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钼拉伸纵向开裂受力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1.1 受力分析
在钼金属拉深的过程当中,有应力积聚在钼金属铸件的端口处,由于此时的端口处呈现一个锯齿的形状所以如果残余应力可以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会出现材料本身强度无法适应应力的情况,整个零件的最薄弱的地方就会开始出现开裂,这也就是木,金属铸件在拉伸过程当中会出现纵向开裂的原因。
1.2 解决措施
通常情况下,钼金属零件在首次拉伸之后,由于顶端存在着应力集中点的原因在整个铸件的顶口部会出现锯齿形,此时拉升过程当中所用到的应力还维持在钼金属强度的极限之内,所以这时钼金属零件不会出现上述的纵向开裂情况,但是如果在进行首次拉深之后,没有及时的对钼零件顶端口处的锯齿形进行车削处理,进入到二次拉升工作,这时在顶端残余的应力就会变得更大,从而使顶端处的锯齿形大幅度扩展,这时如果在进行第三次拉升工作,就会使残余应力更加集中,这些力汇集到一起,会使顶端处的裂纹开始向钼金属零件的顶端扩展。因此为了可以在拉伸过程当中减少纵向开裂的情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消除顶端处的残余应力,这样就可以使顶端的应力不再集中。因此在对一个钼零件进行首次拉伸之后,要将钼金属零件顶端所产生的锯齿形车削去,如此以来,进行二次拉伸时,也不会使应力过于集中而使积聚的应力超过材料本身的强度极限,造成裂纹和深度开裂现象。在进行完二次拉伸之后,顶端仍然会继续残余应力,因此,在进行三次拉伸时,同样会出现因为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纵向开裂,所以在进行了二次拉深之后,仍然要对之间的顶端进行车削,保证应力积聚不会超过材料强度极限。
二、钼拉伸横向开裂受力分析及解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受力分析
在钼件拉深过程当中,压应力会对钼件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整个零件厚度产生一定的变化,拉深过程当中钼零件在模具当中会发生变薄现象,所以后期钼件产生横向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口端材料因为在拉深过程当中产生变厚现象,而增大了拉伸过程当中的拉力,与此同时,钼金属本身的塑性较弱。就导致了钼金属铸件发生横向开裂现象。
2.2 解决措施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为了减少钼金属制件出现横向开裂的现象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在拉深过程当中减少拉力,也就是在整个拉深过程当中,通过添加润滑剂的方而降低整个钼金属制件的开裂几率,但是在目前的实施过程当中,这种办法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成品率提升效果。进而技术人员们从拉伸过程当中钼件出现材料变厚这一原理得出可以采用增大凹凸模间隙的方法,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选取适当扩的区间就可以基本解决钼零件横向开裂的情况。另外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增加材料的塑性,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在拉深过程当中材料本身的塑性影响着这个零件的承载能力。如果材料的塑性比较大,在拉深过程当中拉力就会相应的缩小,反之,如果材料的塑性比较低,拉深过程当中的拉力也就会变的比较大。实现金属的塑性提高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退火,主要采用的就是高温退火,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加热将钼零件达到 875 到900°的温度,然后再进行大概 30 分钟的保温时间,大概 40 分钟的冷却时间,就可以起到钼零件的退火工作。高温退火可以使钼零件弱化在上一过程当中所积聚的应力,还可以提升整个钼零件的软化程度。除去高温退火以外,可以使用低温退火,此时就需要用到一种叫马弗炉的设备,将进行完高温退火的钼零件放到里面再加热到 570°,然后进行大概两分钟的保温,也可以使钼零件产生软化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小在拉深过程当中产生的拉力也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整个钼件的塑性,改造其自身的缺点,使其在拉深过程当中减少横向开裂的情况。
结束语: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钼零件在拉深过程当中主要出现的开裂情况有横向开裂和纵向开裂两种。当出现纵向开裂时应当注意减少顶端的残余应力,并且消除在顶端积聚的应力的集中点,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车销进行,通过车销掉顶端的大概 1mm 左右的锯齿形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旦出现横向开裂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改变钼零件材料本身的塑性问题上,通过高温退火和低温退火的方式,使钼零件达到一个软化的效果,进而提升钼零件本身的塑性,并且可以通过扩大凹凸模的间隙来减少横向开裂。由于钼零件在当前的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不断的提高钼零件在生产过程当中的优势,减少其产生开裂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凤兰 . 钼金属拉深开裂原因初探及解决措施 [J]. 金属加工 ( 热加工 ),2018(04):19-20.
[2] 李大成 , 杨刘晓 , 孙院军 , 朱琦 . 钼金属深加工产品现状及技术应用分析 [J]. 中国钼业 ,2016(01):8-13.
论文作者:雷锐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零件论文; 应力论文; 金属论文; 过程论文; 塑性论文; 横向论文; 材料论文; 《红地产》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