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住宅设计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城市建筑工程中生态住宅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文章主要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进行相关阐述,可供此类工程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在对其进行设计前,必须要做好对工程当地地质、气候以及材料市场等多方面信息的研究整理,在确定设计要点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争取不断提高建筑生态设计的有效性。
1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概念
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 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出现。
2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 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2.2 节约性原则
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就要利用好多种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与自然资源平衡取舍。 要不断遵循能源节约的原则,达到可循环、无污染。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要做到无害化。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建筑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健康性,对建筑的私密性与开放性、自主性与灵活性等方面进行高度的协调,保证不同的生理与生态环境都能够相互协调。例如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以及气环境等,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求将室外日照、私密、绿色以及安静等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对不同的环境进行良好的组织,并在基础上配置相应的社区环境,以求能够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4满足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当代社会前进的主导方向,而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设计和建造生态型住宅建筑,能优化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氛围,并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生态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3.2结合当地气候确定朝向
根据工程当地气候类型,来对室外空间的位置进行设计,主要考虑日照、采暖、避风以及通风等。建筑的朝向一般都是朝阳,通过对太阳光的采集来降低室内保温设施的运行,降低能源的浪费。而对于阳光的采集利用,主要包括直接受益式采暖和附加阳光间采暖两种。其中,直接收益式采暖,即通过设计将阳光直接引进到室内的一种采暖方式,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向阳面设计为大面积的玻璃窗,确保冬季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在室内地面、家具以及墙面等各种反射面上,并且室内的热量一部分可以直接解热室内空气,而另外一部分可以被墙体吸收储存起来,在夜间进行释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设计方式,需要保证建筑外围结构具备良好的保温性,并且室内应设置足够的蓄热体,窗户密封性要好,尽量增加房屋建设材料的保温性,提高对太阳光的吸收与储存。
3.3住宅屋面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物受太阳辐射的各个外表面中,屋面是接受太阳直射时间最长的部位,因此受辐射得热也是最多的,相当于东西向墙体的2~3倍,所以它的保温隔热也显得尤为重要。保温隔热的材料宜选用密度大、导热系数小、憎水或吸水率较小的材料(如膨胀型泡沫聚苯板)。采用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于防水层上,可有效防止传统屋面构造中防水层容易老化从而影响保温隔热效果的问题。另外,利用屋顶种植花卉、灌木形成生态型屋面,既可阻挡热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美化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做到一举两得。
3.4外墙保温
目前对于建筑物的保温主要从内与外两侧进行。在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初期,一般采用内保温方法,但它的问题不少,首先是热工效率低,二是会出现虚鼓问题,三是占用室内面积,本来就不大的室内面积还要让给保温材料,显然不合适。目前大多数的现代绿色生态住宅建筑都采用着外保温法,它能够克服内保温的缺点,提高热工效率,对保护结构有极大的作用,不但能够应用于新房的建筑,而且能在改造中发挥更大作用,性价比总体来看还是非常适合的。
3.5住宅门窗的节能设计
对于住宅设计应避免或少做落地窗、飘窗等。外墙门窗设计除满足自然通风外,设计中应该强调东西南北开窗有别,不同功能房间开窗有别。面对冬季主导风向的立面,应尽量减少开窗面积。设置外窗部位,应提高外窗的密封性能,选用好的窗型和门窗配件。
3.6外围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外围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建筑物能耗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3.7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住宅区内,噪声是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住宅区规划时应有效的考虑到防止噪音的设计,以便噪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3.8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
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保证安全的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和娱乐景观用水,制定相应的节水、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对于沿海严重缺水城市应考虑海水利用方案。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3.9善用能源
有效将其他实质材料的消耗减到最低,对建筑物附近能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多使用清洁能源。在生态住宅设计中应注重可循环性。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要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能、水能,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节约能源,更加可以为居民塑造良好的健康环境。此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旧的建筑物中获得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4结语
生态化住宅建设对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生态学、建筑学和环境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人们设计舒适美观的住宅,保证住宅建筑朝着生态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卫东.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建设,2013(12).
[2]马红召.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J].门窗,2013(12).
[3]郑芬芬,蓝珍.我国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J].城市建筑,2013(20).
论文作者:徐泽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住宅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物论文; 屋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