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稳定性护理策略论文_马英花,马彦彦,王英

运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稳定性护理策略论文_马英花,马彦彦,王英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 运用卒中单元模式,针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护理干预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控制、斑块进展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筛选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共134例,年龄在45-70岁,MRS评分≤2分,斑块性质均为低回声或者溃疡斑块,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按照住院号单复数随机分入普通对照组和卒中单元治疗组。治疗组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46-70岁,平均56.67±8.32岁。对照组67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1例,年龄45-68岁,平均55.08±9.79岁。入院采集颈动脉超声结果及颈动脉积分、体重指数、 血压、 血脂、血糖、 有无吸烟、饮食习惯及服药情况,是否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信息,自入院至出院后30个月的随访按照研究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把不同时间点的病人体检、检验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控制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对照,通过可干预因素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进展程度,甚至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关键词】卒中单元;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稳定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4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39-01

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已成为死亡原因最高的头号杀手,而存活下来的患者50%-70%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残疾。其中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35%。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常被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子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升高、年龄增长、吸烟、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会使动脉硬化斑块加速发展或提前出现,诱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颈动脉斑块认识不够。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很多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是要靠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为此,本文通过运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稳定性护理策略,探讨脑卒中病人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中,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富含脂肪或管壁应力的增加,大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原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血栓,构成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8】。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颈动脉超声成为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种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的办法,用彩色超声测定颈动脉 IMT 和颈动脉斑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动脉 IMT 增厚可提示出现了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可以为脑梗死和无症状动脉硬化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9】。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对检查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测颈部血管斑块是最直接、敏感度较高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中风病的发生原因多数是因为颈部斑块形成的血栓的脱落而造成,目前对中风病的检测没有特殊的检查方法,而且也仅仅是对发生疾病后的检查。超声检测颈部血管斑块为中风病等某些严重疾病发病前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客观化的诊断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IMT是指动脉内膜和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即由管腔内膜面的前缘到中膜平滑肌与外膜交界面前缘的垂直距离。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部位,内膜功能受损,泡沫细胞在内膜下聚集,脂肪沉积于内膜下形成脂肪线,使内膜增厚、斑块形成,故超声测量的IMT 增厚可作为反映全身AS的窗口[10]。CAS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也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硬斑以钙质为主要成分,较稳定,软斑由脂质、Fbg和血小板凝集形成的血栓成分为主,易形成溃疡、表面血栓形成、斑块出血或栓子脱落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栓塞。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中软斑占68.39%,明显多于硬斑(31.161%),证实不稳定CAS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因素[11]。脑梗死患者IMT 明显增厚,CAS斑块发生率高,且IMT厚度与血TC、LDL、BG、Fbg 水平呈正相关[12],提示针对危险因素干预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斑块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这可能与血液的切应力有关,因为颈动脉分叉处管腔血流缓慢,易发生湍流,故脂质易于沉积,成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高血压、年龄、血糖、血脂等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3]。年龄是独立的无法干预的因素,Jorgensen HS等[14]发现年龄> 55 岁的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为 10%,而> 75 岁的人则为 33%。高血压不仅引起血流动力学高切应力改变、血管内皮结构功能损害,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且与脑卒中的发病率直接相关。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在未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之前,病变主要在内膜层,因此粥样斑块形成与动脉壁内膜增厚有密切关系。曾有许多研究采用颈动脉IMT 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证实颈总动脉(CCA)IMT 增加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15]。另外的一些研究发现 CCA-IMT 不仅能反映颈动脉局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16],基于上述原理,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仪测量颈动脉 IMT 及观察有无斑块,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炎症因子的关系,讨 CAS 的临床特点。

通过系统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遵医行为不良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对医嘱缺乏理解及其他因素有关[23]。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对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变有积极影响。干预前患者对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和斑块诱发脑梗塞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及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对延缓病情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通过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降低血浆胆固醇,具有抗炎、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等作用,达到了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脑卒中单元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组织形式和治疗模式倍受推崇。脑卒中单元是集监护、诊断、治疗与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病区,强调系统管理的模式,本研究证实,卒中单元模式下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复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护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纳入卒中单元数字化网络管理系统,针对危险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并长期观察、督导危险因素控制的情况,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能对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控制这些危险因子,有效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从而可以减轻、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文威,王路,李凌晋,石新棉,林冠梁,杜志伟,曾祥城,潘翠环.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12:1124-1128.

[2] 丁新华,尤春景.脑卒中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其运动功能恢复[J].中国康复,1996,03:110-111.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8B04)

论文作者:马英花,马彦彦,王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运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稳定性护理策略论文_马英花,马彦彦,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