但“任何地方都找不着语言学的完整对象;处处都会碰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要么只执著于每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冒着看不见上述二重性的危险;要么同时从几个方面去研究言语活动,这样,语言学的对象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离奇古怪、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第29-30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个非自足的认知网络(Hudson 2001),这个认知网络包括形式范畴、概念系统、关系表达系统和知识系统。
要回答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语言在哪儿。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以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以及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之中。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人类的语言在结构上对应以下一些范畴:(1)概念结构,(2)外部世界,(3)知识系统。
概念结构是人类认知系统的基础,人类认识自身及世界离不开概念化的过程,而概念化的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抽象能力,二是想象能力。概念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语言。概念有它自身的结构方式,但概念的存在和发展与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有一种共生关系。
外部世界表现为实体以及它们的属性。外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认识之外的,但是对外部世界的描写和刻画都离不开人的概念系统。人们总是用自己所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和认知外部世界的实体。语言的形式和意义通过概念结构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一种映射关系。
知识系统是人类认知经验之和。人类的知识系统涉及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分类和对外部世界实体的认识,涉及到人类对实体属性的认识,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知识系统的表述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又依赖于知识系统的支持。
1.1基于心理学的语言认知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语言认知研究从基本的认知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其中关于感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的研究都有很长的历史(Talmy 2000)。这方面的研究都以实验室实验或仪器探查为手段。传统的实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基于心理实验和脑神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大脑扫描及脑成像技术,可以为语言的感知提供直观的证据,但是它们所能解决的语言学问题还很有限。
1.2基于语言学的语言认知研究
1.2.1形式类
语言形式类的研究是语言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范畴和范畴化问题是形式类研究的核心。认知语言学关注范畴如何展现人类心智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关注我们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关于范畴的传统理论是建立在共同属性的基础上的,近年来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范畴化的问题远远比这个复杂。其中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发现,人类的范畴化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已经大大超出了共同属性的范围。不仅如此,Langacker(1987)还提到两种范畴化的概念:一是基于原型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 by prototypes),一是基于图式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 by schema)。基于原型的范畴化可以这样表述:一个类当中有一个最典型的成员,是这个类的原型。该类中的其他成员根据与原型的相似程度而与原型具有相应的对应关系,这种相似程度是有层次的,有的成员与原型相似性多一些,有的成员与原型相似性少一些。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与原型理论正好相反:图式建立在所有成员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其中各个成员是不分层次的,一个图式可以涵盖该图式中的所有成员。
从亚里斯多德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著作,范畴问题都被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它们被假定为一些抽象的容器,事物不是在范畴内就是在范畴外,当且仅当事物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时,它们才被归为一类。认知语言学关心的是范畴化的过程,而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思维、如何活动以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类而区别于其他的生物。事实上,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事物,没有人能提供全部的范畴。范畴化是人类经验和想象的结果:它一方面来源于感知、行为活动以及文化的交互作用,一方面来源于隐喻、转喻以及心理印象等认知途径。对范畴本身的认识将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词类问题是范畴化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词类是什么样的类,它本身的样态是什么样的;二是我们如何归纳或者分别词类。前者是范畴本身的问题,后者是我们的认识问题。理想的范畴应该是一个界限清楚的范畴,范畴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某些普遍属性,它们与范畴外的成员形成鲜明的对比。
汉语的量词(实际上是类词)也涉及到说汉语的人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机制问题。每一个量词都是一个类的标记,它所管辖的成员在原型的基础上聚合在一起。
1.2.2意义
要研究意义必须知道意义在哪儿。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就在我们能够意识到的经验当中(Talmy 2000)。内省的方法是找到意义所在的必由之路。当然,内省应该有一些严格的限制。意义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意义涉及到认知域的范畴,比如空间、时间等范畴。每一个意义范畴都包含着一些次范畴。其所指涉的认知域是一个层级系统,起始于一,终止于万物。语言中的意义除了规约意义之外还有语用意义。认知语言学关注意义中最基本的范畴。例如,把事物(things)分成客体(object)和运动(motion)两大范畴,客体涉及到静态的事物,运动涉及到动态的事物;客体可以分为具体的(concrete object)和抽象的(abstract object)两个次范畴,运动可以分为行为(behavior)和活动(activity)两个次范畴。每一个范畴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属性刻画,例如运动与场景相关,而场景又可以分为真实的场景(factive scene)和虚拟的场景(fictive scene)。运动通常可以分析为孤立的或连续的事件(event ),而事件又可以分析为事件的使因(cause)和结果(effect)。 事件的使因可以用力(force)的分配来解释,例如力的动力来源(source)、 方向(direction)和目标(target)。
1.2.3形式与意义的操作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形式类都与一定的意义有对应关系。由于形式类的抽象程度不同,它所对应的意义也不相同。不同的语言在形式和意义操作界面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印欧语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等,每一个范畴类的意义都有相应的语法形式,但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相同的范畴类,即使有相同的范畴类,也不一定有相同的语法手段。认知语言学探讨人类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普遍规律,这些普遍规律表现为类型学的型式(typological patterns)。
意义是语言的三个要素的核心部分,可以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词汇意义是一个开放的类,而语法意义是一个封闭的类,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有不同的认知表现(cognitive representation,CR)。 语法意义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参照系,例如“事件”这一概念涉及到一些相关的意义范畴,这些意义范畴可以由拓扑学的和非拓扑学的语法元素来确定。
拓扑学的或类拓扑学的
非拓扑学的
点point单数性singularity
物质material
延长线linear extent复数性plurality 空间space
方位性locatedness 相同same时间time
在内within 不同different
运动motion
区域region 点的毗邻“adjacency”of points 中介medium
边side 一一对应当前指示的/交际中的实体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entities currentlyindicated/communicating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在形态学和句法学层面上有不同的内容。在形态学层面,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词汇语义问题包括单个语素的语义基础,但是关注更多的还是单独的或与其他类组合而成的某一类意义的系统形式。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引入图式系统的概念。因为图式是“构型的结构”(configurational structure),是更加概括的意义范畴。 句法层面的意义与表达和功能联系在一起,表达和功能中的问题涉及到信息的结构和形式类的选择。表达与情景联系在一起,情景又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元素。
1.2.4概念和概念化
概念结构的语言表现是认知语言学关心的另一个核心问题(Talmy 2000)。概念和概念化是两个不同的侧面:概念结构研究的是概念的形式,而概念化研究的是概念形成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语言概念的角度考察概念的形式类,一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法结构从而了解概念结构的外在表现。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概念结构、人类语言是如何表现概念的、概念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什么样子、语言学和心理学在概念组织的认知理解方面如何统合、现象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结构形态等等,构成了认知语义学的主体。
二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2.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人类语言与心智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问题是语言与心智的关系问题(Pinker 1994 )。关于心智的研究有很多角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什么是推理?我们的经验如何起作用?概念系统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组织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概念系统?如果是,这个系统是什么?如果不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传统的看法与最新的研究有不同的回答。比如,传统的观点认为推理是抽象的,不能具体化的,而新的观点则认为推理有具体的基础;传统的观点认为推理是命题的朴实而又基本的客观上的真与伪,而新的观点则认为推理是以想象为中心的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但二者都承认范畴化是我们的经验起作用的主要方式,因此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原型和基层范畴的理论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观点被称为客观主义范式(the objectivist paradigm),认为理性的思维包括抽象符号和意义之间的运算,而意义客观地对应和注解外部世界,它独立于人的认知机制之外。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具体的,是想象和抽象的结果;思维具有完型性,不是原子主义的;思维具有生态结构,概念结构可以用认知模型来刻画(Lakoff 1987)。
2.2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语法研究与语义研究
2.2.1语法与认知的关系
语法涉及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与形式语法相反,认知语言学不认为语法是纯粹的形式问题,也不认为意义是基于真值和参照的,同时不承认有一个上帝真理,一个唯一的理解孰是孰非的正确途径。认知语言学可以为形式的分类提供分类学之外的解释,也可以为形式类的替换和变化提供动因上的解释。认知语法不仅在宏观上建构语法的认知模型,而且在语法的微观层面上为解释许多语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点。
2.2.2构型结构/图式化
构型结构也就是图式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空间、时间或其他可定性的语义域的图式结构或者几何描述,例如空间方位、指示系统、关联系统、时体标记、数量标记等。Talmy(2000 )提到七种构型系统的图式范畴。
(1)数态(plexity):单数和多数。
(2)界态(boundedness):有界和无界(沈家煊1995)。
(3)分割(devidedness):数量的内部分割,无界和无隙;连续和离散的概念。
(4)数量的配置(the disposition of a quantity):类的交叉,比如离散/连续范畴与有界/无界范畴的交叉。
(5)扩展的分级(degree of extension):点,有界的延展,无界的延展。
(6)分布型式(pattern of distribution):时间中的行动、空间中的事物的分布型式既可以用语法手段来指别,也可以用词汇手段来指别。事物和行动都有不同的分布态,例如时间中的行动图式有以下几种:
(7)轴对称(axiality):成对的形容词如well/sick在和程度副词例如slightly/almost共现的时候,语法形式上常常有差异,表现出不对称。例如:
构型结构还包括视点(位置、距离、状态、方向、视角)问题。例如:
小张在树林里发现一条蛇。(小张和蛇都在树林里)
小张在书包里发现一条蛇。(蛇在书包里,小张不在书包里)
小张在飞机里发现一个小岛。(小张在飞机里,小岛不在飞机里)
2.2.3注意力分布
注意力的分布也是图式系统的问题。有三个因素影响注意力的分布:第一个是注意力的强度,可以分级,强度最高的成分为凸显部分,注意力的强度安排跟背景/前景有关;第二个是注意力的型式,例如注意力的焦点、注意力的视窗、注意力的层次等;第三个是注意力的匹配,即注意力型式的某一部分跟参照场景中某一区域的匹配,例如同一个事件或事实,在表达上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反映出注意力分布的差异。
臣屡战屡败。(注意力的焦点在“败”上)
臣屡败屡战。(注意力的焦点在“战”上)
老张工作很努力,但成绩不是很好。(注意力焦点在“成绩不是很好”上)
老张成绩不是很好,但工作很努力。(注意力焦点在“工作很努力”上)
2.2.4认知的物力论偏向(a cognitive bias toward dynamism)
物力论是以力及其相互关系来解释宇宙。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用力以及力与力的相互关系来构建语言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倾向是很明显的。虚拟的运动可以解释为源域(the 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的映射,目标域是静止的。假定源域是静止的,运动为目标域到源域的映射,那么这种映射可以理解为认知的静力论(staticism)倾向。源域是真实的,映射的目标域是虚拟的。例如:
爱情是一个旅程。
婚姻是枷锁。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
X是Y,这是一个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模式,X为源域,Y为目标域。运动的方向是X→Y。由于有了虚拟的认知方式,有了诸如由X映射到Y这样的物力论倾向,我们才可以用有限的概念范畴涵盖更多的概念范畴。
2.2.5知识结构
我们的知识是以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存在的?语言如何利用知识和受制于知识?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来的?这些都是认知语言学要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们关于空间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环境,空间的概念、参照系、空间关系的表达都依赖于我们的知识。例如:
我们在火车上认识的。(真实空间,参与者在场)
我们在家长会上认识的。(隐喻空间,参与者在场)
我们在网上认识的。(虚拟空间,参与者部分在场)
我们在书上认识的。(隐喻空间,参与者不同时在场)
尽管属于不同类型的空间概念,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毫无障碍地表达和理解,这说明我们的知识在起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scientific theories)和大众理论(folk theories)两类,它们都按照一定的层级有组织地存在,与语言关系密切的往往是大众理论。例如,根据科学理论我们都知道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但在语言表达中仍然有“太阳东升西落”这样的句子,我们居住的地球成了静止的参照物。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例如:
a.连女孩子都不哭。
b.连男孩子都不哭。
根据我们的知识,接受和理解a不存在障碍,但是b却和我们的知识相距甚远。
2.2.6概念结构
认知语义学把概念结构作为研究课题,因为概念与语义有密切联系。概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存在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又是人类进行理性思维和推理的基础。语言离不开概念,了解概念当然也不能离开语言。概念属于知性的范畴,知性和语言、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三个领域,它们各有各的属性特征。世界独立于认知主体之外,但是知性和语言都是认知主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概念属性的外在表现,从语言的视角研究概念的形式特性,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法结构从而了解概念的结构。
2.2.7实与虚
眼见为实,心想为虚。认知语言学认为虚拟的认知现象比真实的认知现象更为普通。实与虚是现实世界的概念,在语言世界里,我们无法对外部世界做真假判断,但是我们可以判断什么样的表达是虚拟的,什么样的表达是真实的。例如:
虚拟的:时间是一条河。
真实的:时间不是一条河。
实与虚的问题涉及到外部世界:同一个客体的两个不同的表述,我们会把更加接近真实的那个表述确定为“真实的”(factive), 把不那么接近真实的表述确定为“虚拟的”(fictive)(Talmy 2000:100)(注:这里的“真实”用的是veridical,而不是true。)。 认知语言学的真实只是说在认知评价里实在性更多一些,而不涉及现实的、客观的真实。
2.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取向:语言—世界—知性(language-world-ception)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取向是三元论的。前面说过,认知语言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类语言与心智的关系问题,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世界和知性的关系是不能回避的。语言从自然属性上说是一套符号系统,从社会属性上说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从心理属性上说是人们的思维工具。所以语言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存在与知性的主体密不可分。世界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世界的存在方式会影响到人的知性,也会影响到人的语言结构。人是客观世界的产物,人的经验和知识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所谓知性(ception)涵盖了心智概念的两个方面,一是感知(perception),一是概念(conception),可以说涵盖了所有的认知现象(Talmy 2000:139)。感知和概念也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的存在和概念的结构都建立在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基础上。认知语言学除了关心语言本身的问题以外,还关心跟语言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知性)的问题。
2.4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型
2.4.1原型理论
原型(prototype)是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 范畴的其他元素由于跟典型成员的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为该范畴的成员。由于每个成员与典型成员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因此成员可以分为不同等级(Langacker 1987:371)。原型理论在处理分类问题时解释力很强。作为原型的典型成员是范畴类的最好的样本,而其他成员在样本资格上是可以排出次序来的。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影响下,有人在实验中把原型效应与心理表征联系在一起,认为原型等于心理表征阐释:范畴在心智层面上表现为原型(即最好样本)。其他元素的成员等级取决于它们与原型的相似度(Lakoff 1987:137)。这里至少可以有两种解释:(1)原型是一种抽象、一种图式、一个特征集束;(2)原型是一个好样本、 一个典型例子。
2.4.2标记论
标记论(markedness)是认知语言学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在语言中一些形态范畴是有标记的,如英语里的复数用语素-s来标记,而另外一些形态范畴是没有标记的,如英语里的单数。这样,在“数”这个范畴上英语就表现出一种不对称。标记论研究的就是语言范畴中特定的不对称形式(Lakoff 1987)。语言形态范畴上的不对称有许多表现形式,因此标记论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沈家煊1998)。
2.4.3范畴化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类认知中的一种过程,“它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张敏1998:50)。语言的范畴化有两重含义:一是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一是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身进行分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范畴为基础的,范畴反映了人类心智活动的各个层面,所以范畴化过程本身就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原型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都是用来解释范畴化问题的,实际上代表了两种认知模式。范畴化的问题几乎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的所有理论,包括我们下面要谈到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
2.4.4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意象,一是图式。意象在认知语言学中有不同的互不相干的意义,指称互不相干的现象。Langacker (1987)使用意象概念是为了描写语义结构以及与语义相关的句法结构,区分了不同的层次,把意象跟我们的认知能力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它用作隐喻(或象征语言)的代名词,也不是作为感性意义用来指那些可以限定的感觉印象、视觉印象和听觉印象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意象构建相同的客观场景。
(a)The clock is on the table.
(b)The clock is lying on the table.
(c)The clock is resting on the table.
(d)The table is supporting the clock.
为了解决意象和场景的认知问题,Langacker 还采用了另外一些概念,如注意(attention)、焦点调整(focal adjustment)、 视角(perspective)、视点(viewpoint)、基底—侧面(base-profile)、辖域(scope)、图形—背景(figure-ground)、射体—地标(trajector-landmark)、凸显(salience)、抽象(abstraction)等等。这些概念基本上包括了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空间、动觉和方式,这就是意象。我们的大脑通过意象联想建立起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投射世界(projection world),形成系统的概念,并在概念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这就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我们的经验,因此认知语言学被称为经验主义的语言学。
图式是与意象相关的一个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的著作里常常使用意象图式(imageschema )这个术语。简单地说,图式就是结构化了的意象。在认知系统中,除了通过意象建立起来的基本范畴外,我们对范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形成稳定的模式,从而可以用具体的意象范畴来隐喻抽象的意象范畴,这个过程就是图式化过程,是人类认知系统中联系抽象关系与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其形成过程有赖于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都肇始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我们对空间的认识始于我们的身体与空间世界的互动关系,语言表达会反映出这种认知倾向。Heine(1997 )对大洋洲土著语言及非洲语言的类型学研究表明:对“前、后、上、下、里”等基本方位概念的认识起源于“身体部位”(bodypart)。反观汉语,身体部位与我们的基本方位概念也有关系。
头:头里、头前、头几排(空间的“前”)
首:首位(空间的“前”)、首先(时间的“前”)
背:背后、背面、背阴(空间的“后”)
目:目前/眼前(空间和时间的“前”)
汉语里的“左”和“右”原本就是指左手和右手。认知域的转移是有规律的,比如从身体部位到空间概念的转移有四个阶段(Heine 1997):(1)人类身体畛域,(2)生命体畛域,(3)物体相关畛域,(4)物体分离畛域。这四个阶段越来越抽象,但是都离不开认知经验的某种固定模式:图式。Lakoff、Johnson(1980 )认为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图式是先于概念而存在的。例如路径图式、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系联图式等都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独立于我们的空间概念。
2.4.5隐喻和转喻(metaphor and metonymy)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无法表达某些概念。语言中的不同概念范畴之间通过隐喻机制建立起联系。Lakoff(1987:8)在讨论原型理论的时候提到,“人类的范畴化基本上是人类经验和想象的事情,一方面是感知、动觉活动和文化,另一方面就是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他又说,人类的推理也同样依赖这些要素。隐喻过程是在不同的认知域中建立联系,而源域(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连接则是基于一种相似性。例如:
空间域────────→时间域
(源域) (目标域)
Lakoff、Johnson(1980)把隐喻分为三类(赵艳芳2001, 2002):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时间就是金钱”是结构隐喻,它是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结构,“时间”和“金钱”在概念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可以说“花时间”、“花钱”,也可以说“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情绪高”、“情绪低”是方位隐喻,利用空间概念“高、低”来隐喻情绪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们在书本中汲取知识”是实体隐喻,在这里我们把抽象的概念“知识”隐喻为实体,并把一种实体“孩子们”隐喻为另一种实体容器,因为只有容器才会“汲取”。隐喻总是用经验中离我们较近的事物作为源域,来表达经验中离我们较远的事物。中国古人说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也是这个道理。身体部位是离我们最近的事物,因此最容易成为隐喻的本体,例如:
生手 山脚 山腰 笔头 桌子腿 拐脖 耳房 路口 路肩 针鼻儿 壶嘴儿
转喻跟隐喻不同,它不是在两个概念领域间建立联系,而是凸显多重属性中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一个,例如我们用“大鼻子”来指代俄国人,因为大鼻子是外显的容易记忆的属性。转喻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是一个认知域在另一个认知域中的整体投射,而转喻是用一个认知域中凸显的属性来代替另一个认知域的事物。
2.4.6家族相似性理论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理论是指在某一个范畴中成员与成员之间有关系,它们靠某种相似的属性成为这个范畴中的成员,但可能该范畴中的所有成员并不拥有任何共同的属性,尽管这个范畴是用这些共同的属性来定义的(Lakoff 1987)。就像家族一样, 成员和成员之间可能有某些相似,而全体成员却可能找不到一个共同的属性特征。家族相似性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分类的问题,如袁毓林(1998)对词类范畴问题的解释,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家族相似性的理论与原型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典型性等级理论等一起构成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基础。
2.4.7像似性动因假说
像似性(iconicity)有人翻译为临摹性, 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语言的表层形式在编码时距离越近,它所反映的概念(语义)成分也就越近,这就是语言形式对意义的临摹。这一假说可以用来解释语序排列的前后顺序问题,而且也得到了语言类型学的有力支持。张敏(1998)对汉语名词短语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像似性动因假说完全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像似性与任意性是针锋相对的,指的是名与实之间的可论证性,即理据性。 关于像似性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像似性类型的描述, 张敏(1998)有详细的介绍,兹不赘述。
2.4.8可触知性(palpability)及其他
世界上的事物纷纭复杂,但并不是一团乱麻,而是有章可循的,可以用有限的范畴来概括。笼统地说,事物可以分为具体的和抽象的两类。但是如果要细分下去,其间的差别又是无法说完的。可触知性是我们衡量事物外在属性的一个刻度,有四个层次(Talmy 2000:140-143):(1)完全具体的层次,(2)半具体的层次,(3)半抽象的层次,(4)完全抽象的层次。
可触知性是一个梯度参数,与之相关的参数还有:(1 )可触知性参数(the parameter of palpability),(2)透明度参数(the parameter of clarity),(3)强度参数(the parameter of intensity),(4)实体的显性程度(the ostension of an entity),(5)客观性参数(the parameter of objectivity),(6)定位化的梯度参数(the gradient parameter of localization),(7)可指认性的梯度参数(the gradient parameter of identificability),(8)内容/结构参数(the content/structure parameter),(9 )几何型式(the type-of-geometry),(10)意识可及性的梯度参数(the gradient parameter of accessibility to consciousness),(11)确定性参数(the parameter of certainty),(12)可激活性参数(the parameter of actionability),(13)刺激依赖性的梯度参数(the gradient parameter of stimulus dependence)。这些参数在我们的认知加工过程中都是可以计算的。
三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 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基本假设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认识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而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认识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Heine 1997)。
(1)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达意义,为什么语言会这样用? 为什么语言会这样构造?这是首先应该考虑和回答的问题。
(2)特定形式表达特定意义是有动因的(motivated)而非任意的(arbitrary),“有动因的”意思是说语言形式不是任意创造的, 当它们引入特定功能时是有意义的。
(3)既然语言运用和发展的动因是在语言结构之外, 那么语言的外部解释比语言的内部解释更有力量。
(4)语言是历史的产物, 因而首先应该对造就这种产物的动力进行解释。
(5)历时和共时的区别来源于不同的透视域, 而非来源于事实本身。
(6)语法变化是单一方向的:从词汇到语法, 从语法再到更加语法化的形式。
所谓动因包括结构上的动因、心理学上的动因和发生学上的动因,其中发生学上的动因是语言学家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最少依赖理论,最容易以历史证据来证明。
3.2 内省的方法及其限制
内省(introspection)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方法, 也是认知语言学受到误解和非议最多的地方。由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心理现象和意识结构,因此只能采取非直接分析法:对比和抽象。正如其他科学方法要受到严格限制一样,内省法也要接受严格限制,同时辅以其他一些参证分析方法,如:(1)别人的内省报告,(2)话语的数据分析,(3)跨语言分析,(4)历时分析,(5)语境和文化结构评估, (6)心理语言学的观察与实验技术,(7)神经心理学的实验,(8 )神经科学的仪器探查,(9)类型学方法。 这些参证的方法都是实证的方法。
认知语言学发展到今天,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已经明确,有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应该说,基于经验主义和非客观主义的认知语言学是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