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韩冬梅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韩冬梅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 213300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5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9例和26例。A组给予温针灸治疗,B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僵硬评分和整体疗效。结果:A组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和僵硬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获得较好的整体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关节软骨部位发生继发性抑或是退行性病变,多伴有骨质增生,并会对关节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是临床骨科中的高发疾病。其传统疗法多是西药治疗,包括消炎止痛药口服、营养液关节腔内注射等[1]。其治疗效果一般,且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长期治疗。由此,临床中提出针灸疗法,并付诸实践。本文旨在分析温针灸治疗KOA的疗效,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5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9例和26例。A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44-86岁,平均(64.21±3.22)岁;病程范围是5个月-11年,平均(3.54±0.84)年。B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范围是43-87岁,平均(64.11±3.05)岁;病程范围是6个月-10年,平均(3.31±0.54)年。对比以上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允许比较。

1.2 方法

A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穴位分别是阳陵泉穴、内外膝眼、血海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协助患者取坐位,将膝关节保持弯曲,给予皮肤消毒。使用规格为0.35mm*50mm的毫针进行直刺,得气后,通过平补平泻法治疗,同时在内外膝眼部位的针柄上将长艾柱点燃,长度为2cm,每个穴位每次2壮,每日1次,每次的时间均为40min,一周5次,然后休息2d,连续治疗8周。B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扶他林(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297,规格:75mg),每次75mg,每日1次,于早饭后约30min口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使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估患者的骨关节功能情况,包括日常活动、疼痛和僵硬3个维度,共有24个参数,积分分值是0-96分。其中,僵硬积分为8分,疼痛积分为20分,日常活动积分为68分。分数高者,病情较重。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4周后,症状彻底消失,关节摄片正常,经检查并无阳性体征;显效:治疗4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大部分阳性体征已转阴;好转:治疗4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大部分阳性体征有好转;无效:治疗4周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大部分阳性体征无改善[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各项评分用( )表示,经t检验,整体疗效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项评分

A组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和僵硬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各项评分( ,分)

分组例数疼痛评分 日常活动评分僵硬评分

A组 29 6.51±1.30#25.48±2.17# 2.05±0.44#

B组 26 10.86±1.4331.55±8.65 4.22±0.96

注:#表示与B组相比,P<0.05。

2.2 对比整体疗效

A组29例患者中,治愈18例(62.07%),显效6例(20.69%),好转4例(13.79%),无效1例(3.45%),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28/29);B组26例患者中,治愈11例(42.31%),显效7例(26.92%),好转2例(7.69%),无效6例(23.08%),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20/26)。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中被划分为痹症范畴,致病原因有筋骨失养、气血虚亏、风寒湿邪侵入体内等,临床表现为寒湿蕴凝、气血瘀滞、筋脉失和、关节痹阻等。其治疗重点是培养气血、祛风除湿和温经散寒。针灸能够调整五脏六腑的和气,调节气血,具有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3]。针灸血海与阴陵泉穴,能够通利关节,活络驱邪;针灸足三里穴能够扶正培元、祛邪止痛;针灸阳陵泉穴、内外膝眼能够活络止痛、直达病灶,且利于血液循环改善,能够加快局部炎性反应的转运和降解,有助于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症状的减轻,进而提高膝关节功能[4]。温针灸在发挥针灸疗效的前提下,利用热力刺激人体穴位,具有治病、防病的功效。温针灸和艾灸共同使用,可以利用针刺做到行气活血,又可利用热力做到温通经脉,是目前临床中关节性疾病的重要疗法[5]。结果中,A组的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和僵硬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所以,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整体疗效理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晓斌,林伟容,林远万等.推拿手法配合温针灸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822-827.

[2]吴海艳,陈晓燕.温针灸联合臭氧水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6例[J].中医研究,2014,27(5):57-59.

[3]罗建平,宋南昌.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70-71.

[4]许贵英.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107-108.

[5]张泽国.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20-221.

论文作者:韩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韩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