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背景下高校消费合作社建设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342份问卷为例_消费者分析论文

大学生创业背景下高校消费合作社构建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342份问卷为样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本科生论文,样本论文,财经大学论文,问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5)01-0059-08

       一、引言

       高校消费合作社是针对高等院校这一特殊消费市场,将消费合作社的服务性及互助性特征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消费合作社。

       高校消费合作社的建立对推进消费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完善高校消费市场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不同高校的特点,因校制宜才是发展高校消费合作社的最佳选择。文章以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根据高校的各方面差异,选择合适的消费合作社构建方式及具体步骤,将消费合作社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去。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消费合作社是消费者所有,实行民主管理,目的在于满足其成员需求和愿望的企业,其独立于国家,以互助的方式在市场体系中运行,宗旨是提供服务,而不是获取利润,一般以零售网点的形式被消费者所有和运作,例如食品合作社[1][2]。Kazuhiko提出,消费合作社不一定在经济上弱于投资者所有的公司,当投资者所有的公司在产品市场中引起严重的市场失灵时,消费合作社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替代性选择[3]。消费合作社往往看起来像一般的零售点,区别在于消费者同时也是其所有者成员,社员拥有合作社的股票,联合其自身的购买力,决定销售的商品,在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购物的同时获得收入[4]。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境外消费合作社建设回顾

       消费合作社起源于欧洲。瑞典消费合作社作为当地最大的零售企业,成功之处在于完善的现代化经营服务网络和成熟的管理体制。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特点为3种管理模式,包括由基层合作社自己经营管理和职工承包经营这两种常见模式,以及加入北欧联合合作社(由瑞典消费合作社发起,与挪威、丹麦3国消费合作社共同组建),将商店交由北欧联合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这一最具成效的特色模式[5]。

       亚洲消费合作社中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生活协同组合,以家庭妇女为主体。起源于1879年,在东京大阪地区成立的共立商社和共益社等组织,以个人配送和共同购买等业务以及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无店铺事业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6]。

       2.国内消费合作社构建回顾

       在国内的高校消费合作社方面,北京的高校消费合作社最具代表意义。赵星、王正选总结了其发展的成功之处:(1)物美价廉;(2)诚信经营,服务优质;(3)制度健全,管理规范;(4)定位准确,可持续发展;(5)连锁经营,规模化发展[7]。

       杨姗姗、郭艳芹对新疆财经大学消费合作社进行调查后,提出了3点促进高校消费合作社构建的建议:(1)增强学生对学校消费合作社的认知;(2)做到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3)学校消费合作社内部要有健全的制度[8]。

       台湾消费合作社的发展也有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邵科指出,台湾消费合作社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不仅能为社员提供相对廉价的生活用品,更能以其组织能力来保障消费质量,维护社员应有的消费权益,并拥有平抑物价、促进社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功能[9]。

       3.消费合作社近期拓展研究

       消费合作社的特点主要是:(1)与顾客的合作关系;(2)商品结构是一般商品和需求商品相结合;(3)采用无门店与店铺经营相结合的方式;(4)门店选址和物流计划考虑的是社员的购物习惯和特点;(5)目标顾客以加入消费合作社的社员为主。这些特点使其区别于一般的零售业态[10]。

       现阶段,我国消费合作社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发展消费合作社来改造基层社,逐步把基层社建设成联合社;(2)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企业制度创新改造社有企业;(3)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4)以发展现代营销方式改造经营网络[11]。在消费合作社的建设过程中,要提供能够带动其发展的组织力量,制定合适的策略[12]。

       (三)简要评述

       消费合作社与一般的零售点和公司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其被消费者所有和运作,消费者是最大的获利方。在其发展历史中,国内及国外很多国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形成了各有所长的建设体系。

       学者们已经对消费合作社有了上述这些高屋建瓴的研究成果,但多数集中在特性分析和经验总结上,没有具体探究消费合作社建设过程和步骤的相关文献,尤其是缺乏针对某一特定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构建指导。因此,本文选择高校消费市场进行消费合作社构建过程的分析和探究。

       三、可行性研究

       (一)研究设计

       此次问卷调查以安徽财经大学的本科生为样本,问卷分为3个部分,包括基本信息、消费特征和消费合作社建立的相关问题。基本信息是影响样本的消费特征和对消费合作社建立问题的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消费特征可以为构建消费合作社提供支持依据和业务上的指导,合作社可以据此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问卷主体为消费合作社的建立,着重了解调查对象对消费合作社的了解程度、认同情况和对出资入股、主营业务、参与意愿、社员福利、入社方式和社员权利这些构建问题的倾向。

       此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2份。调查对象中男性165人,占样本的48.2%,女性177人,占51.8%。样本的年级构成如表1所示。在数据实际分析中,鉴于大二与大四本科生样本数量较少,涉及年级变量方差分析时,予以剔除,仅对大一与大三本科生群体进行对比分析。

      

       (二)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在校大学生属于弱消费群体,经济上表现为无固定收入,这一特点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但其区别于其他弱消费群体的一点是他们处在从学生过渡到社会成人的阶段,不再受过去学生身份的限制,消费行为由趋同发展为个性,这一点在选择消费品上得到体现。

       调查所得消费水平数据如表2所示,85.1%的受调查者每月平均消费金额在500-1500元之间,其中消费水平在500-1000元范围内的学生居多,每月消费最多的项目主要为饮食类(图1)。在考虑性别及年级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时,Anova方差分析得到的数据如表3所示:男性均值略大于女性,表明其消费水平略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明显。从年级背景变量来看,sig值为0.461,表明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消费水平并不存在差异。

      

      

       图1 每月消费最多项

      

       结合这两点,消费合作社的低盈利性正与高校大学生的低消费能力相契合,而自助性经济组织形式也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消费。发展高校消费合作社能够切实帮助高校大学生及教职工节省开支,满足他们的各种消费需求。

       (三)关于消费合作社认知的调查分析

       样本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消费合作社不了解,明确了解的仅占3.5%(图2)。性别差异对此影响不明显(表4)。对不同身份的了解情况分析显示,大三的均值略高于大一,表示大三的了解程度略高于大一,但是差异不明显。据此,在高校建设消费合作社之前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对消费合作社的认知。有良好的认知基础,才能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2 对消费合作社了解情况

      

       (四)关于高校内构建消费合作社倾向的调查分析

       33.3%的受调查者对高校消费合作社的建立表示赞成,明确反对的仅为7.1%,表明高校消费合作社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3)。Anova分析显示,不同身份对消费合作社支持情况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同性别的分析显示,女性均值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明显支持合作社(表5)。

      

       图3 是否赞成在学校成立消费合作社

      

       (五)关于构建消费合作社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苏少华对消费合作社的发展思考中提出合作社可以为社员带来方便、实惠和优质商品这3大优势[16]。高校消费合作社除了能够为消费者带来上述切实的好处,还对高校内外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1.高校内部视角

       对大学生而言,可以利用其处在高校的特点,为一些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为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对教职工而言,可以为教职工家属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帮助解决其就业问题。对高校而言,可以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努力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帮助高校留住优秀人才。消费合作社除了满足高校消费市场需求外,还为其带来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

       2.高校外部视角

       鉴于学生群体市场大且集中,可以与供应商形成互惠互利关系。如可以与周边的农户合作。消费合作社利用需求量大的特点以低于普通市场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而农户也可以薄利多销,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有助于解决农产品积压问题。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消费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此外,随着高校大学生不断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消费合作社。在校参与消费合作社运营管理的大学生也是今后全国开展消费合作社事业的储备人才。

       四、具体实施过程

       (一)高校消费合作社的创建

       1.资金的筹集

       消费合作社的初始资金一般来自于发起者,股东享受定期红利。高等院校中的消费者主要为大学生,他们拥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热情。开始时应适当降低单股价格,降低认股门槛,股东自行选择认股数目,但需要控制单个股东的认股数,避免投机牟利的行为出现。

       此外,还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得部分资金。由于合作社具有社会公益性,政府及相关单位一般可以提供资金和经营场所上的支持,但不适合成为消费合作社的股东和获得利益分红。且消费合作社应当自主运营,自负盈亏,不能依赖政府和相关单位。

       调查数据如图4所示。66.7%的学生愿意出资,成为合作社的发起人,但40.4%的学生可接受的出资金额在500元以下,出资能力较低。

      

       图4 可接受入股金额

       2.地点的选取

       高校消费合作社因其消费群体的特点,应充分考虑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选择在高校校园内最为合适。一般选址在高校内对外出租的门面房。合作社创建初期规模不大,对店铺的要求不高。此外,因为合作社主要是为高校学生和教职工群体服务,可以向所在高校申请一定的资源支持或优惠政策。受调查者中,32.5%的人在选择购物场所时更看重购物的方便快捷(图5)。因此在构建消费合作社时需要先做好选址工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图5 购物时最看中的方面

       (二)高校消费合作社的运营

       1.经营战略的选择

       消费合作社的宗旨是服务消费者,而不是盈利,一般采用低成本战略。但是随着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仅仅靠低成本是无法在与众多商场超市的竞争中立足的,还需要进行差异化细分,根据具体的消费者需求提供独特、多样化且安全的产品和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以此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图5数据显示,14.0%的受调查者在选择购物场所时最看重价格低廉,22.8%的学生看重品种丰富。

       2.经营业务的范围

       (1)商品零售

       商品零售是消费合作社的最主要业务。与一般的零售点、超市类似,合作社对包括食品类和非食品类生活用品的销售,通过低于一般市场价格来获得消费者。合作社销售的商品会根据购物需求调查信息进行调整,主动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此外,还会为消费者提供配送服务,为有需要的顾客送货上门。消费合作社还可以通过与周边农户或生产基地合作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放心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这样还能减少产品物流运输费用和中间商的流通费用。

       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最希望在消费合作社购买的商品时,食品类和学习文体用品类所占的比例最高,高达50%(图6)。

      

       图6 最希望在合作社购买到的商品

       (2)团购业务

       定期开展团购业务。可以在月初通过登记来调查了解消费者本月的主要购物计划,从而确定某些商品的进货量,减少库存、运输和其他进货费用。对于有些合作社没有长期销售,但很多消费者有一次性购买需求的商品可以采用定期团购的方式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较为低廉的价格。如大型家用电器、电脑等数码产品,消费者一般购买次数少,不适宜长期进货,可以发起定期团购,确定购买数量,避免库存和多次运输费用,同时用较多的进货数量来获得较高的议价能力。

       (3)网络销售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消费合作社的传统业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网络销售可以减少甚至免去对实体店铺的要求,减少房租、人员等产品流通方面的开支,以其低廉的价格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日本的消费合作社就是通过采取无店铺的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消费合作社联合会通过通信销售直接从事零售业务,其销售额逐年迅猛递增[14]。但是此种模式更适合消费群体广泛、分散的消费合作社,对于高校消费合作社来说,消费者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内,网络销售的便利性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高校消费合作社可以将团购业务与网络销售相结合,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报名参与合作社的团购,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消费者的不同购物习惯与需求。

       (4)寄卖服务

       寄卖服务是消费合作社的一项创新性业务,符合现代绿色消费的需求。社员可以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工艺品或闲置物品寄放在消费合作社进行销售或进行物物交换。合作社只收取很低的展示柜租金和销售佣金,让利于社员,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此项业务不仅可以让社员用自己制作的商品盈利,还减少了闲置物品的资源浪费。通过这样的交易或交换,社员之间还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和谐消费合作社的构建(图7)。

      

       图7 最看中的合作社业务

       调查数据显示,在上述4种主要业务中,消费者最喜爱的是团购业务,网络销售所占比例最低。

       3.管理团队和基层员工的组成

       合作社需要成立社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来负责战略层面的管理决策,再分设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其中,业务部门可以根据主营业务细分设置为4个部门,各个部门可以往下进一步细分。简略组织结构如图8所示。

      

       图8 高校消费合作社简略组织结构

       理事会及各管理部门由选举产生的社员代表组成。基层员工方面,结合高校人员情况,可以帮助安置高校教职工家属和下岗职工就业。此外,对有意愿参与消费合作社运作管理的大学生可以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在锻炼他们实践能力的同时推广合作社事业,还可以储备合作社管理人才。

       对是否有意愿成为消费合作社员工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48.2%的受访者持中立态度,仅有1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在分析性别对受调查者意愿的影响时发现,女生均值远大于男生均值,女性更愿意参与合作社。分析年级对此项选择的影响时发现,大一均值略高于大三,即大一学生的参与意愿较强,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表6)。

      

       图9 是否愿意成为消费合作社的员工

      

       4.社员的入社、福利和退社

       (1)消费者可以通过3种方式成为社员(表7)。福利倾向的调查数据如图10所示,60.5%的消费者更倾向每次购物享受折扣。在3种入社模式中(图11所示),更多人支持购物满一定金额入社。

      

      

       图10 社员福利倾向

      

       图11 社方式倾向

       (2)社员的权利

       除了消费上的福利外,社员可以决定消费合作社的零售品种,参与合作社管理高层的决策投票,决定合作社的大政方针,还可以对合作社的日常运作提出建议。在社员的主要权利中(图12所示),年终分红的权利得到了最多的重视。

      

       图12 社员权利倾向

       五、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是发展消费合作社的基本前提。高校消费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构建时应当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及特征,选择合适的资金筹集、店铺选址、战略选择、业务分类等建设方式。

       在制定详细的构建方式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倾向。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应当着重发展团购业务,商品零售以食品类和学习及文体用品类为主,选择购物满一定金额为主要入社方式,以每次购物享受折扣为主要社员福利,用更多人看重的年终分红来吸引更多社员的加入。此外,还可以针对性别和年级等不同背景的调查结果,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完善高校消费合作社的构建。

       高校消费合作社应当根据高校所需,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因校制宜,找到最佳的构建方式。

       (二)发展建议

       一是结合高校及当地政府的相关大学生创业政策,寻求相关部门在资金和经营场所等方面的支持,与当地的相关产业开展合作,互惠互利。与零售行业上下游组织(个体)及政府部门沟通和交流,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行业和政策信息,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咨询、指导。

       二是在构建前需要与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后勤部门在有关事项方面沟通交涉,获得进入高校消费市场的支持。高校消费合作社主要服务高校消费市场,在获得相关资源支持时也应当反哺高校。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设立相关的人才培训基金或奖学金,还可以与校内学生群体合作,支持学生的活动或公益事业。这样,在回馈高校的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消费合作社事业的认可和支持。

       三是合作社自身要制定良好的运营制度及发展战略。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灵魂,消费合作社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在管理上,应当坚持民主化,在投票决议时实行一人一票,而不是一股一票。在消费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进行业务拓展,增加业务的种类,扩展合作社的店铺,进行连锁化经营,更加全面系统地为消费者服务。同时应当创建自主品牌,增大其在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可消费合作社。

标签:;  ;  

大学生创业背景下高校消费合作社建设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342份问卷为例_消费者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