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值得关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加重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浙江省在扩大内需、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10%的计划目标能够实现。
1999年经济运行将呈平稳增长的态势,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难度较大。从国际环境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出现全球性过剩,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我国产品出口的难度继续增大。从国内情况看,多年来重复建设造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部份在短缺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小火电、小化肥、小水泥、小冶金等企业,在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情况下,产品积压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压缩总量、调整结构的任务很重。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在经济工作中,要“贯穿两条主线,突出四个重点”:即贯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提高经济素质这两条主线,突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四个重点,努力提高浙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在经济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下,浙江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要主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突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突出产业升级,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以便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二是突出技术创新,重点放在新技术的采用、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新产业的培育成长上,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再创特色优势,力求“推陈出新”;三是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紧密结合起来,把结构创新和组织创新结合起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在抓好“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同时,着力激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活力;五是重视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力争通过一批有活力的流通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方面,要以效益农业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出水平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集中连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扩大建设稳产高产标准农田,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果蔬、畜禽、特种水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农副产品品种改良、深加工和购销渠道拓展等问题。三是抓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重点抓好一批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攻关和推广应用,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继续抓好“种子工程”和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农机化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沿海标准海塘、钱塘江流域标准江堤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同时,重视加强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土地整治,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抗灾能力。
在工业方面,要以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一是进一步调整和压缩落后的生产能力。明年要完成棉纺压锭和缫丝压锭任务,重点淘汰一批污染严重、消耗高的小水泥厂,落后的一般机械加工能力。二是加强相对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工作。继续实施技术改造贴息资金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加工工业,加快省重点技改项目和国家“双加”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积极争取国家重点行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重点工业产品出口三大技改专项项目,加强预备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浙江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移动通讯、生物医药、氟化工等领域为重点,选择依托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和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导社会资金增加投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
第三产业,要以提高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发展。一是在继续抓好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快公路、城市建设、城乡电网、国家粮库和经济适用房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和推进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的产业化运营,进一步推进文化、体育等公益性事业的产业化步伐。二是引导和支持商贸企业调整结构,发展各类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三是适应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在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同时,与国内外大型经贸、技术、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商务、会务、展示、购物、游乐等各种形式的旅游。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和中介服务业等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
从浙江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非国有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非国有投资的增长,除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更多地利用外资以外,针对目前集体、个体投资增长趋缓的情况,在计划、统计、政策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拓宽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范围和渠道,鼓励和引导非国有投资的发展。一是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放宽对非国有投资的限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非国有投资主体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和经营,支持和鼓励非国有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和农、林、牧、渔产业化建设,引导非国有企业围绕知名品牌、技术改造和股份化、集团化扩大投资。二是进一步拓宽非国有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非国有投资主体向国有企业投资参股,建立为非国有投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或机构。三是按照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要求,编制村镇发展建设规划,引导农民投资建房,参与部分公共设施建设,引导农民积累用于发展小城镇建设投资。四是建立和完善投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调整和改进城乡集体投资方法,努力提高农村个体投资统计的准确度,更好地为非国有投资决策服务。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是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个体、私营经济参与竞争性行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第三产业领域的限制,鼓励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二是积极发展私营科技型企业,对一些有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一定规模、条件比较成熟的私营科技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按政策放宽对个体、私营企业外贸经营权的限制,支持中小企业和专业市场申报外贸出口经营权。四是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到境外投资,拓展境外生产和贸易。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坚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是按照国有企业改革“三年两目标”规划,切实抓好扭亏增盈工作。突出重点抓两头:一头抓优势企业、盈利大户的增盈,另一头抓重点亏损企业的脱困扭亏。二是进一步搞好已改制企业的制度创新和完善工作,部分企业通过产权结构调整,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对未改制企业,要努力解决因困难多改制“改不动”的问题,重点解决好职工的安置出路,尽快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改制。四是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搞好再就业工作。积极推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就业,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相结合,加强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切实执行职工下岗申报备案制度,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确保社会稳定。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要把它作为今后若干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强城市化规划工作。在深化浙江城市化发展战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全省城市化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和城镇体系,完善总体布局,强化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重视把一批经济强县和强镇发展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和中心城镇,引导和解决一般小集镇过多过散的问题。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抓住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机遇,按照以规划带项目的要求,排出一批城市交通、电网、供排水、环保等项目,加快组织实施,并在项目、资金、用地指标的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三是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金融信贷投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的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尤其在城镇国有土地出让、特许权项目经营、市场化筹资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四是进一步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进一步改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电价高、水价高、收费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把改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一是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企业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二是深入开展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对电价、水价、邮电附加费、市政建设等收费进行检查清理的基础上,加快电价、水价改革方案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三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行业自律,抑制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清理企业资金相互拖欠和三角债,进一步改善金融信贷资产质量,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继续开展“治乱减负”工作,严禁向企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名目的摊派,严格规范村提留、乡统筹,切实减轻企业和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努力为生产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标签:投资结构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