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新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新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迎接21世纪越上新台阶的宏伟构想。但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不足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外资成为弥补这一缺口的便捷手段。然而,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供不应求、变幻莫测,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工作又问题重重、绩效堪忧。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借助外力,发挥外资的最大效应,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世纪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国际资本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投资流向和投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筹措外部资本十分不利。
1.国际资本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
进入90年代,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断增加对外资的需求,而世界资本市场的供给则持续偏紧。90年代以来传统资本输出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因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资本“退潮”。而且,主要发达国家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需要注入大量投资改造庞大的工业基础设施和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趋于加重,使它们将大幅度增加国内投资,进而减少向国外输出资本。
此外,国际投资流向很不平衡。外因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流向少数发达国家,1996年已接近210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左右。随着欧元的启动,欧盟的内部市场趋于完善,投资成本大为降低,国际直接投资将更多地流向欧盟国家。近些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资本虽持续增长,但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发生逆转,全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总额仅为1400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下降了7.1%。 金融危机还使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大为受挫,这无疑会增加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
2.现代国际资本市场向着高投机、高收益、高风险的方向发展。
在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一个迅速、便捷的全球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形成,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这一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使全球资本市场成为一个高投机、高收益、高风险的市场。近年来,全球每天外汇交易额达1.2万亿美元,除了少量用于贸易结汇和投资结算外, 绝大多数都属于投机性交易。目前,世界短期游资已达7.5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这些游资在全球各地游动, 完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动机,当一国的金融体系出现破绽,巨额的投机资本就会起而攻之,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90年代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两场金融风暴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国际投机游资的兴风作浪。
此外,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官方发展融资比重显著下降,外国私人资本重要性增加。官方发展援助的金额占发展中国家长期国际资本流入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52%逐年下降到1997年的13.4%,而同期流入发展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的比重由48%上升到87%,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来源,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危险性增大;第二,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长期资本的最大项目。199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489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17%提高到1997年的37%。国际直接投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冲击;第三,外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股权证券投资迅猛发展,1990~1997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9%。这种投资具有短期性和被动性特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
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误区
面对严峻的国际资金市场形势,发展中国家把扩大引进外资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但是往往忽视资本使用绩效这一关键问题,使外资没有充分发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不仅造成了资本的浪费,而且对本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这在遭受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得到最充分的映证。
1.过分依赖外资,外债规模扩大。
外资对东盟国家的经济起飞的确功不可没。但是,一些国家在片面追求高增长思维的带动下,将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扩大化,盲目扩大外资规模,使外债规模猛增,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外债偿还警戒线是还本付息额低于本国当年出口额的15%,而东盟大部分国家外债规模超过了警戒线的10~30%。此次东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尼等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外债问题。由于近年来东盟国家的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外资对通货紧缩产生预期,大量出逃,引发货币冲击,金融危机成为必然之事。因此,过分依赖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本国经济必然容易受到投资者政策及资本输出国周期波动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2.过快开放了资本市场,外资结构不合理。
在国际金融自由化浪潮和本国经济快速增长所需资金缺口增大的推动下,80年代末东盟国家在引进外资方面很快放松了金融管制,迅速开放了资本市场。由于缺乏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在高利率和联系汇率制下,境外大量资本特别是短期套利资本涌入东南亚。例如,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泰国筹借的短期贷款达160亿美元左右, 占全部外债的近20%;印尼的1361亿美元外债中,短期外债为660亿美元。 短期资本流入后,大都投向证券、房地产(在泰国占投资的50%并支撑了GDP 增长中的30~50%(注:高振华《金融动荡背后的增长战略反思》,载《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3期。))等收益回报较快的短期投机性领域, 很快形成巨大的经济泡沫。随着泡沫的升温和破灭,国际投机资本趁机而入,对这些国家进行攻击,并带动其他投资基金和本国资金的羊群心理,使金融危机迅速爆发并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传播开来。
3.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充分发挥扩大工业基础、深化工业层次的作用。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一直是日本和“四小龙”海外投资的主要阵地,这些外资进入的目的是转移转移国内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要利用东盟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加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从而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因此,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流入了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制衣、电子装配等,特别是出口型加工贸易占据了多数。90年代以来,技术密集型行业虽有所发展,但仍以来料加工为主,中间产品制造业不发达,出口行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给贸易收入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各国还出现了外资流入额和利润流出额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使各国的经常项目持续赤字,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对东道国的技术保护严密,东南亚从中获得的先进技术十分有限。例如,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投资者,日本的跨国公司一直以来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组织战略,大多数日本跨国公司的母公司紧紧控制着东南亚子公司的经营权利采购活动,多数子公司需从日国内进口大量的核心部件,并且只在东道国生产附加值和技术水平低的产品,即使有较先进的技术转至东南亚,通常也只限于在日资分公司内使用。
东盟国家暴露出的这些弊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如何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新时代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新路
尽管国际资本市场险象环生、外资利用绩效令人堪忧,但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因噎废食。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结合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局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探索一条利用外资的新路。
1.将引进技术,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
长期以来,受传统国际资本流通理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往往注重吸引外资的金额和项目数量, 以及外资企业的产出和对GDP的贡献,实际上这是发展中国家陷入以上误区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其内涵就是从重点利用资金投入转向重点利用技术、知识等先进要素的投入。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光进技术和管理,获得技术许可和转让,进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后一点,已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首要因素。
因此,发展中国家面向新世纪利用外资的根本指导思想应该转到以引进技术为基础,以开发创新为目的上来。在自主开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注意选择具有市场潜力且有利于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创新和后续开发,以拥有自主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技术出口”的良性循环,实现技术发展跨越。
2.把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作为利用外资的重要目标。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弱。这也是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关闭国门,保护民族工业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的作法就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协调好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方面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战后日本靠引进技术,迅速建起重化学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高级化,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日本得以利用扩大出口推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四小龙从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顺利调整都很难离开跨国公司为之提供的技术和其他要素。电器业是最典型的例子,四小龙通过利用与跨国公司的联系获得技术转让、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很快提高了电器产业的档次,获得了出口竞争优势,成为世界电器产业最有竞争力的十个国家中的成员。以上的例子表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所带来的资源有助于建立和提高一个产业,特别是能够帮助一个产业由内向转向外向,并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东道国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
世纪之交,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热潮,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这一大好机遇,协调好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彻底改变高能耗、低效益的状况,保持和增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同时,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突破,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打下基础。正确全面的指导方针应该是,在划定一定范围的保护性行业的前提下,开放性行业引进外资要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要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育和成长。对一些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如新兴产业和技术空白的行业,在保证其正常成长而不因遭受外部冲击窒息的前提下,对外资可以采取适当放宽或不采取股权比例要求等优惠措施,以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这些产业的成长。总之,外资政策的灵活性要服从于技术吸收和产业竞争力的原则。
3.掌握好外资政策,达到内外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无论在量上或质上都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从整体上看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的特点,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部门与以农业,手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并存;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先进地区和以农村为代表的广大落后地区并存。针对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应作出适时的调整。由于发展中国家行业,地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因此外资工作需要有重点、多层次、多种类型地进行,即立足于国家产业政策目标与地区平衡发展,对外资实行有差别的政策。
除此之外,还应把握好利用外资的度,国内资金和技术能够办到、办好的项目,就不必引进外资,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否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并且容易形成对外国资金技术的依赖,对民族产业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民族产业是开放的,但首先应该是民族的。自力更生才是立国之本。因此,对那些垄断性质的跨国资本,应该通过区别政策来削弱跨国资本的“天生”优势,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起跑线上。总之,应该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前提下,明确外资引进的重点领域,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和利用,将来之不易的外资用在刀刃上,实现国内国外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将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形成双向循环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步伐也呈加速度发展,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个健全的开放经济单纯引进外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一个双向循环机制,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否则,如果长期偏重引进外资,忽视外向投资,势必会造成资金和技术的单向流动,久之就会产生资金技术的严重依赖,进而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面对当前国际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趋势,只有加快跨国投资的步伐,以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出口和外资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取得应有的份额。
因此,海外投资与利用外资应该是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我国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80年代,海尔从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开始,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和创新,终于使自己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随后,海尔制定了向海外进军的营销战略。目前海尔产品已进入欧美、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功的海外战略使海尔得以保持了一流的质量,不断壮大了实力。
从海尔以及一些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依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扬长避短的投资策略,一样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实际上,海外投资本身就包含着对外资的利用,只是将场所移到了异国,形式也转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开设公司,不需要从本国输出大量资本,可以通过设备、技术、劳务作股投资、与合作对象的合资、在东道国或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及海外公司自己的积累,获得经营资本。而且,海外企业的利润、专利技术使用费、劳务费等还将成为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海外投资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绕过贸易壁垒,开辟国际市场;打败发达国家对高科技的垄断封锁,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通过转移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并降低调整产业结构的成本;培训海外经营人才;解决资源短缺,等等。
总之,海外投资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充分利用国际融资和国外资源也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