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医院儿科 甘肃省 741400
【摘 要】目的:探析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评价。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6月至 2018年3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讨论通过分组方式进行,将患儿按照平均例数分为2组,对照组(n=63)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n=6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微生态调节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情绪指标情况,以及实施护理后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经过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后恢复时间缩短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经过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率降低11.11%,可缓解患儿治疗中痛苦,P<0.05。结论:儿科临床腹泻治疗中加入微生态调节剂可对缩短恢复之间,缓解患儿在治疗中的痛苦,整体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生态调节剂;儿科;临床;评价
微生物调节剂属于一种微生态制剂,该药物的使用可以将正常微生物应用至治疗过程中,或者将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应用于人体中,促进人体必要的微生物群的繁殖,对有害菌群进行抑制,进而对疾病进行治疗。该药物的使用与常规药物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正常存在菌群进行培养,对于人体伤害较小,将其应用于儿科中,对于患儿的伤害较小,降低了抗生素等药物在长时间使用中的抗药性和菌群失调的情况,对肠道功能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患儿各项症状进行改善,全面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研究主要围绕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评价进行探析,详细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6月至 2018年3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讨论通过分组方式进行,将患儿按照平均例数分为2组,对照组63例患者基本资料:男33例,女3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为(5.36±1.22)岁,病程1.22-8.34h,平均病程为(4.16±2.32)h;观察组63例患者基本资料:男32例,女31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为(5.32±1.28)岁,病程1.32-8.23h,平均病程为(4.18±2.32)h。两组患儿均诊断为急性腹泻,排除治疗药物过敏以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进入至医院后均进行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抗生素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并对患儿腹泻进行分析,如为病毒性腹泻,则需增加抗病毒类药物的使用。药物使用周期为3-5d,药物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病情缓解情况进行记录[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微生态调节剂,药物选择乳酸菌,服用频率为3次/d,剂量为2-4片/次,治疗周期为3-5d,对患儿治疗中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3]。
1.3观察指标
不同组之间研究对比采用药物使用后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率。治疗效果详细指标为:药物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不振、头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药物使用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经过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后恢复时间缩短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环境、自身免疫系统以及病毒感染存在一定联系,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造成短时间内身体大量脱水,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常规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联合应用,但是抗生素大量使用使得患儿抗药性增加,治疗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因此需对治疗方法进行改进[4]。上文中数据可见,观察组经过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后恢复时间缩短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经过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率降低11.11%,可缓解患儿治疗中痛苦,P<0.05。具体原因:微生态调节剂的使用,对患儿肠道内正常的菌群进行激活,可与有害菌群进行对抗,本文中选择乳酸菌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将肠内分解糖类的物质含量进行提升,形成乳酸,增加肠内酸度,降低腐败类菌群的生长,防止有害菌群在肠道内的繁殖,降低产气,改善患儿肠道内的局部微循环,进而对腹泻进行抑制,促进消化系统恢复,降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使得患儿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低,全面提升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腹泻治疗中加入微生态调节剂可对缩短恢复之间,缓解患儿在治疗中的痛苦,整体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英.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2):102-103.
[2]孟付忠,吴颖华.锌制剂联合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8034-8035.
[3]魏晓红.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治疗与保健中的作用[J].现代养生,2016(18):121.
[4]袁静,王玉水,赵久龄.开胃饮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小儿厌食症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04):673-674.
[5]张奕梅,黎燕玲,黄翎.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6(03):63+67.
论文作者:左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调节剂论文; 患儿论文; 生态论文; 儿科论文; 药物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抗生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