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本文从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措施和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主要控制要点三方面对如何做好理化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控制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影响因素、检验质量、保证措施、控制要点
一、前言
在工作中发现,从检验样品开始到检验结果输出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检验所使用的材料、检验设备、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时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等因素,使得检验结果不可能很稳定。主要有:人员、仪器、实验材料、方法、环境、测量溯源、被检样品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只要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加以有效地控制,才能确保理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
1、人员,是指检验人员(包括检验及相关人员)。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
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等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所以,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人员起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因为检验工作要通过人的操作来完成的。所以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就突显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检验过程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措施对影响检验结果的以有效的控制,使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些控制是通过实验过程的规范化操作来实现的。因为对每个项目的检验,都是按照相应的标准方法和程序来进行操作的。
2、仪器,是指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配备进行检验所要求的所有
设备,并保证在用仪器设备性能处于完好的和经检定合格的状态,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确保检验数据的质量。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标识、校准,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期间核查,确保检测数据符合质量要求。在实验室的检验工作中,绝大部分检验项目都是通过仪器采集和分析来完成的,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和测量灵敏度都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所以,应该选择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凡是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仪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进行期间核查。
3、实验材料,是指理化检验用的实验材料(包括试剂及消耗材料等)。试
剂的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试剂不纯(本身含有被测组分)而使结果偏高;另一种是试剂失效或灵敏度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试剂的质量优劣、好坏都可直接影响检验工作质量。所以,只有对这些实验试剂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检验结果质量不受影响。
4、方法,是指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方法及方法的确认)。实验室应配备产
品标准、采(抽)样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应制定标准收集、受控发放、确认备案、跟踪变更制度,在选择标准方法时,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或通过质监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
5、环境,是指实验设施和环境条件。为了保证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
室应根据检验需求来配置相应的设施和对可能影响检验工作的环境行有效的控制、记录,使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检验需要,有利于检验的正确实施,并确保实验室生产安全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6、测量溯源,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
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实验室绝大部分项目的检验结果都是通过检验仪器进行分析并与标准物质比较后获得的。
检验仪器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和标准物质的量值是否准确,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所以,对检验仪器、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就尤为重要。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与相应测量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基准相连接,以建立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对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溯源性。
7、检验样品,被检样品一一送到实验室检验的样品就是被检样品,它往往
代表的是总体样本。采(抽)样是实验室后续检验工作的源头,按照规定的采(抽)样程序,客观地从总体的样本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或特征性的样品,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检验样品的唯一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抽取、贮存、保存、交接、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被检样品的代表性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考虑从总体样本中抽取的被检样品的代表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从被检样品中取出测定用样品代表性。从总体样本中抽取的被检样品标准都有明确要求,但在对样品测定时,方法只是明确需要取多少样品来测定,测定用的样品如何才具有代表性,就没有这方面的说明,这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可流动的液体样品,考虑样品内的漂浮物、沉淀物或可挥发性气体等,必须先混合均匀再取样。对于粉末状样品,需在原包装充分混合再取样,对于固体样品,需从被检样品中取出一部分粉碎均匀后再取样。
8、样品的处置,是指对样品进行分析的全过程。分析过程的步骤越多,对
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就越困难,往往这种实验很难做得平行,也就是说两次实验操作的每个步骤不可能都控制得相同的水平,重现性差就是这个原因。
9、制定检验工作程序,检验工作程序应依据《实验质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验室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用框图的形式将样品受理、样品流转、方法选择、样品检验、结果报告等整个检验活动的路径,以及对各路径的活动实施的质量控制与信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地标识出来,实现整个检验工作管理程序化。
三、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措施
1、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本科室的检验工作各环节进行有
效的监督,并识别、记录,报告的分析,使之得以及时纠正。
2、实验室应当采用统计技术对检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或控制,如一个时
期内对某个参数的各次测试结果作统计图(控制图),若出现偏差较大的点或在同一侧出现几个连续递增的偏差点时,就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原因的影响因素,当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可能已发出了错误的报告时,立即追回已发出的错误报告进行纠正,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和/或预防措施,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3、根据所开展的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
空白试验,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试验,对有证标物的检验、保留样品的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分析样品的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的比对,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或校准以及期间核查等手段,而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4、实验室应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规范与质量体系的管理制度。实验室
应根据检测需求来配置相应的设施和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记录,使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需要,有利于检测的正确实施,并确保实验室生产安全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5、实验室应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
声级和震级等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还应考虑对不相容的检测活动进行有效的隔离;对于有高污染的实验室,应根据工作流程设置污染区、非污染区并予以明显标识;对影响检测质量和高污染区的实验室应有限制进行标识。
6、对质量控制实施情况、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总结和评审,使检验
结果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主要控制要点
(一)规范操作
当方法的过程不够详尽时,应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严格按方法和程序操作。如方法对取样要求准确称取或准确量取时,应按取样量所需保留小数点的位数选择天平或量器的等级;当化学反应需要进行一定的时间(如放置或振摇多少分钟等),应严格按方法要求掌握反应时间,使反应完全。同样,当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后需中止反应时,应对每个标准、样品管把握相同的时间中止反应,保证每个管的反应时间和条件相同。
(二)防止污染
1、防止环境的交叉污染。
2、防止操作过程中对使用中的试剂的污染。大多数检验都是在相同的容器
内加入标准溶液和反应试剂,虽然加入不同的试剂时都选择不同的吸管,但对不同的标准管、样品管加入相同的试剂则使用相同的吸管,在这种重复的操作中,很容易对整瓶试剂造成污染。严格的说,应将试剂从瓶子倒到干净的烧杯中使用的,烧杯中剩余的试剂不能回收使用。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检
测过程,并排除检测环节中所有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对分析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样本,同时也为了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对化学实验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贯穿于化学分析实验的各个环节, 为了分析实验各个环节的科学有效推进,必须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1、内部质量控制:指实验室为确保检测有效性而利用自身资源在实验室内部实施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使用标物监控、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再测、分析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等方法。
2、外部质量控制:利用实验室以外的质量控制手段来保证检测结果所采取的方式,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是实施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措施。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是实验室重要、有效的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开展实验室间比对一般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自主组织,另一种是以参与者身份参加。实验室通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其他实验室的差异,从而查找原因并及时改进,与能力验证比较,它的灵活性更强,可作为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常用手段。
(四)对检验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
检验结果出来后,我们不能靠肉眼判断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对检验结果必
须运用统计技术来进行分析,选择评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来表述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可帮助我们对检验结果可靠程度作出判断。
(五)结果的处理与判断
以上的质量控制工作完成以后,应对其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判断我们
的检验结果是否可信。当发现结果可疑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地进行纠正。如果这些错误可能会再次发生,应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检测准确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理化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下八项原则:人员上岗要持证、仪器使用要校准、试剂质量要保证、方法选择要正确、设施环境要满足、测量溯源要经常、被检样品要均匀、样品处置要规范。通过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出具的理化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比性就有了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许鹏,化学分析实验室日常测试结果的质量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
[2]宋生攀,化学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J]化工管理
[3]毛燕,闫林,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标准物质的使用注意事项[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论文作者:胡婷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实验室论文; 样品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标准论文; 工作论文; 试剂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