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后,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各种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而且能有效提升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对电能的巨大需求,调度自动化也需要发生相应优化,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系统的革新速度,拓展系统的功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此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问题;改进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整体,主要包括发电、输电、用电、控制、保护、通信等功能的设备,具体来讲主要有电力网络、原动机、控制中心等几个部分。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在自动分析的功能指导下,反馈出各个环节设备的工作情况。反馈信息是工作人员判断故障的重要基础,一旦出现系统故障等问题,工作人员可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处理,或者反馈给部门,共同商议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种故障的解决思路是当前电力企业解决电网系统故障的主流思想。在一般情况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精准、安全、即时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做好分类、归总等工作,自动生成报表,并将基本资料打印出来,对一些传送过来的系统设备故障进行处理,对工作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综合记录和处理,等等。当出现特殊情况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要进行数据分析等工作,快速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防止意外事故负面影响的扩大,恢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下,调度自动化系统会对各个发电厂及电力调度的基本线路进行科学规划,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基本保障。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2.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次设备中的统筹运行管理为了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按照现今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管理技术,使得电力调控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二者相互融合。但是,在往常进行管理变电站时,主要通过对其进行控制与测量,来让变电站的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使得变电站中整个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为了让其的运行的经济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得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能够更加方便,让其能够优化创新。
2.2、220kV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根据现在变电站的发展情况来看,站控层和间隔层是作为我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核心。而在这其中,站控层是整体的控制中心,也是管理中心,需要主机、操作员站、远动装置来提供相应的协助,让这些组成部分能够相互的协调合作来满足变电站之间的控制与调度。间隔层是起到直接的控制作用,并通过测控装置与相关的网络设备来协调合作。
2.3、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
在我国县级的主站电力调度自动化,将各个变电站的相应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监视、控制、整合,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后都得出的结论来掌握整个系统的情况。县级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的数据的处理,都是通过处理遥信、遥测以及电度量等数据,而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对整个的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记录。所以,在其电网出现问题后,能够让系统通过远程的控制和操作,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的汇报给有关的单位,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解决方案。电力系统的设备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行优化更新,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能够变得多样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3.1、因为设备的维修,停电次数过多
为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减少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率,我国规定了定期应该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在维修和检查时应该提前向调度提交停电的申请。如果电力系统运行出现紧急情况,在紧急处理问题时,还需要与各方协调好。随着我国电网的增多,带动了相关电力设备和种类也变得繁多。在电网建设中,很多采用的新型的电力设备,这些设备存在一些弊端,经常造成突发情况,这就使的因为故障而引发停电频率的增多。这种情况的发生,显然不符合电力调度运行的高效管理。
3.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中的存在是为了协调和指挥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调度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电力调度对于电力系统的多方面信息都了解不全面。很多利用科技技术建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这让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水平有效的上升,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能够有效的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信息集成,实现不了共享,从而“信息孤岛”的现象十分的严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各个地方过于注重自动化系统的形成,而在信息交换和共享上却不注重,阻碍了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发展。
4、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改进措施
4.1、合理的安排检查维修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应该合理安排根据规律进行开展的。对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上,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减少停电的次数,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首先调度人员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于设备的检测维修工作安排合理,这样才能把应为设备检查维修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其次,在审查停电申请时,也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情况进行批准。此外,在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工作现场时,应该重视安全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2、加强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针对“信息孤岛”这一现象的产生,应该加强调度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应该在重视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中,还应该对各个区域之间调度系统的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同时,还应该注重电力调度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资源共享,从而更加方便开展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
4.3、积极引入新技术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
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可以通过引入中间件技术的方式加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力调度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之间加入中间件,实现两者间的连接,使得电力调度系统不直接与计算机系统对接,而是与中间件对接,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适应的开发、运行环境,消除两者间的兼容性问题。
总之,电能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我们必须了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明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提升我国电网运行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慧.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策略[J].科技传播,2012,4(18):25+24.
[2]聂莉.基于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146-147.
[3]王俊.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在电力系统中的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19):95.
[4]冯志强.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24.
论文作者:周洋,慕李阳,陈冲,王圣国,卫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