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经济周期判断与趋势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2005年经济的周期判断与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论文,趋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将受三个层次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作用 :第一,2001年后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展开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第二,由中 短期市场需求波动导致的经济景气周期(贸易周期、投资周期);第三,宏观政策和短期 冲击性因素导致的经济波动。

一、中长期增长驱动力量依然强劲

2001年前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同过去20年相比,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驱 动力量——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加快、全球产业转移和投资加速——具有更好的市场 化特征,也更为有力和持续。即使经历了非典、国际油价冲击等因素影响,依然保持着 良好状态。

首先,消费结构从吃穿向住行的升级,在我国刚刚启动。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的历史进程,同时考虑到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等客观因素,这一阶段将在我 国延续更长的时间,我们认为应不低于30年。这将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最基础的力量 之一。预计未来20年,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GDP年均增长3~3.5个 百分点(注:假定城市化水平保持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按照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约7.2%,另外,假定居民消费率保持过去6年形成的稳定增 长趋势,则居民消费增长将在未来20年中贡献大约3.5%左右的GDP增长速度。)。

其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化加速进程,已延续了近8年。受巨大的增长惯性 驱使,这种态势在短期内是其他因素难以明显改变的。可以预见,这一进程将继续推进 ,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将产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同时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另一主要因素。(如图1)

附图

第三,全球产业转移和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快速发展将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这一态势在 过去几年已初露端倪。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外,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明显加快, 占到全部出口总额的60%以上。与此同时,在我国大市场和经济繁荣的吸引下,来华投 资的FDI增势不减,一些新的领域如汽车、钢铁等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不仅满 足了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而且开始形成新的出口潜力。我们相信,这将成为驱动我国 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力量。

毫无疑问,以上三方面力量都具有明显的中长期特征和巨大的推进惯性。除非发生重 大的战略调整或巨大的冲击性事件,否则,其推进进程不会改变,并将继续支撑经济持 续稳定增长。这三股相互关联的增长驱动力量的增长轨迹,将共同构成未来经济景气周 期波动的基准线。

二、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有望重新恢复快速增长

除了长期因素外,以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为主体的中短期因素也在重新 积蓄力量。

第一,消费需求阶段性间歇调整将在2005年内完成

如图2所示,经过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消费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消费需求增速出现间 歇性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2005年的回落在相当程度上是2004年上半年增长基 数过高,而被一定程度低估的结果,真实增长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第二,驱动消费需 求增长的根本力量在于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和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乐观程度。2005年,居 民收入增长动力依然较强,部分地方公务员加薪、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以及 就业压力有所缓解等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支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各 方面因素,我们预计,2005年上半年,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将在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水平 上趋稳回落,2005年下半年或接近年底,受2004年比较基数变化的影响,消费需求同比 增速的回落幅度将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回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在 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将一定程度弱化投资增长波动的负面影响。

附图

图2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月度名义增长率及预测(%)

模型分析显示,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低于2004年的 名义增长水平18%,实际增长率将达到13%。总体增长态势可能在2005年下半年的第四季 度出现转折。

第二,投资增长依然强劲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投资增长速度将持续回落,并有望实现“软着陆”。但不 能低估投资增长的潜力。第一,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使 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第二,2004年建设进程受到影响的很多项目,已 先后进入恢复性增长状态,投资增速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回落态势已逐步形成回 稳调整的内在要求,这种迹象在2005年年初已有所表现;第三,由于以煤电油运等领域 的短缺局面未明显缓解,原有能力的扩容多数已达到极限状态,为保证供给,国家采取 了一定的措施支持投资,一些重大项目如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大型 煤炭基地等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新开工项目在不断增加;最后,十一五规划框架将 在年底出台,部分重点工程有可能提前启动,并加速推进,推动新一轮投资高潮的到来 。如近期,1000亿元的电网改造、1000亿元的铁路建设和改造投资项目已经启动,等等 。

从国债投资看,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比2004年减少了300亿元,但如果考虑上 年结转投资等因素,实际规模变化幅度并不大。与此同时,国家已经明确加大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以及支持西部开发、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方向,其中农村、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将明显加大。 这些都将进一步促使投资增长速度保持较高的水平。

不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由于2004年投资增长基数较高,2005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 度,投资同比增长速度会比较低,但同样的原因将使下半年的投资增长出现较高的同比 增速。我们预计,2005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名义增长率将达到25%,实际增长率将 达到18%以上。作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投资增长率的回落将可能一定程度 地促使短期宏观政策向适度宽松方向调整。

第三,进出口增长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从进口角度看,2004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增长降低,进口增 长速度明显回落,能源原材料和机电产品进口同步下降。2005年,这种增速下降趋势还 将延续,并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特征。预计2005年进口总额将达到7505亿美元,同比增 长20%左右。其月度增长态势与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长趋势有一定的同步性。

相比而言,出口增长有可能出现波动和回落。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会直接影响我 国产品的出口。2004年年中,全球经济在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点后开始明显放慢,预计 2005年将比2004年低1个百分点以上,我国出口商品的重要对象国如美国、日本和欧盟 等都不同程度地调低了增长预期。考虑到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等因素,我国出口产品的 增长空间明显受制(注: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 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4.3%回落到3.5%,日本将从4.4%回落到2.3%。受此影响,世 界贸易增长会出现明显回落,预计将从2004年的7.6%回落到2005年的5.6%,从而对我国 的出口增长产生较大的压力。)。其次,是汇率因素的影响。过去几年的高增长一定程 度上得益于美元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使得与美元币值挂钩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被动 贬值,促进了出口增长。2005年,随着美国宏观政策的逐步调整,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 态势已出现回稳迹象,与此同时,人民币自身的升值压力在不断增大,从而内外两个方 面弱化人民币币值低估对出口的刺激作用。然而短期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有可能促 使出口加速增长,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将加大出口增长的波动。第三,随着中央和地方 企业所得税分配方案的调整,地方出口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出口退税政策的 调整趋势也将一定程度上弱化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加之最近在欧盟和美国可能针对中国 纺织品出口进行贸易制裁等举动的压力下,中国对纺织品出口主动设限等措施,将直接 制约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最后,经过近三年的高增长尤其是2004年的高速增长后, 出口增长的基数已被抬到很高的水平,无形中也加大了2005年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我 们预计,2005年出口增长将逐步回落到30%左右的增长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年 初出口增长的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春节因素导致的上年比较基数较低的原因, 并非真实的高增长。

在此,我们应警惕出口增长回落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对出口增长依赖 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可能会高于其他地区(注:据统计,2003年 ,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出口依存度分别高达93%、64%、39%和37%。);另外,出口 增长方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压力,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导致价格水平尤其是工 业制成品价格降低,企业利润增长受制,如果同时考虑到在部分领域过去几年形成的产 能集中释放,甚至可能使总体经济形势出现通缩压力。

三、2005年宏观形势总体展望

总的来说,2005年,将是我国经济完成第一波景气周期,并逐步进入第二波景气周期 的关键时期。具体指标的预测研究显示,在没有大的外部干扰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 景气走势的转折点将在2005年年底之前到来,2005年也将是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的关键时期。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9.3%,下半年,在周期谷底增长速度有可 能下降到8%的水平,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8.5%以上的水平。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在全球经济回暖,并在2004年下半年出现回 调的背景下展开的,无论是增长周期、通胀周期和投资周期,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 国家周期变化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和同步性。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多次显示,在中 长期经济增长周期的扩张期,商业景气循环的上升阶段一般为33个月,回落期一般为18 个月。我国从2001年以来表现出的周期特征与此基本吻合。如果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在2005年下半年到年底之间出现拐点,并进入第二轮景气周期的话,这种相似性将进一 步增强。

2004年GDP同比增长9.5%,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比人们平均预期水平高出近0.3个百 分点,从季度走势看,经济走势出现明显拐点,但我们的研究显示,2004年宏观经济数 据一定程度地高估了实际的增长水平,这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幻觉”现象。剔除比较基 数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后可以看出,总体经济增长仍为明确改变2004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 下降趋势,我们认为目前总体经济形势仍处于第一波经济周期的回落阶段。

从2005年一季度和4月份的情况看,物价低增长和经济平稳增长局面开始出现,表明宏 观经济“软着陆”正逐步实现。然而从部分先行指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保持较高 增长速度,但主要是过去开工项目投资增速的较高所致,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速度明显 放慢,表明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与此同时,消费增长速度也出现减速,工业增加值,尤 其是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突出的重工业的增长景气都出现持续回落。这些现象进一步支持 了上述判断。预计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在下半年还将延续回落态势。2005年年底之后,经 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开始趋于平稳,并逐步进入第二波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见图3)

附图

在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的同时,物价水平将比2004年有所回落。一方面,2005年需 求、投资和出口增长的速度回落,以及最终需求增速回落带动中间需求以更大的幅度回 落,将从需求侧弱化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2004年瓶颈制约引致的“供 给调整”的成效将在2005年逐步显现,在国家加大对瓶颈部门的投资推动下,煤、电、 油、运的紧张形势将有所缓解,其中,电力供应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钢铁、电解铝 和水泥等重点调控领域的新增产能将在今明两年集中释放,个别领域甚至会出现“供大 于求”格局,进而从供给侧弱化物价上涨的动力。

分产品看,随着国内增产和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趋稳回落,2005年农产品价格将延续2 004年下半年以来的稳步回落态势。在国内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 本缓解的情况下,资源、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类产品价格还将高位持续,但随着各方面供 给能力调整逐步到位,高位继续走高的动力不足。另外,由于国际油价和部分重要原材 料价格的波动,石油、铁矿石等初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水平存在短期波动和下降可能。 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由于供给短缺局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仍将保持高位。房地产价格 受升息等因素影响,将高位趋稳。工业消费品价格的持续走低态势仍将延续。相比而言 ,2004年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向下游的居民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传递将逐步显现,下 游产品和服务价格回升压力有所加大,并将成为2005年价格水平回升的重要原因。不过 ,由于地方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需要经过一定程序,多数涨价项目将在二季度以后逐步 推出,受2004年上半年价格基数呈现前低后高的影响,价格总体波动较小。

预计2005年,CPI将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其中,粮价上涨对CPI的贡献将比2004 年明显降低,达到1%左右的水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所导致的成本推动型价 格上涨可能略高于2004年,达到1.5%~1.8%的水平,服务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约0.6% 左右(注:粮食价格上涨对食品价格上涨的传导能力约30%~40%,换句话说,粮价上涨1 %将导致食品价格上涨0.3%~0.4%。另外,根据历史数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滞后一 年的CPI传导效应约12%左右,由此推算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对2005年CPI的传导贡献约1 .6%。)。

四、行业增长格局的变化趋势

在第一波景气周期中,经济内在增长力量、宏观调控和油价上涨等外部性冲击同时作 用,使我国经济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变化格局。从中我们可以大致辨析出四类特征和趋势 各不相同的产业群:

第一类以汽车工业为代表,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周期性特征突出。在2004年中期达 到历史景气高位后,持续回落。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短期因素如消费信贷等的影响外, 爆发式增长滞后的需求回落和持续降价引致的持币观望格局,是目前行业持续走低的主 要原因。目前,这些行业消费能力不断积蓄形成的增长力量在不断加强,如春节前期, 部分车型的销售已呈现明显回升迹象,多数车型的降价幅度趋缓,个别车型价格甚至出 现回升。尽管这种回暖迹象有明显的节日刺激,但对经销商恢复库存合理水平,抑制降 价预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这类行业将在2005年内先 后构筑景气周期底部,并可能在年内趋稳回升,率先进入第二波景气周期。

第二类行业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建材和部分化工产品制造业为代表,是典 型的重化工业行业,周期性特征突出,而且对宏观调控反应敏感。这类行业在2004年年 中宏观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的时期,从景气高位快速回落,随后于8月份出现明显反弹, 到年底,多数行业产出、效益和重点产品价格同步回升,并在略低于上半年的较高水平 波动运行。这类行业产出比重占全部工业的54%,是工业增长景气波动的主导性决定力 量。我们预计这类行业将在目前的产出和价格高位水平波动前行,并将在下半年出现一 定的增长走势回落。

第三类行业以煤炭、电力、石油、交通运输行业等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行业为代表 ,是带有明显“瓶颈”特征的周期性行业。2004年,在供给“短缺”压力的推动下,这 类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多数呈现景气持续回升的态势,产出、效益和价格水平均 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目前,这类行业的瓶颈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部分环节在2005 年年初重新出现短缺。由于这些行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程度多数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处 于满负荷、超能力生产状态,新增能力短期内大幅扩容的可能性较小,所以,短缺局面 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支撑行业景气周期延续。但从总体来看,由于经济增长走势 回落,这些行业的需求增长速度趋缓,供求缺口也将较2004年略有缓解。预测显示(注 :有关预测成果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电力、煤炭、成品油等的 预测模型。),2005年我国电力需求约2.36亿度,同比增长11.5%左右,比2004年下降约 3个百分点以上。煤炭需求同比增长8.6%,比2004年也有所下降。成品油需求增长将从2 004年17%左右下降到低于10%的水平。我们预计,2005年这类行业总体增长走势将逐步 减缓,并高位趋稳,逐步构筑平缓的“抛物线”型景气周期顶部。

第四类行业以食品、纺织、医药、文教体育用品、家电等行业为代表,属于消费性行 业,总体上周期性特征不突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而且各自波动前行的影响因素各 不相同。从行业波动增长的基准线看,多数表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是整个工业增长的“ 稳定器”。

值得格外重视的是,以上几类行业将再次形成一波“交替发展”的景气周期回升格局 。与2002年第一波景气周期启动和加速发展时期所呈现的“交替发展”格局十分相似。 所以,应该避免对经济走势做出简单的升降判断,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重视 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变化。(见图5)

附图

标签:;  ;  ;  ;  ;  ;  ;  

2005年经济周期判断与趋势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