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多媒体论文_董淑云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多媒体论文_董淑云

董淑云 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学校 164000

【摘要】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方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从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58-01

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多媒体来教学呢?

一、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教师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就必须要想办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一个有效的办法。对此,在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如教学《数的大小比较》内容时,单纯的用一些数进行比较很枯燥,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通过动画展示出一幅大海的情景图:“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大海边玩?”今天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要带大家去海边捡贝壳,你们愿意吗?接着画面上出示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捡贝壳的情景。

此时,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欢悦的笑容已经在他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的对话。蜡笔小新说:“我比你捡的贝壳多。”樱桃小丸子说:“不对,我比你捡的贝壳多”。两人争吵不休,我说:“小朋友,怎样才能知道蜡笔小新捡的多还是樱桃小丸子捡的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把两人捡的贝壳一个对一个地进行排列,就把多少比出来了,最后我再通过动画出示排列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二、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学生想学数学

如今许多孩子不喜欢学数学,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传统的数学教学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画面、文字于一身,既可以将现实生活原汁原味地再现,又可以对客观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和提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室里张灯结彩,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圈跳舞,庆祝“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围绕“小朋友是怎样排列的?挂在教室里的小灯笼小旗子等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计算机的闪烁、放大、定格等进行验证和说明,学生对规律感到豁然开朗。最后计算机又出示了一组生活中的规律,如淘气堡中的蹦蹦床、广场上的音乐喷泉等。漂亮的界面、熟悉的影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源于生活,数学是一门多么有用,同时也是多么有趣的课程。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无意识地爱上了对数学的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变我不学为我想学。

三、抓住有效价值,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解决那些用传统教法不易讲清楚、不易看明白、不易于学生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地方。如教学“角的分类”时,特别是平角和周角时,学生在动手操作都难领会时,这时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画两条重叠一起不同颜色的射线,然后饶着顶点慢慢地移动其中一条射线,最后闪烁着这个顶点及两条平行的(或重叠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领悟。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思维。

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切忌“画蛇添足”,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多媒体是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或本来用传统方法就可以解决得很好的地方就不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协作讨论,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因此,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即使使用了再先进、再丰富的多媒体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四、扩展视野,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容易受到如地域、师资、技术等各种条件限制,学生能够接受到的与教学有关的信息非常少,这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突破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制约,让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发现事物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如教学圆柱体时,习题训练有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圆柱体,学生对“熔铸”的含义不理解,对其中的等量关系也把握不准。这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炼钢、铸造的工作场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熔铸的含义,接着问: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圆柱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用方程解答有关圆柱的问题。

总之,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只有摆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位置,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博.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4):174-175.

[2]郑显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1):190.

论文作者:董淑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多媒体论文_董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