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许莹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3)
摘要: 文章针对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经过专家两轮指标筛选和修正,确定了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专业发展路径是影响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专业素质因素次之。
关键词: 旅游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1 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理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确定理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理论筛选出绩效结果性指标、绩效过程性指标、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等32个指标。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理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在理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法对指标进行指标满意度和重要性打分,总共发放问卷30 份,回收有效问卷25 份。运用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旋转荷载后,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值较大,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确定了绩效结果性指标、绩效过程性指标、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为一级指标。因子分析法筛选后的其余指标确定,通过计算算数平均值来表示专家的“意见集中度”,均值越高,表示专家较为集中地认为该指标较重要;通过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得到的变异系数来表示专家的“意见协调度”,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的意见协调程度越高。
2 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2.1 总目标评价模型的构建
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是根据标准评价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四层三级指标的模型树,总目标层为“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标记为A,评价综合层包括“绩效结果性指标”“绩效过程性指标”“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标记为B,评价项目层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专业素质”“专业发展路径”“身心状态”“个人能力”等6个因素标记为C,评价因子层包括“教学课时”“实习指导”“学生竞赛指导”“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论著出版”等22 个因素标记为D。
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模型分为3个大类,6个中类,22个小类。就“绩效结果性指标”而言,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2 个中类,以及“教学课时”“实习指导”“学生竞赛指导”“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论著出版”“科研经费”等9个小类,绩效结果性评价是以定量评价为主,是绩效评价的必要性指标的体现,也是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的必备因素。
就“绩效过程性指标”而言,包括“专业素质”“专业发展路径”2个中类,以及“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情意”“专业知识摄取”“科研合作”“学历提升”“学术培训”“访学交流”等10个小类,是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中涉及的二大主体,其中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路径是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2)维修过剩。即在既定的维护方案下,对运行良好的设备也进行了不必要的维护,浪费人力和物力,降低设备利用率。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带领广大员工推动公司各项事业创新发展。
就“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而言,包括“身心状态”“个人能力”2个中类,以及“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6 个小类,是根据大学旅游管理教师的个体情况,分析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能力和身心状态等方面因素对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的影响,是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的基础。
2.2 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5份,笔者采用25 位专家的平均意见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的原始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7.5,分别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层、评价项目指标层以及评价因子指标层中所有指标的权重,在评价综合层中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所有权重值有效。从排序结果来看,绩效过程性指标所占权重值最大,达0.6651,绩效过程性指标是我们应当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该层中仅次于绩效过程性指标的是“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权重值达0.2311。“绩效结果性指标”权重值为0.1038,是评价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中“绩效过程性指标”与“绩效个人条件性指标”的必要补充和量化指标,是整个指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评价项目层中,6个因子的排序结果,专业发展路径所占的权重最大,排在第一位。西南地区大学旅游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绩效水平的提高应以拓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路径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和科研质量,排在第二位的是专业素质,第三位是个人能力。
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三大类: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静脉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拮抗剂。
参考文献 :
[1] 张蔚磊.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2] 陈炜,张露露.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5(1).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517(2019)01-0143-01
收稿日期: 2018-10-15
修回日期: 2018-11-05
作者简介: 许莹(1986—),女,辽宁大连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通联编辑:唐一东】
标签:旅游管理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模型构建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