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乾

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乾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机械被大量应用,工程机械的应用除了对工程进度有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也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但是,现阶段在使用工程机械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限制,并且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机械的性能。在现阶段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如何避免工程机械出现故障,全面发挥工程机械的性能,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建筑工程机械,对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手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

1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1.1工程机械的使用环境恶劣

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工程都存在室外施工的情况。工程项目大,工程内容复杂,对于室外施工而言,这种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标准以及施工的整体流程而言,机械应用面临着恶劣的使用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对机械的维护,以应对恶劣的环境对工程机械的负面影响,提升在恶劣环境下对工程机械的保养力度,在管理方面也要做到有序,完整的管理,在维护方面,这种恶劣的环境会比普通的环境加剧机械的磨损程度,给机械带来更大的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一些负面影响。所以,这种恶劣的工程使用环境对机械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当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特点。目前,大部分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是在室外的环境中,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这种室外工程的建设更是占据绝大多数,室外作业的环境相对恶劣,工程机械的维护和保养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1.2工程机械技术结构复杂对维修养护的要求较高

随着当前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通过机械化来提升工程效率提高工程质量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对于工程建设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机械化水平的加深是工程建设进步的展现,也是工程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助推力。但是,机械化的程度越高,工程施工的条件越复杂,机械的精密性就越高,相对应的,工程中的机械的精度和富含的高新技术就会提升。对于机械化的发展而言这是积极的表现,但是也应该看到,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机械精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机械的高科技水平也增长了。

1.3工程流动性大导致机械磨损情况且购置成本较高

在当前的机械使用过程中,工程机械的使用大多数时候是以工程的建设为导向,工程流动性比较强,很多工程施工使用的机械由于受到工程项目的影响,在转运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一些能够实现转运的机械,在转运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机械被磨损的情况,因此,随着工程的转移,工程项目的流动性给机械带来了很大的流动性,对于机械带来的各种负面磨损问题就引发了对机械的维修与管理养护需求。

2建筑工程机械管理改进措施

2.1制定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

在正式开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先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制定一份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和计划,这些方案和计划中应将所有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包括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图、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平面图、施工机械使用的具体内容、相关机械的拆解方法等,只有面面俱到地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全过程都计划周详,才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

2.2建立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岗位责任体系

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同时安排专门的专业人员到此机构任职,确保施工机械能够得到专业的维护。此外,还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岗位责任体系,将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责任到人,每个人各司其职,如此能够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并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效率。

2.3健全一定的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

建筑工程涉及环节众多,所用到的机械设备更是不计其数,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健全相关的机械设备的使用记录,首要环节就是对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编号处理,并记录在案,然后安排专人随时记录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此一旦出现情况可在短时间内获悉原因。

2.4机械的具体内容的管理和安排

机械具体内容的管理和安排主要有租赁和自购两种,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适宜的,例如中小型的机械设备由于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企业可采取购买并自行管理的方式;而大型机械由于对维修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等原因,最好选用租赁的方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与部分管理。

2.5落实机械使用的安全制度

实践说明,大部分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人为因素的重要性,落实机械施工的安全制度,并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确保每一个在岗人员都能够正确且熟悉的运用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

2.6对管理过程评价框架体系进行构建

在坚持系统评价可信度原则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构建管理过程评价框架体系,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首先对所有工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其次是对工程机械使用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整理;最后采用家打分-反馈-再打分-再反馈的方法,来对工程机械管理过程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确定。

2.7机械设备与人员细致化管理

机械设备和人员的细致化管理应从两方面入手,即人员选拔和管理系统建设。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人员选拔方面,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选拔一批高素质的操作人员,然后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每个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奖罚分明,积极调动起员工的责任心;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应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带领基层员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3建筑工程机械的具体维护措施

3.1构建健全的设备维修制度

当前部分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设备维修制度,但是这些维修制度普遍存在漏洞,导致这些维修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基于此,必须构建健全的设备维修制度,如此不仅能够大大缩短维修周期,还能够有效提升维修质量,使机械设备的价值最大化。

3.2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检查

专业管理人员应严格管理和检查场的机械设备,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比如装置、零件等,不仅要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异常,还应该检查其内在参数是否异常,然后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当安装大型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和维修方案;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后,用安排专人负责查看机械的状态,同时做好记录的交接内容。

3.3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并将保养内容完整记录下来。

3.4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养

施工过程中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养,比如外出技术培养、参加技术交流会等,让他们可以及时掌握新的维修技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建筑工程机械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仍然是制约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建筑工程机械,从几方面对其管理与维护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君明.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6:44

[2]李中华.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7:186

论文作者:王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论文_王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