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世界的家乐福“旋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乐福论文,旋风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中把握优势
家乐福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贝尔纳(Daniel·Bernard)明确提出,家乐福要在2010年前,在全球零售市场上取代沃尔玛,成为全球第一大零售商!但家乐福自己很清楚,想超越沃尔玛并非易事。因为近10年来,沃尔玛的规模一直在迅速增长,2002年已成为全球500强的第二位,2000年沃尔玛的规模是家乐福的3倍多。
在全球零售业中,家乐福的最大威胁来自沃尔玛。对沃尔玛的优势,家乐福十分清楚。沃尔玛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成本控制,同时通过其全球网络,可在1小时内对全球4000多家分店进行盘点。沃尔玛配送中心运用的交叉作业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补货时间仅为2天,低于美国同行5天的平均水平。此外,创新是沃尔玛快速发展的法宝。沃尔玛最早在美国发展的是传统的美式折扣店,到后来就发展出会员式仓储店,以及购物广场、街区市场。沃尔玛通过不断探索新零售模式,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尽管家乐福独特的店长权限体制及应对竞争对手的速度和灵活性,一度被业内认为是经营上一大法宝,但分析人士认为,海外拓展才是家乐福实现赶超沃尔玛的最好机会。
目前,家乐福的国际化程度领先于沃尔玛,并在大部分有潜力的新兴消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这得益于法国20世纪70年代对本土开设大型超市的严格限制,出于无奈,家乐福被迫向海外发展,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这正是沃尔玛的弱势所在,由于美国市场的巨大,沃尔玛直到90年代才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海外开拓经验显然比家乐福更逊一筹。沃尔玛在美国从小城镇起步,直到今天,在美国的消费者也不是以大城市居民为主。而家乐福最早起步于大城市,对城市消费群的把握力很强。因此,家乐福要想超过沃尔玛,除完善自己的全球信息系统、发挥自己在经营上的优势外,海外市场的运作是关键。1999年,家乐福通过并购普拉马德斯,使自身从世界零售企业第6位跃升到第2位,并在当年实现销售额519亿欧元,增长高达60.4%;此外,家乐福还在2000年初制定了以收购为主的北美扩张计划,希望再次进入沃尔玛的老家美国。但沃尔玛1999年也通过收购英国阿斯达超市进入英国市场,并于当年实现销售额1627亿欧元,增幅为25.3%。家乐福能否在10年内超过沃尔玛,那要看双方的海外战略进展情况。虽然两家公司在同一个城市竞争的场面并不多见,但可预见,在未来实力对比中,中国市场是关键。
家乐福模式
“家乐福模式”已成为某种概念的标杆,如同在商品零售业的巨大号召力一样,家乐福正成为引领外资并购浪潮的一个主流题材和案例,这就是“家乐福文化”形成的冲击力。对一个零售业企业来说,“扩张文化”是其发展的硬道理,在不知不觉中,“家乐福系”在资本市场已经俨然成型。
扩军欧洲与家乐福一样,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初的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美国沃尔玛集团以207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它的梦想不会只停留在美洲或亚洲,殷实的欧洲大陆是任何商人都不愿放过的极品猎物。而在2001年8月,家乐福和法国另一
著名超市集团普罗莫代斯(Promodes)宣布了一项总额为159亿欧元(约合162.2亿美元)的“友好合并”计划,组成世界上仅次于沃尔玛集团的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2002年3月,意大利的GruppoGSSpa纳入家乐福旗下,使得家乐福一夜之间成为意大利的头号食品商、第二大零售商;同时,家乐福以每股21欧元的现金价格征得西班牙的Plyca和Continent两家公司10%的股权;又,家乐福与希腊Marinopoulos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而夺得希腊零售业冠军。
家乐福的市场运作,并不仅局限于在本土以外的大规模市场扩展,与本国地产公司Klepierre正式协议共建150个“欧洲商业中心”,为家乐福腾出1.5亿欧元发展在其他地方的业务。同时家乐福在比利时成功地将GIB在比利时的子公司GB塞入囊中,该公司预计2000年税后营业额达3.7亿欧元,使家乐福在比利时的超级市场领域成了“老大”。2002年2月28日,家乐福与Oracle公司也签定了有关协议,共同开拓电子商务领域。
进军香港1996年,家乐福进入香港市场,当时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家乐福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初步赢得了华人社区的消费支持;且隔年恰逢香港回归中国,各界在经过一番惶恐之后普遍对香港经济持乐观态度,家乐福借助历史机遇,一举在香港开设了四家大型超级市场。尽管家乐福致力推广的“大型超级市场”概念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曾一度入不敷出,黯然淡出。但经近两年的疗伤,家乐福正慢慢恢复元气。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家乐福在香港的抽身引退可用“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来解释;而随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加强,家乐福今朝退出也无妨。毕竟,它陆陆续续在中国各大城市开设了20多家连锁店,已是中国零售市场上最大的外资零售商,在华人市场上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进军日本日本是家乐福开拓的新市场,很多人都感奇怪的是,亚洲一直是家乐福的重点战场,它自1989年首开台湾店以来,在中国、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等国都一路横扫过来,而对日本这一经济高度发达的亚洲岛国,家乐福却迟迟才肯“登陆”,这涉及到有关国际市场营销的决策分析。日本是个极具个性文化的国家,这种文化令许多想打进日本市场的跨国集团头疼不已———在日本人看来,他们自己的商品是最好的,对外来企业有着一种民族意识的抵制;再者,日本政府有贸易保护的习惯。日本的便利店1969年建立,经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高速发展至1997年底,全日本的便利店铺已达50121家,平均年增长率为47.18%。因此,日本虽有众多的消费人口和富足的消费实力,又有本土资源相对贫乏的“瓶颈”,但对许多对之虎视眈眈的国际连锁企业而言,它依然是块肥肉。如今,家乐福终于鼓足了勇气到这里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一旦成功,则将大大增强与沃尔玛相抗衡的地位和实力。
进军中国1995年,家乐福首次进驻中国大陆。短短几年,在上海、深圳、东莞、珠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重庆等15个城市开了28家分店,年销售额达60亿元。东、南、北、中四个区位都已打响了自己的牌子,1999年,家乐福在中国零售业50强中名列第三,在全国连锁企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华联超市。家乐福文化中的“大型超市”的概念在其“创新、灵活”理念的执行过程中,在中国市场日渐扩散。至2000年底,家乐福在北京已有创益佳、马连道、方庄、方圆4家连锁店,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仅创益佳店的年销售额就达到6亿元人民币。同时,沃尔玛也着手在深圳、昆明等地增设新店,家乐福面临的又是“压力与机遇”并存的未来。
“旋风”的风彩
家乐福公司于1996年创立了家乐福文教基金会,成立以来,始终以企业的经营格局,长期有计划的积极举办赞助各类文化艺术,家庭亲子及青少年等活动,
不断的更新与活化服务的内容,以期更贴近民众需要,为民众创造更优质的文化生活品质,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家家快乐又幸福”的服务宗旨。
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不同的区域发展,随跑马圈地速度的加快,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展的机会大大增加。2001年7月份海峡两岸长跑支持北京申奥活动中,家乐福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在海峡两岸各大中城市中,据家乐福中国总部透露,这是自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以全国各个分店共同参与的形式推动一项活动。不难发现,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有了不小的转变:夯实基础、巩固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果,同时改变公众形象,是家乐福今年工作的重点。在中国这个人人垂涎的大市场,家乐福在沃尔玛咄咄逼人的气势之下,正稳步前进。
标签:家乐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