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0)摘要:近些年来,医患纠纷逐渐增加,护患之间的关系也尤为紧张,尤其是在儿科。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对自身的疾病状态和感觉无法进行准确描述,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加之近些年来患者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护患纠纷发生率逐年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旨在于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一、儿科护理特点分析儿科的护理工作难点在于患者年龄小,病情特殊,还需要对患儿进行特殊的护理操作。儿科病区大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甚至是婴幼儿,患儿对护士有惧怕感,不容易沟通,也很难做到相互配合,这就需要护士不仅具有责任心,还需要具备耐心、爱心,与患儿沟通,得到患儿的信任。儿童的病情特点主要为起病急,变化快,患儿年龄小,无法及时向医生叙述病情变化,这就要求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针对患儿要格外细心,认真地观察,发现患儿状态不正常时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儿科患者的护理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儿科患者由于体重小,各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在用药时需要格外小心。通常要求护士根据患儿的体重或者体表面积,仔细计算用药剂量,在配药时更要精确配置。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否则会引起患儿的反感,更难进行护理操作。二、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一)护士自身的安全隐患分析护士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临床中经常会有一些较为年轻,经验相对缺乏的护士,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限,可能会出现配错药物或者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为患儿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其次是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较差,责任意识较弱。多数患儿的病情变化较急,患儿由于表达能力的限制,护理人员如果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及时观察到患儿的病情变化,有可能耽误患儿的治疗。个别护理人员的态度不够亲切,操作不够及时,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除此以外,护理人员也应当树立起法律意识,护理记录等文件是医疗纠纷中重要的证据,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导致护理记录没有及时书写、护理记录不够完整准确等,都有可能导致重要证据失效;最后是由于我国医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护士对诸多潜在安全隐患的主动防范意识不强,医院对护士进行的相关培训不够到位,科室内部奖惩制度有待改进等因素都会造成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埋下安全隐患。 (二)患儿及社会隐患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长对孩子赋予了极大的期许,患儿一旦生病,直接牵动着家长的心。正是由于孩子的重要性,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在护理中出在一点差错都会导致家长出现不满情绪。儿科护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在于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年龄小,血管较细且脆弱,再加上静脉输液时患儿经常哭闹,很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导致护患矛盾的产生。除此以外,社会舆论导向更偏向于患者,医护人员处于弱势地位,间接激化了护患矛盾。患儿病情的不可预测,加之病情变化迅速,护理中难免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尤其是病情较为复杂严重的患儿,更容易发生护理风险。除此以外,个别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医患纠纷中,很难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导致了护理工作更难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儿科护理防范对策(一)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在进行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按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事,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巡视病房的时,细心观察每一位患儿的状态,及时察觉异常现象。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主动与患儿以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多询问患儿的感受,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先向家长解释操作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除此以外,护士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及时做好护理工作记录,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二)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医院应该举办知识培训活动,加强护士对各类药品知识的学习,包括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储存条件以及配伍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各种药品知识,最大限度的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安排专员在患儿用药过程中进行巡视,密切注视用药过后是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过敏现象。若出现静脉用药肿胀现象,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并使用25%硫酸镁对肿胀部位进行热敷,缓解患儿疼痛。 (三)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技能医院内应组织学习静脉穿刺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注意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以及主动服务意识,用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服务,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儿科病情变化迅速,危险因素较多,应当加强对儿科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巧、急救知识、药品使用等多项内容,并加强日常考核以及演练。除此以外,儿科还存在烫伤跌倒等危险因素,护士应当做好宣教工作,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儿科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儿童患者在多个方面与成人患者存在区别,造成了儿科护理工作十分困难。在当今医患关系不断紧张的背景下,护理人员应当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掌握精湛的技术以及树立法律意识,做好护患沟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1]苏雪娟.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256+258.[2]韩红梅.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166+168.[3]李美荣.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29-230.[4]胡楠,胡颖,尚楠. 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05-206.
论文作者:张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护士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病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静脉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