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凤 王艳华 孙华英
华北油田华苑医院 062450
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波动可能发生身体多处的细菌感染,一般以身体比较表浅的部位比较多见,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日在工作中,确诊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58岁,确诊2型糖尿病史15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于2014年2月15日由于劳累出现发热1天,体温最高达38.6℃,体温波动在37.2—38.6℃,伴有全身乏力,四肢酸软,伴有咽痛,咽干,当时化验血常规白细胞6.9*10*9,中性粒细胞比率76%,血小板计数387万,考虑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穿王消炎片、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3天,体温一度降至正常范围,全身不适症状少减轻,咽干、咽痛症状缓解,停服药物治疗,3天后患者无明显诱因体温再次升高达39.9℃,再次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5.9*10*9,中性粒细胞比率87.5%,血小板计数425万,拍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为进一步除外腹部疾病,行腹部彩超检查,显示右侧肝内有一1.5*1.6cm低回声影像,为了除外占位改变,空腹行腹部CT检查,并经腹部强化CT检查除外占位病变,诊断为右侧肝脓肿,化验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指标增高,其余指标无明显异常,收入院治疗,规律治疗26天,症状逐渐缓解,观察治疗3个月,监测血常规发现血小板计数随病情逐渐下降,复查腹部彩超肝脓肿逐渐缩小。
例2,女性,66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10年,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主因间断发热12天就诊于2014年2月12日,无明显消化道不适主诉,体温最高达39.6℃,体温波动在37.2-39.6℃之间,稍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2公斤,经过腹部CT及强化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血培养未见细菌,静点哌拉西林舒巴坦、奥硝唑治疗15天,症状缓解,复查腹部彩超提示右肝内脓肿明显缩小,继续口服中药制剂治疗,期间每一个月复查肝功能一次,发病及治疗期间只有谷氨酰转肽酶增高,随着病情好转,谷氨酰转肽酶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化验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伴有血小板数目增加明显,随着病情好转血小板数目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
讨论:在日常诊疗工作中,糖尿病合并感染十分常见,但合并身体内脏深部位感染并不是很常见,在门诊工作中,遇有糖尿病合并发热症状,无明显身体定位病灶者,应及时进行全身范围检查,有效避免漏诊及临床误诊,这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化验外周血均显示血小板计数增高明显,可能与病情进展中肝脏凝血功能变化有关,考虑与肝脏脓肿时肝脏中参与血液系统反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有关,值得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警惕。
论文作者:胡文凤,王艳华,孙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脓肿论文; 血小板论文; 腹部论文; 糖尿病论文; 体温论文; 肽酶论文; 粒细胞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