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_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_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园文化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冲突论文,现实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园文化是近年来逐渐蓬勃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强大的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精神使它打破了封闭的状态,日益向社会文化中渗透。随着全世界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日益向社会开放,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大大加强,具有先锋地位的校园文化必将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生态环境下,由一定数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文化现象,以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反映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因此,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校园里生活的人们与校园外(或社会上)人在兴趣、思想、观点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从狭义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因此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

一、校园文化历史的回顾

中国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复兴始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得大学校园重新有了基本统一的选拔标准,有了较为稳定的学生来源。校园的整个教学、管理、生活趋于正常化和规范化。这样,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内,由于校园所特有的学生构成、师生关系、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以及学校生活特有的节奏、校园文化热点的出现等等一系列独特的事物和现象,标志着校园文化的形成。并且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校园文化热点纷呈,此起彼伏,交替迅速。校园文化的特色日趋鲜明,甚至有时在社会舆论中,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起着不可轻忽的作用。

1.1978-1984年:新时期校园文化的恢复时期。

校园文化的兴起是伴随着全社会对“文革”乃至建国三十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进行反思而展开的。它造就了新一代大学生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和新时期理想主义的高扬。大学生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同时放眼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在校园文化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

2.1985-1988年:文化热时期

改革后的现实生活,不仅仅向原有的政治、经济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且提出了一个如何建立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新模式的问题。对于所提出的大量尖锐复杂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大学生们力求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寻求答案。他们不满足于学习西方实用科技知识,而是更进一步地深入探索西方文明的底蕴,同时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展开了大规模的东西方文化及哲学的比较。甚至以西方思想作为“批判的武器”;用西方的“现代性”来类比、批判我国的“传统性”,于是大学生把满腔理想主义的激情投入到文化探索上,在校园文化中掀起了一阵探索文化的精神“文化热”热潮。

3.1989年:校园行动主义时期

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们满怀着振兴祖国的理想,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变迁的社会和中国落后的现实又赋予他们行动上的紧迫感。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激起他们急于行动起来,改变社会面貌的迫切愿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过热和某些政治上的失误致使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到了1988年,改革中的问题,诸如物价上涨,腐败现象等,已超过了人们能够承受的心理程度,这在改革期望值较高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较大的大学生身上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这一时期,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使大学生的行为逐渐向非理性和非规范化发展。这种情况,再加上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最终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

4.1990年:校园文化的沉寂和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时期

一般地说,在每一次大规模地释放政治能量之后,大学生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会出现一段冷漠时期。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落感,似乎没有剩下什么可以去追求的东西。这段时期大学生理想主义的消沉带来校园文化的沉寂,校园文化不复有主旋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则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社会文化中找到了一定的市场。商风刮入校园,吹起片片涟漪。社会流行色在校园中渐渐增多。校园文化的沉寂和社会文化的相对强大造成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校园,打破了封闭状态的校园文化,使校园对社会更加开放。精神贵族的时代宣告结束。实用、功利的思想走入校园。

5.1991至今: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时期

从1991年开始校园文化再次繁荣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大学生也推到了市场面前。大学生面临着社会需要与自身能力之间的选择、协调,理性、务实的价值观念日益明确。学习外语、经济知识及实用技术的强烈愿望使大学校园里掀起了第二次学习热潮。与此同时,大学生把自己和社会再次紧密联系起来,理想主义精神再次高涨,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好知识,参与到社会中去一显身手。于是关于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大学生在市场经济面前面临何种挑战又开始成为校园文化津津乐道的话题。新的文化热点纷纷出现。但是,与以往不同,现在很难再有一个社团、一种文化思潮能够在校园文化中占领导地位。也可以说,相对于近十年来的文化热时期和行动主义时期,那种校园文化热点中仅有一个主旋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校园文化时期已经到来。文化热点分散,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

从我国新时期校园文化变迁的回顾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当我们把校园文化的变迁放入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时这一规律表现得更为清晰,即校园文化的每一次变迁,校园文化热点的每一次转移必然紧随于先行的社会体制改革或重大政策的出台之后。校园文化的转变与整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这一规律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特点的具体表现。校园文化相对于社会这一复合的文化整体具有的仅仅是相对的独立性,而不是绝对的独立。

另外,从我国新时期校园文化变迁的回顾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勿庸置疑的结论,即校园文化与理想主义精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时期校园文化复兴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出现,理想主义思想的高扬为基础,校园文化的发展又与大学生的理想主义精神紧紧地连在一起。每一次理想主义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校园文化的高涨,每一次理想主义的消沉,也都带来校园文化的沉寂。

在一个社会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存在。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两面旗帜。人们常常喜欢把校园文化比作人类精神的一方净土,在这片土地上高扬着理想主义的旗帜。代表着人们对真、善、美最真诚的向往。其实社会的发展是由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方面来推动的。理想主义是不息的开拓者,它的精神永远在不断追求更新的更好的事物和感受;而现实主义是踏实的实干家,它立足于现在,永无止息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工作着。只有这两种精神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对任何一方面的夸大和偏颇都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或死气沉沉,这又必然会激发起人们变革的欲望,产生新的现实主义或理想主义追求。

由于校园文化以较为年轻的人员为其结构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因此这种结构仿佛在一开始就使校园文化紧紧地与理想主义连结在一起。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最不知满足、最富有理想的通常是年轻人,在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结构中,大学生又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较高的人,于是对现实永不满足,无尽追求的理想主义与校园文化在精神上仿佛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契合,使他们牢牢地连结在一起。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校园文化都是理想主义精神最突出、最鲜明的代表。

因此,校园文化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其不言而喻的理想主义特色。但是,只要是理想主义就必然意味着对现实具有否定的精神。而社会的存在是现实的。因此,这就意味着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绝对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校园文化内含的最根本的矛盾。尽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大时小,但是校园文化中交织着的理想与现实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二、校园文化中,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具体表现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也许不是当前校园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但是他们或者承继了前几届大学生的精神和文化思想,或者正在创造着新的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直接投射在他们身上。其中的矛盾与冲突也必然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和矛盾、困惑的心态。

在1993、1994年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北大有57.7%的大学生反对“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有83.5%的大学生认为“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82.1%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应当和必须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所坚持的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他们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与此同时也有72.9%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多数人遵循的原则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有65.7%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多数人不关心政治,而只关心切身利益。

于是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的存在导致了校园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反映在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上,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分散的状况。例如,在下列问题上大学生的回答是:

对于“不管奉行什么主义,走什么道路,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44.2%的人表示“同意”,22.6%的人表示“说不清”,29.3%的人表示“不同意”;对于“市场经济更需要雷锋精神”,42.6%的人表示“同意”,32.6%的人表示“说不清”,14.3%的人表示“不同意”;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30.3%的人表示“同意”,21.3%的人认为“说不清”,46.3%的人表示“不同意”。从大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价值观趋于多元、分散的状况。

而且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中逐渐明显。调查中,有48.2%的同学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对于“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选择率为84.4%。对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选择率为54.2%,对于“奉献与索取应该是平衡的”选择率为69.5%。

在校园文化中,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出现,加之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完全成熟,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因此容易出现矛盾、困惑的心态。

调查结果表明:

(1)有40.6%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跃跃欲试,想大干一场,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投入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满怀期望的;但也有35.3%的大学生表示担心自己将来竞争不过别人。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在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心不足,有着矛盾的心态,也表明了社会现实对大学生的潜在压力。

(2)另一方面,有68.9%的同学表示现在主要还是想把功课学好,同时,又有62.6%的同学表示拿不准将来干什么。这种对映表明大学生虽然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在学习目标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具体、明确的理想和学习目标。这也反映出目前大学生在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没有给自己找出准确的位置,这种游离于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状态,对青年大学生还不完全成熟的心理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会使大学生产生前途渺茫,未来不可知的消极心理,引发起价值观的困扰和错综复杂的心态。

(3)有56.4%的同学表示“人们都在挣钱,自己也想挣钱”,72.2%同学反映想学一些实用知识的心情更迫切了。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趋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心态。

(4)在这七个选项中,在对相符和基本相符的选择中,每一项94年都比93年略有上升,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大学生的心态日趋分散、复杂,甚至消极,灰色的人生心态也有滋长。因为“混日子,走着瞧”一项上有13.6%的人选择,比去年9.2%上升了4个百分点。

2.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满。

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使他们对高等教育怀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使自己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在社会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但是校园是一个现实的环境,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社会的变迁来说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曾经说过,物质文化的变迁往往要快于适应(adaptive)文化,适应文化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会出现滞后现象。这种状况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课程的设置不能够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形成一定差距,也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引起了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满。在1994年的大学生思想调查中,北大学生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太少(选择率66.9%)”,“教师待遇偏低(选择率57.8%)”,“教育改革的步子太慢,(选择率36.6%)”,“学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选择率34.9%)”等。由于一些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有32%的同学反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出现厌学情绪及逃课等消极行为。

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大学生对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

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46.1%的学生认为社会风气一般,45.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风气很糟糕。在对16年来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中,有53.8%的同学认为“使人一切都向钱看”,认为“道德水平下降”的有67.1%。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有较高评价的同时,对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了较强的忧虑和不满倾向。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平衡性、协调性差”,“政治稳定但对不稳定因素的迅速、有效根除不得力,”“建设速度快,立法速度慢”,“硬环境发展好,软环境跟不上”。而且由于社会上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对社会风气产生极恶劣的影响,因此有74%的同学表示很关心反腐败斗争。

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大学生择业时的矛盾心理。

校园生活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成长阶段,在这里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然后走向社会。校园文化赋予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改革国家落后面貌的远大抱负,这些都对他们的择业观产生影响。但是面临毕业分配的时候,社会现实屡屡与大学生的理想发生冲突。首先,好工作的现实标准与大学生原来所期望的不甚明确的理想化标准并不一致。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一定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收入,而一些可能有较好收入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合适、最能发挥专长的。这样,理想与现实的标准发生冲突,使毕业生面对矛盾的择业心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其次,在毕业分配的现实中,好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高期望与工作条件的低水平的现实,使大学生在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这种不满情绪反过来对校园文化产生种种影响。使校园文化中反映出大学生对前途的困惑,甚至产生对高等教育的否定。

大学生们一方面仍然认为校园生活“乃一方圣地”,另一方面又感到大学四年“两袖清风”“空空荡荡”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使大学生的择业观、价值观向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发展。如在北京大学所做的调查中,对毕业后希望到哪个部门工作?

1991年的排序是:①科研、文化、卫生部门;②三资企业;③党政机关。

1992年的排序是:①大专院校科研单位;②三资企业;③党政机关。

1993年的排序是:①三资企业;②直接出国;③大专院校科研单位。

1994年的排序是:①沿海特区;②三资企业;③国外。

择业标准的调查结果是:

1992年排序是:①能否发挥专长;②经济收入;③社会地位。

1993年排序是:①经济收入;②能否发挥专长;③社会地位。

1994年排序是:①经济收入;②能否发挥专长;③社会地位。

从大学生择业标准和择业方向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如何地进行着。也从中反映出大学生既希望实现自己的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又希望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的愿望。当这个愿望在社会现实面前出现冲突时,大学生面临的最直接的选择就是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现实的经济收入。三资企业逐渐变为首选,就是因为它既能保证较高的经济收入又能允许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而大学生很喜欢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则因我国社会现实决定了它在经济收入方面的排序较低,因此逐渐退到了排序的后面。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实用、功利的方向转化。

三、我国目前校园文化状况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校园文化的独特精神即理想主义色彩使校园文化处于社会文化这一背景中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们也发现,在现代任何一个国家,校园文化都在文化结构中处于突出地位。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程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激烈一些,有的平缓一些,有的校园文化更为激进一些,有的则更为世俗化一些。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文化因素影响了校园文化,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起到了强化或是弱化的作用呢?为什么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校园文化相比,我国新时期校园文化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要更为激烈一些,甚至屡次出现大规模的学潮现象呢?这与我国校园文化的文化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校园文化的文化意识归根到底取决于所在社会的物质水平、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施天下”的入世思想使大学生作为新一代有知识有抱负的年轻人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参与感。而且儒家文化中“经世济人”“为民请命,救民于水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思想,使大学生往往无意识中形成了要充当先知先觉的救世主的思想。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代表者或代言人,以“精英”角色出现。这些因素无形中抬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期望,加深了理想主义色彩。而我国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水平,及社会利益格局的不平衡,则对大学生才能的发挥带来负面的影响。“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也使大学生产生某些不满,他们的不满如同他们对改革的期望值一样,远远超出其他社会阶层。这也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被进一步强化。

其次,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文化改变,这也对校园文化中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进一步强化产生影响。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学者威廉·费尔丁·奥格本在其《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中曾这样写到“在变迁社会中,人们的态度都是追求进步,那里总存在更好的方法。他们喜欢新的,进步构成社会观念的特征。”“过去都是要死的,应该抛弃。青年的地位很强固,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时间似乎已经脱节,由于文化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出现各部分的失调。文化的不同部分正以不同的速度在行动。”①正是在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变迁社会中人们行为的基本特点是追求进步,接受新鲜事物迅速。而校园文化做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接受新观念更迅速,表现更为激进。激进的文化在文化系统的有机调节被社会变革打乱之后,原有的观念上、文化上的矛盾往往会显得更为尖锐。反映到大学生中就常常表现为精神上的价值困惑。这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另外,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对校园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对外开放,原有的封闭状态逐渐改变。随着涌进的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信息对人们的冲击,我国社会的观念体系产生了未曾发生过的变化。一方是传递下来的传统文化,另一方是信仰不同、形式各异的西方现代文化。但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又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相遇、相融,传统文化因历史的惯性和社会的连续性而被现实采纳;外来文化因人们的批判现实主义心态和新鲜感而被接受。其中校园文化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是首当其冲的。因为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接受和吸收新观念迅速。大学生的思想活跃,经历少对思想的束缚也少,因此校园文化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校园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接受多是以书刊及大众传播为媒介的,②因此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多是概念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这样就容易使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较高的期望。再由于西方发达的物质水平的影响,往往使大学生容易照学照搬西方文化模式。然而,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现实中的破灭和受阻的事实往往强化了校园文化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更成为我国校园文化的显著特点,从而使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显得更为尖锐和激烈。我国的校园文化也正是基于这种矛盾才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发展出众多校园文化热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校园文化。也正是基于这种矛盾,才使校园文化在社会中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力量。

我国校园文化的特点是理想主义浓厚。然而在现阶段,从四年以来的调查显示出校园文化中现实主义色彩也在逐渐加深。大学生价值观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特点日趋明朗,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我认为,相对于我国理想主义浓厚、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校园文化来说,现实主义色彩向理想主义特色的校园文化中渗透也许不无好处。对社会现实的明确认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弱校园文化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抑制大学生的非理性行为。

注释:

①见《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第228页。威廉、费尔丁·奥格西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在调查中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渠道依次是:a.阅读原著(36.1%);b.阅读书刊评论(34.6%);c.观看影视作品(14.8%);d.课堂传授(7.8%);e.同学朋友间交流(6.5%)。

标签:;  ;  ;  ;  ;  ;  ;  ;  

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_校园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