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不仅仅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延长工程造价的生命周期,并且参与工程造价的人比较多,这样对于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大的难度。要想使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更有力,必须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管理能力。BIM技术可以提高预测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过程的速度。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精细化管理中的信息问题。
1 BIM概述
1.1 BIM含义和特征
BIM指建筑信息模型,其具有可视化、模拟化、优化性、可出图性、协调性等特点。BIM在整个项目都应用了数字信息,可以模拟从策划项目到维护项目的整个阶段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这样可以将问题带来的后果降低,为后续的维修工作减少了难度,促进工程的降本增效,避免资金风险。
1.2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承包商是工程造价的参与主体,工程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所产生影响也不尽相同。工程造价被有效合理的控制,各个阶段参与工程造价管理内容精细化程度被重视,在前期能够有效控制决策形成的实际成果,即精细化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分为五个阶段,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投资估算直接控制设计概算,精准度大大提高,优化设计概算应依据实际施工的施工图预算。合同价是招投标时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项目的前期方案和具体施工状态是预付款和进度款的决定因素。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预测准确性低
在工程造价前期阶段,由于没有技术性特强的技术人员和预测人员,所以导致工程前期阶段的预测准确性比较低。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没有工程项目的一些虚拟模型,所以害怕在工程建设中因为缺货导致工程无法进行,一些预测人员对材料这方面准备的非常充足,导致大部分的材料浪费,这不仅仅造成前期成本出现加大,有时候还因为一些原因出现返工的问题。BIM技术没有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一方面的原因是BIM技术不够成熟,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估算人员对整个项目没能够真正的理解,导致工程造价失去了精确性。
2.2 信息处理比较缓慢
在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清单进行核对,还有很多信息量比较多的内容进行录入电脑,这些事做起来是比比较困难的,因为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对和录入的过程中,应该比较细心,防止一些问题出现,所以说BIM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信息处理是比较方便的。其实每个人说起来都是比较容易的,不就是对一个清单进行核算,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进行录入吗,这其实说起来挺容易,而做起来是比较麻烦复杂的,我们还不要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透明化,如果信息透明化了,这可能造成建设单位成本很难控制。
2.3 参与方的数据变化比较迅速
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由于参与方比较多,需要的一些手续也比较多,有一些数据信息变化比较快,无法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传输,所以说参与方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数据信息变化比较迅速等问题,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为了能让工程造价更好的精细化管理,企业以及一些公司都必须采用信息共享这一阶段。尤其在工程造价设计方案中参与方的意见不统一,造成设计方案预算失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
3.1 做好对企业人员的引导和教育
对企业人员的引导和教育,关键要提高他们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认识水平,明确自己的工作态度。所谓成本意识,指的是节约成本和控制成本的理念。控制成本,目的在于将成本控制在很低的一个范围内,能够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成本核算与精细化管理意识。
3.2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分层考核体系
在一个企业里,部门与层次之间要做到相互监督、合作,确保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一定要严格考核相关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相应材料费用的投入情况,这可作为衡量部门任务完成情况指标,要做到严格按照评价标准来实施分层考核、多级考核等,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控制成本。
3.3 加强BIM信息共享
应用BIM模型之前,如果是不同设计单位,则可能存在应用软件不同,涉及到的一些信息比较隐私的,就需要相应的保密措施,相关设计图纸单位可通过交换相关的2D图纸信息,同时也会带来信息的共享度较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会变得较慢,通道也复杂,在应用BIM建立模型后,可以在共同平台上构建BIM。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见性,就会导致对施工过程成本的控制很难进行。但是,利用BIM模型,能够实时记录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及时更新工程实施动态,有助于建设单位控制施工的成本。
将实际的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情况及时处理,使业主能在清单计价模式有效的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监控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展。一旦设计发生变更,建设单位能够远程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及时修改与完善设计的变更,可以有效降低因设计变更造成的索赔损失。此外,建设单位也能够根据BIM模型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对工程进度款进行合计。
3.4 完整准确传递信息
建筑工程寿命周期长,整个过程中各阶段工作主体也不同,加上不同工作主体间使用的应用软件不同,各自储存相应的数据信息,导致不同主体之间沟通的障碍,不可避免的造成数据传递中的流失等问题。
BIM技术对各阶段的信息进行融合之后,又将其完整快速地传递,使建设单位的意图、设计方案、实际施工情况等信息有效的向信息下游传递,有效的衔接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以及后期的运营。因此,在工程中BIM模型可在项目各阶段进行信息传递而不会出现相关的脱节事件,同时也是有效降低了交流信息之间的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的发生,提高了工程的管理效率。
4 结语
BIM技术使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更加的科学、高效,也为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方法,是推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然而,当前不管是精细化管理还是BIM技术,在人才发展和培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也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切实落实和推动BIM技术的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从而指导工程实际建设效率的提升,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向前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纪博雅,金占勇,戚振强.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4):76-80.
[2]方芳,刘月君,李艳芳,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3]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2(09).
论文作者:葛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精细化论文; 信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成本论文; 《红地产》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