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本课程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及如何利用课程加强生命教育。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小学生命教育;教师;学生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成为少年儿童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个全新课题。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开始对我国教育的本身进行深刻的反省,呼吁教育不能漠视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生命教育的密切联系。
一般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但就目前来说,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狭义的层面, 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正确看待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得抓住《品德与社会》课程展开教育,因为无论从品德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都能看出这门课程对生命的关注远超过其他学科。
从它的课程性质来看,他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大特点。其中综合性是这样阐述的: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从它的课程目标来看,课程在总目标的之下设立了三类分目标,分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和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的第一条是: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从它的课程内容安排来看,主要有“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这五个部分。其中“我的健康成长”这个主题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围绕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设计的,主要涉及对己、对人和对事三方面。“对己”的内容——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信,自尊,自爱,自省,有荣辱感,知道生命的可贵,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积极健康地生活。“对人”的内容——知道他人的的长处,诚实守信,感恩,欣赏、宽容、尊重他人。“对事”的内容——能面对困难和问题,尝试解决,体验成功、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的危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知道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拿人教版教材来说,教材在三至六年级的每个年级都安排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如三年级下册的“马路不是游戏场”;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五年级下册的“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六年级下册的“学会和谐相处”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等。
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教材是生命教育最好的载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命教育元素为生命教育服务,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生命意识。与一二年级的儿童不同,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其心理水平、活动能力和范围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首先,虽然他们对成年人的依赖程度会有所降低;其次,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再次,他们对各种事情的好奇心与日俱增,兴趣越来越广泛。但与此相伴,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中的各种事物,还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鉴别能力,自控能力,行动能力。因此从三年级起,《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注重生命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基本策略
如何落实《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加强生命教育
充分解读教材,正确使用教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品德与社会的教科书图文并茂,在教学之前我们教师要读懂教科书,正确理解教科书的意图,解读教课书的时候要了解课题与课题、课题与单元、单元与单元甚至不同年级的内在联系,正确领会教科书传达的意图。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三个教学内容,第一个内容“美丽的生命” 旨在让学生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从而学会尊重生命、珍生命、善待生命;第二个内容“我们的生命” 旨在让学生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第三个内容是“呵护我们的身体”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这三个内容层层推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对生命的了解一步步加深。第二个单元的主题是“安全地生活”,根据这一主题也安排了三个内容,分别是“今天,你安全吗”“公共场所拒绝危害”“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第一个单元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理解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目标明确地展开教学,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单元与单元之间还有年级与年级之间,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当危险发生的时候”,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咋一看教学内容很相似,可如果纵观这门课程,这两个相似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级,教学目标不一样,但又有着课程自身的持续连贯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不同年级时要注意区别,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生命教育。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要有突破的勇气,能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取舍、补充与整合,灵活地运用教科书。
2.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想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首先要立足课堂,运用好“课内资源”,抓住文本中的图画和书中的例子组织教学;其次要恰当引入“课外资源”,如: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在校外的所见所闻、社会上的热点焦点等鲜活的实例加强生命教育;再次还可以引入“网络资源”加强生命教育。例如在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时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外资源”和“网路资源”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在马路上玩耍的严重后果,则更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于未然的意识。
3.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生命教育
要想让生命教育更有效,我们还必须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事故突发时,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护自救;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乐观进取,健康成长。例如: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如播放婴儿、动植物孕育成长科教片,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产生过程,理解母亲养育的艰辛。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幸福生活,学会感恩。开展“读名著、知名人、讲故事”的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搜集、阅读关于生命的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秋天的怀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从中受到启迪,加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了解一些名人的事迹,如张海迪、海伦?凯勒、史铁生等,感知他们珍惜生命,与灾病顽强斗争的事迹,加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并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预防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邀请交警中队警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对非法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要教育学生拒绝乘坐并主动将有关信息报告公安交通部门,积极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展出生命教育活动展版,让学生更多、更直观的了解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要充分利用学校老师资源、网络资源及其它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远离网吧教育、禁毒教育等,让学生在心灵感受震撼的同时,真切体会到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生存技能,增强学生法制意识,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开展生命教育手抄报评比。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严峻形势,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除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外,还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配合学校落实好有关管理制度和教育举措,善于发现学生非正常行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发生极端行为。
总之,生命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的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美丽。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埠河小学 434300 )
论文作者:李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生命论文; 学生论文; 单元论文; 课程论文; 品德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科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