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_大数据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_大数据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管理模式论文,组织论文,业务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创新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创新应当依托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实行“中长期审计计划与年度审计计划相协调+全程监管”的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扩展审计管理系统(OA)功能,建立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其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项目)基本情况和以往接受审计情况两部分内容。被审计单位(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职责范围或经营范围。以往接受审计情况包括:审计时间、审计类别、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审计建议、审计经验等。

2.编制科学的中长期审计计划。对所有审计对象,首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审计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确定各个对象的审计频率和计划周期。在每个周期的审计计划实施之后,对其完成情况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审计计划,从而实现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并及时矫正发现的问题。采用滚动式方法,科学编制审计计划,有助于克服审计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

3.制定适当的年度审计计划。在中长期审计计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框架下,编制适当的年度审计计划。特别是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与编制审计计划相关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收集信息。

4.优化整合审计资源。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机关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从优化配置、实现共享等方面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资源的整体效能。一是建立审计资源数据库,包括审计机关内部审计资源管理数据库和外部审计资源管理数据库。二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审计计划管理部门对审计机关已确定的审计项目,逐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特点、组织形式等具体情况,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现审计资源共享。

5.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审计项目计划的动态管理主要是对审计项目计划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控制。这需要建立和完善两个系统:一是对现有审计管理系统(OA)和统一组织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形成以审计计划为主线,以审计项目实施为重点,以质量控制(QC,Quality Control)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实现审计管理全过程和质量控制全流程数字化。审计机关利用该系统分级、分类对多个审计组进行实时管理,对审计项目全过程实施同步任务管理,及时监控指导审计的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控”的转变,项目管理模式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转变。二是在充分依赖AO与OA系统交互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审计署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果,建设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指挥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三个功能”,即审计感知功能,及时掌握各派出审计组资源分布及现场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信息传输功能,实现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各种审计信息的安全传输;信息展示功能,动态展示审计项目类型、进度、地理分布、人员构成与分工等情况。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审计指挥系统,强化审计机关对审计现场的调控能力,切实加强审计计划执行的动态管理。

6.加强审计绩效管理。审计机关应当以审计人员为主体,对审计项目计划实施结果明确考核指标(包括审计时间、审计成本、审计成果等),并借助计算机考核系统,加强审计机关绩效管理。以计划为龙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成果到人,对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个人完成审计项目任务取得的成果,明确不同的分值和权重,通过内部网络化的“绩效考核系统”,计算出个人绩效分值和业务部门绩效分值,作为年终评先、奖励和晋级晋升的依据,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透明,促进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实施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业务实施管理模式,应当依托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矩阵式组织+头盔式管理+多层级联动联网”的管理模式。

1.优化整合审计资源,采取矩阵式审计组织管理。矩阵式组织又称为非长期固定性组织,是由纵、横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纵向是职能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一项目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系统。项目系统没有固定人员,而是由总部根据工作的需要,统一从各职能部门调配。这些人员完成项目任务后,仍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结合近年来审计机关的工作实践,矩阵式组织审计管理模式是在审计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组成审计组,审计组成员在审计机关全体人员中统一调配,横向建立2个小组——综合指导小组和数据采集分析小组,纵向成立N个审计查证小组,分工协作,进行审计管理和协同配合实施审计。对于“大项目”(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还应当成立审计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发挥数据分析团队作用,实行“头盔式审计管理”。“头盔式审计管理”是借鉴军队的单兵作战指挥系统的理念进行审计项目实施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的单兵作战指挥是依靠士兵的头盔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侦查卫星锁定打击目标后,将信息传输给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分析后作出是否予以打击的决定,并将决定和打击目标传输给士兵的头盔系统,头盔系统通知士兵所要打击的目标和位置,由士兵完成打击任务。

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头盔式审计管理”由数据采集分析、信息交换和审计查证落实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分析由审计机关数据分析团队(或者数据采集分析组)依托审计数据中心和审计分析系统进行;信息交换需要审计机关建立完善的AO-OA审计数据交互系统,依托审计专网、政府电子政务网及互联网,实现审计信息的实时交换;审计查证落实由审计机关数据分析团队(或者数据采集分析组)通过审计分析系统、信息交换系统与审计查证小组通过实时交互共同完成。头盔式管理的核心点是“集中分析,锁定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头盔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不受地域、时间、组织层级的限制,快速、准确地采集和分析数据,查证审计事项,反馈审计信息,能够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构建审计大格局,推行多层级联动联网审计。多层级联动联网审计根据参与审计的审计机关的级别(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四级联动联网审计、三级联动联网审计、二级联动联网审计和一级联网审计。其中,四级联动联网审计是审计项目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署、省(直辖市)级审计机关、市级审计机关和县级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实施审计。随着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四级联动联网审计最有利于构建“一盘棋”的大审计格局,发挥审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优势,应该成为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努力实现的目标。而其他各级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和信息化的条件,因地制宜,适当选择联网审计的层级。

多层级联动联网审计的具体实施应采取“头盔式审计管理”的模式进行组织管理。审计数据由组织实施联动联网审计的审计机关统一采集和分析,分析结果(审计线索、疑点)通过审计管理系统(OA)分发给参与审计的各级审计机关,由参与审计的各级审计机关按照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组成的审计组分别核查落实,核查落实结果和所形成的审计报告逐级上报。

(三)信息化条件下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的审理工作应基于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实行“在线获取数据+两次审理”的管理模式。

1.审理数据的获取。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为审计机关审理人员设定了权限。计划管理部门在分解审计项目时,要将审理人员列为审计项目的相关人员,通过权限设置,使审理人员在审计实施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获取审计项目全部资料,实施跟踪审理,随时向审计组反馈审理意见,实现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有利于审计项目动态化管理。

2.进行两次审理。一是在线审理(初次审理)。在线审理的内容包括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等。二是再次审理。再次审理的内容包括:审计组对在线审理(初次审理)中指出的问题的落实情况,重点审理对在线审理提出的审理意见,审计组是否已经逐一落实,或者正在落实之中,或者不落实审理意见的理由是否充分、适当;审计组采纳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情况,重点审理审计组对采纳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的依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组修改报告的理由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报告的修改理由是否符合规定;审计结果类文书的出具情况,重点审理文书中审计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审计评价是否恰当,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等。

(四)审计整改管理模式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执行整改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统一落实审计整改+审计结果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

1.完善计划管理数据库,统一落实审计整改。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中,增加“落实审计整改”内容,统一管理审计结果的执行整改情况。一是审计机关执行整改部门统一落实审计决定的执行和了解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二是计划管理部门对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更新完善审计计划管理数据库的内容,为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和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完善审计整改措施,建立审计结果信息共享机制。审计机关可采用审计建议书、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向政府和人大报告、联合督导和查处、审计公告、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多种手段组合运用,提高整改到位率,扩大审计影响,树立审计权威,提高审计公信力。一是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跟踪督查落实机制。审计整改部门及时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上传到审计项目管理系统(OAQC),实现审计结果的整改信息在审计机关内部的充分共享,并由计划管理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在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政府电子政务网或专网建立与财政、工商、税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公安等部门的审计结果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对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有关报刊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结果)经审批后,在互联网、有关报刊上发布,让社会公众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提高整改效果,扩大审计的社会影响。

二、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

传统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和单个行业的联网审计存在的弊端严重制约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势在必行。

(一)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的核心

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就是运用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系统,纵向对某一行业数据进行跨年度跟踪、深入核查,横向实现对多个行业的数据比对关联,形成纵横结合、多维度的联网审计体系。其核心是实现“三大数据关联”:

1.统一平台上行业内纵向跨年度的数据关联。审计机关将财政、社保、地税等行业的数据采集到联网审计平台上,对某个行业的子系统多年度的数据进行纵向关联,从而通过纵向的趋势对比分析,查找和核实问题。

2.统一平台各行业间的数据关联。审计机关将通过电子政务网络从工商、公安、发改、民政、建设等部门实时采集的业务数据,与统一平台上的财政、社保、地税等行业数据进行关联,把以往关注不到和无法涉及的审计对象、审计事项纳入视野,检查发现传统审计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

3.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关联。审计机关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运用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系统,共享审计数据和方法。在审计数据上,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查看下级审计机关的数据;下级审计机关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授权,既可以查看上级审计机关的数据,同时也能够关联其他同级审计机关的数据。在审计方法上,把多行业联网审计开发的方法模型全部放在同一平台上,数据相关联的所有审计机关都能使用,不必再去单独开发,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

(二)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的基本模式

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跟踪型审计方式。审计项目单独立项,年初送达审计通知书,“一次通知审一年”。如此,运用联网审计系统的预警功能和必要的人机互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动态性监督。二是依托型审计方式。依托其他审计项目,运用联网审计系统,结合其他审计项目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事项进行追踪监督。

(三)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流程

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的实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程序,只是在审计通知书的送达途径、审计数据的分析方法、获取电子审计证据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征。

1.通过CA认证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方式可以采取年初一次送达的方式,审计期间确定为一个年度,这样便于年度内实时全程监控。对于监控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审计机关采取问题通知单形式通知被审计单位整改;对于发现的审计线索和深层次问题,按独立审计项目立项进行审计。

2.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包括内部控制环节、数据环节和数据传输转移环节。一是内部控制环节审计,应通过审计测试,验证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数据环节审计,应当选择一些交易事项对其进行详细检查,确认交易事项记录是否符合一般的内部控制目标。三是数据传输转移环节审计,重点检查输出的数据是否经过批准,是否完整、精确,流入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和真实可靠。

3.实施联网审计数据分析。一是通过对多行业数据配置,可以增加多个行业数据,并为每个行业配置相应的数据库环境,实现行业审计的外部数据利用和行业审计之间的数据共享。二是通过对多人员登录的权限设置,系统自动通过权限控制,实现多行业数据的综合应用,利用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系统实现行业数据关联分析、外部数据关联分析和不同行业数据的灵活切换。三是根据不同的审计需求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审计疑点。

4.与AO及OA交互。多行业数据平台多维度分析联网审计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OA)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是一个整体,可以实时进行信息共享,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保证整个审计业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获取电子审计证据。电子证据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像、音像文件等。电子审计证据不同于传统的审计证据,证据的来源、证据内容、证据的真实性更加难以确定。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审计人员要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记录、整理、分析、保存各个环节的正确性。一般情况下,对于计算机审计形成的电子证据,可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确认:一是证据简单,内容较少,现场取得的证据,可转换为纸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签章确认。二是证据简单,内容较少,远程取得的证据,可以电子签章的方式确认,通过“电子签章”系统处理后的审计证据将被固化为只读模式,被审计单位对其提供的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三是证据复杂,内容较多,审计结果必须是以数据库形式提供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取证单上详细描述数据来源、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过程和完整的SQL语句集。在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换意见,并对源数据和审计结果数据进行充分核实的基础上,由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数据库进行认证,并签字确认。对审计结果数据的核实可通过两种以上计算模型进行验算,取其验算结果一致的数据。

6.审计报告、审计审理与审计执行整改。利用AO系统审计报告模块,自动生成审计报告初稿。

三、基于“云审计”平台的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构想

(一)基于云计算的“云审计”平台建设

“云审计”是一个系统平台,将大量数字化的审计信息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和调度,不仅可以归集和管理审计所需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对容纳的数据实时更新和有机集合,而且能够智能控制对审计模型的选择和使用,保证审计过程的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云计算模式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开发等均由审计署部署实施。地方审计机关只需要连入审计署的网络并得到授权,借助轻量级客户端(例如手机),就能够使用各类审计软件和审计资源。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审计业务实施系统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云审计”平台是一个实现各类审计信息的数字化,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审计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综合性平台。该平台可由——数据存储交换、数据分析应用、审计决策管理、审计业务实施等四个子平台组成。其中数据存储交换平台是系统基础,用以采集存储各类审计资源;数据分析平台是基于存储交换平台的应用系统,通过该平台将现场审计数据、联网审计数据、历史数据等审计资源筛选归类,并根据业务应用需要形成标准统一的各类审计模型,包括审计对象模型、审计数据模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等,从而实现审计的自动化和审计管理的智能化,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审计决策管理平台侧重于组织管理,决策者通过该平台实现对下级审计机关或人员指挥调度及进行行政及业务指导;业务实施平台主要是实现全国审计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全国各地审计人员通过该平台应用审计署统一定制开发的各类审计业务实施软件,使审计过程的可控性和可比性得以提高。

(二)“云审计”对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方面,在“云端”(审计署)需要一批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具有较强审计业务技能的数据分析人员,组成数据分析团队,负责数据存储交换平台和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的运行及数据分析处理;在“客户端”(基层审计机关)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团队,对“云端”分解给“客户端”的数据进行更为细致的筛选分析并分类分割给具体的审计人员。这在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在组织机构建设上,需要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具有强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专业机构(或者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而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计算机审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基层审计机关没有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机构,部分基层审计机关虽然设立了计算机机构,但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满足不了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状况在“云审计”模式下必须得到彻底的改变。

另一方面,在“云审计”模式下,数据存储交换平台、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成为一个资源集中、标准统一的审计资源库。审计署“云”管理机构通过“云存储”平台的计算功能,将现场审计数据、联网审计数据、历史数据、AO系统导入的数据、法规政策文件、图片、影像等审计资源形成标准统一的各类审计模型,包括审计对象模型、审计数据模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审计程序模型、审计证据模型、审计工作底稿模型、审计报告模型、审计疑点模型、审计处理模型、审计管理模型,从而实现审计的自动化和审计管理的智能化,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地方审计机关只是作为一个用户来使用,从而使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的审计软件实现统一,而基于同一审计软件进行的审计过程的可控性和可比性也将大大提高。这种特性也使审计署可以通过审计决策管理平台及时、完整地了解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指挥,并实时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实现对审计业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基层审计机关也能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并将任务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反馈。

(三)基于“云审计”平台的审计业务组织管理展望

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和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审计信息化也必将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一个全新的、理想的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实现:在全国审计“一盘棋”大格局下,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每个审计人员和审计管理人员,基于云计算的“云审计”平台,足不出户,坐在各自的办公室,就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审计工作。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_大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