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我院近几年承接的医疗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主要就空调冷热源、水系统、空气品质保证措施、特殊科室的空调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对今后该类型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医疗建筑;冷热源;水系统;空气品质
1空调负荷与冷热源
1.1空调负荷
医院建筑的空调冷热负荷整体较办公和商业建筑要低,单位面积冷负荷一般在90~110W/m2,单位面积热负荷一般在70~90W/m2。
1.2空调冷热源
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能源特点及医院自身运行的特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医院的空调冷热源形式也有所差异。目前医院建筑的空调冷热源主要采用的是压缩式制冷机+燃气锅炉的形式。由于医院中的用电可靠性高,均采用双路供电,是首先保证的供电用户,因此在医院建筑中使用能效比高的压缩式制冷机是一种安全节能的制冷方式。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式时,应考察热源的可靠性,不宜采用自备锅炉。如果土壤换热器性能测试及埋管面积满足要求,也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可以兼顾卫生热水,可采用带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普通地源热泵机组的组合方式,由于空调及卫生热水使用中的不定因素,设计时建议预留冷却塔空调热源采用燃气锅炉的,建议采用真空热水机组,首先由于其负压运行,减少了机组爆炸的危险,同时由于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空调循环水不经过炉体,电热管不易结构,提高了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要保证手术室、ICU等部分空调的可靠性,手术室冷热源选择要考虑其独立运行的可能性。目前较多的方式是手术室另配置独立的风冷热泵机组。
2空调水系统
2.1空调水系统的划分
医院建筑由于其建筑使用的特殊性,一般包括办公、门诊、急诊、病理、检验、放射理疗、ICU、净化手术室、中心供应等。由于使用功能的巨大差异,造成医院建筑在空调分区设计上需要格外区分不同区域的使用特点。其中急诊区一般需要有独立的环路保证其空调使用的灵活性。空调水系统设计必须从人员使用角度合理分区,其中净化手术区和ICU重症监护病区必须独立设置,并配置独立冷热源保持其过渡季节的使用。
2.2空调水系统组成
空调水系统主要采用两管制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水泵变频。如建筑进深较大,带有明显内外区(主要指门诊区),可采用四管制系统,即分区两管制系统,实现制冷制热独立控制。水系统可通过高位膨胀水箱定压,膨胀水箱设在住院部屋面,也可采用设置于机房内的自动补水定压罐装置进行定压补水,低位的补水水质有条件可先进行软水处理,自来水通过全自动软水装置和软化水箱后补充到系统内。夏季供回水温度可适当加大供回水温差,采用6℃供水,13℃回水,降低空调水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3医疗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医疗建筑设施内部的人流量比较大,且人员呈现出中高度密集的状态,其内部的污染源种类极为繁多。所以,该建筑设施内的空气品质比较差,想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就需要更为合理的设计好医疗建筑设施中的暖通空调,处理好各类空气品质的问题,避免其人员待在该环境中,产生交叉感染等的不良现象。找出其空调空气品质保障的要点,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空气品质
首先,在设计新风机以及空气处理机组时,必须要对其新风的入口位置进行重视,在该位置处安装静电除尘等装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其末端的风机盘管的出风管口的位置处,增添除尘杀菌等设备;其次,需要对冷凝水进行处理,避免冷凝水产生危害生态环境质量的现象,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安装和其相对应的空调系统,赋予其空调系统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自行的调控其系统的温度以及湿度等,若使用湿盘管加新风换气机的形式进行处理时,必须要选用显热回收型的新风换气机,并对其进排风的位置进行调整,让其位置可以始终保持在水平距离上方的十米左右,选择抗菌型的新风支管;再次,新风机房等要将其取风口的位置安装在其建筑设施的办公位置周围,要尽可能的和其病房的隔离开展,调整好其和病房之间的距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设施新风井,在屋面上进行风的取送。在病房的区域中,要依据其实际的环境状况,安装空气加湿系统,若使用蒸汽锅炉,就要使用蒸汽加湿等的形式,不能使用湿膜加湿。湿膜加湿这种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其产生各类微生物物质,细菌也会不断的滋生出来;最后,要合理的划分好其医疗建筑设施内的各个空间区域,在一些大厅以及餐厅等位置上,使用全空气系统,让其日常的清理工作可以变得更加的顺畅,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便于及时的清洁并管理其环境。
3.2病理科检验科的通风设计
3.2.1病理科室的通风设计
在进行病理科室的通风设计时,必须要以其设计原则为基准,不能盲目的设计其通风施工方案,保护好病理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以及身体机能的健康程度,防止其工作人员受到污染以及伤害,同时还应当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想要对其病理科室进行污染的防治工作,就需要合理的设计房间内的压力数值,让其压力始终呈现出一种梯度的状态,划分好其清洁区域程度,防止其产生交叉感染等不良现象。即保证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其中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维持负压。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按照病理科的常规工作需要在各自独立的房间内进行,通风系统建议分区设置。由于病理科的房间相对集中,因此必须对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科室进行合理分类后分区设计相应的送排风系统。同时建议送排风对应的土建风井直接在科室内设置,避免送、排风管在吊顶内的交叉打架,各排风支管设止回阀。建议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采用全送全排的送风方式,污染区科室必须保证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h,半污染区必须保证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由于病理标本取材室及常规切片的预处理室和制片室通常设有封闭式高效能通风柜,通风柜的排风直接接入房间的排风系统,因此这类科室的排风系统设计必须兼顾平时和实验时的不同工况,建议风机采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行,保证房间的换气次数;实验时高速运行,在保证房间换气次数的同时排走通风柜的污染气体。排风系统的风机建议统一设在屋面集中高空排放,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排出的有毒气体采用水洗处理后排放,不得采用房间侧排的形式避免引起交叉污染。送风机入口处建议加装除尘杀菌装置,送风口安装过滤器。由于病理科科室的设备种类繁多,个别设备的散热量较大,因此在空调冷负荷的计算上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设备的散热量,避免末端设备冷量不足。
3.2.2检验科室的通风设计
建议各科室的房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h,室内维持负压,各科室的排风系统独立设置并且高空排放,其中微生物化验室,生化和免疫检验室设有封闭式高效能通风柜,这类科室的排风系统设计必须兼顾平时和实验时的不同工况,建议风机采用双速风机。送风机入口处建议加装除尘杀菌装置,送风口安装过滤器。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医疗建筑的暖通设计要求十分高,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熟悉不同功能科室房间的设计要求才能做到合理优化设计,保证医院建成后的安全可靠节能运行。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对今后该类型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关键点分析[J].张洁云.建材与装饰.2017(32)
[2]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J].张宝琴.绿色环保建材.2017(08)
[3]暖通空调设计与安装施工问题探讨[J].郑存安.四川建材.2016(01)
[4]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美观性评价分析[J].连锐峰.科技传播.2016(10)
论文作者:高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污染区论文; 建筑论文; 热源论文; 系统论文; 科室论文; 空调论文; 建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