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谢瑜芳[1]2003年在《迷惘的一代》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论述“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其笔下塑造的一些人物体现了“迷惘的一代”的特质,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及勃莱特,《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克·亨利,“大二心河”中的尼克,“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以及《非洲的青山》与《死在午后》中的作者本人。本论文拟就这些作品围绕“迷惘的一代”展开论述。 本论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分成叁部分,主要论述海明威及其着作。第一部分介绍了海明威的生平。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海明威1898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个村庄—橡树园。父亲医道高明,酷爱户外活动,母亲是公理会教徒,颇有艺术修养。双亲对海明威的影响很大。1917年,海明威在堪萨斯明星报当见习记者。次年他志愿到意大利前线当救护车司机,两次受重伤,但都赢得荣誉。1919年他返回美国,1921年结婚。1922年他担任驻欧记者。两年后他从新闻工作中隐退,立志于创作。海明威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早期着作有《叁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及《在我们的时代》,后者包括了一个着名的章节“大二心河”。1925年,海明威发表了《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永别了,武器》也问世了。这两部作品使海明威声名远播,也确立了他作为“迷惘的一代”代言人的身份。而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则是海明威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自传性作品《死在午后》及《非洲的青山》以及他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均在此时问世。1940年出版的《丧钟为谁而鸣》为海明威带来了世界声誉。1954年《老人与海》的问世为海明威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晚年海明威终于敌不过疾病纠缠,于1961年自杀。 第二部分评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一战于1914年爆发。在美国国内有关战争的热情日益高涨,而起初美国保持中立直到1917年才对德宣战加入盟军。但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战后到处都弥漫着幻灭之感,大战造成巨大的破坏,也严重摧残了人们的身心。而在此期间成长起来的青年由于战争的关系成为格特露德·斯泰因标榜的“迷惘的一代”。第叁部分简要论述迷惘的一代。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福克纳、刘易斯等作家均在其列。他们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被战争剥夺了一切,成为无本之木。他们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因而时常怀旧,企图逃避现实,正如他们笔下的人物一样,尤其是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太阳照常升起》描绘了一群流亡者战后颓废的生活,而《永别了,武器》则反映迷惘的一代战后的幻灭感。而海明威的其它一些作品也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思想倾向,如“大二心河”、“乞力马扎罗的雪”、《死在午后》与《非洲的青山》。海明威在这些作品 中描述了迷悯的一代的心路历程:从迷恫发展到逃避甚至走向死亡。 第二章评价海明威极具代表性的刻画迷悯的一代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与《永别了,武器》。该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关于《太阳照常升起》。该书描述了 杰克·巴恩斯及其他流亡巴黎的青年战后的生活和思想情绪。杰克是个美国青年, 在一战中受了重伤,他热恋着勃莱特,但负伤造成的残疾使他对性爱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他漫无目的地生活,嗜酒如命,对难熬的夜晚无能为力。女主人公勃莱特过着放纵的生活,混迹男人之中。他们寻欢作乐,到潘普洛纳去观看斗牛以求得到精神刺激。之后杰克独自旅行,企图忘掉一切,然而勃莱特的电报又使事情变得无可奈何,令主人公愈加痛苦。该部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经典之作,而海明威因此被称为美国文坛巨人。小说中以对话最出色,该书对同时代青年影响极深。 这一节的重点在于人物分析。小说中的流亡者大都精神幻灭而过着纸醉金迷、恣意放纵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真爱只存在于两个无法相爱的人身上,而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的关系只是逢场作戏。小说的结尾句“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流露出浓重的哀伤痛苦的情调。小说中主人公在道德精神方面进一步体现了其迷悯的状态。旧的道德观、价值观随着战争崩溃,宗教信仰也都丧夫了,人们的精神是片荒野。 第二节评述脉别了,武器》,该书体现了海明威“战后幻灭”的主题。书中描述了一战中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欧洲的战争经历及其爱情故事。他盲目地投人战争,却发现了战争的荒谬。他不知自己为何入伍,也不知为谁而战。在战争中他看不到神圣的东西,对“光荣”一类的词感到恶心。他试图摆脱战争,因此“独自嫣和”。他逃离意大利,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在瑞士度过短暂的幸福时日。身心所受的创伤以及爱人凯瑟琳和婴儿的死亡使他感到幻灭,心灰意冷,成为迷惆的一代的一员。《永别了,武器》一书自出版之日起,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而且深受评论界的好评,被认为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名篇。书中海明威独特的语言艺术再一次展现它的巨大魁力。 第叁章继续论述海明威有关“迷惬的一代”的其它作品。第一节提及短篇小说“大二心河”及“乞力马扎罗的雪”。“大二心河”表面上只描述了尼克孤独的一次钓鱼之旅。深蕴其中的内涵才是本篇的主旨。?

张薇[2]2003年在《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指出关于美国二十世纪小说家海明威,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具相当规模,论述得相当深透,但尚有很多空缺的方面,譬如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得奖理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遗憾的是:对海明威这个最主要的文学贡献,国内外研究得较少,只有零敲碎打的小文章。本论文抓住这一精髓,从叙事学的角度详细地剖析海明威的小说,挖掘出海明威运用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事声音的精湛技巧。笔者认为海明威的小说采用了两种叙事模式:在硬汉小说中,它的模式是:主人公要实现一个愿望,可有个障碍物妨碍愿望的实现,他努力要跨越这个障碍,但失败了,或即使跨越了,他却死了,然而他的精神没有被打败。在非硬汉小说中,它的模式是:主人公生活不如意,想有所改变,但没有积极的行动,听之任之,保持着平庸的现状。在体现这两个模式时,海明威运用了五种叙事结构: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应结构、意识流心理型结构,他在结构的艺术之宫中如鱼得水,自如地遨游。海明威深谙叙事时间对叙述所产生的微妙影响,他合理地调配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运用顺叙、内倒叙、外倒叙、部分倒叙、完整倒叙、直接预叙、间接预叙等手法,使叙事时序千变万化,并利用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非等时关系,建构出省略、概要、场景和停顿四种时距状态,用改变叙述频率来形成叙事节奏,时急时缓,张弛有致,谱写出迷人的小说乐章。海明威与其他作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尽量多用“展示”,少用“讲述”来表述人生的故事,竭力淡化主观色彩,保持客观的叙述风格。为了使叙述手法多样化,他变换着作者叙事情境,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和人物叙事情境,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相交合,形成一种多角度的透视网。海明威小说的叙事声音时而单一,时而多声部,它混合着现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等多重声音,他根据作品的需要统筹安排叙述声音的强与弱。由于海明威追求客观的叙述效果,因此对声音的控制偏向于人物的声音,而弱化叙述者的声音,尤其是意识流小说和以对话为主的小说这种倾向性更为明显,要突出人物的声音,海明威采用的方式是在文本中大量运用缺席叙述,但在另一些作品中海明威又采用元叙事的公开叙述突出作者的声音,以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和人生态度。 在文学的长河中,海明威的叙事艺术超越了美国前辈作家,大大增强了美国本土的特色,并较早地启用了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同时也领先于同辈的作家。面对强大的欧洲小说传统,海明威勇于挑战,推陈出新,重铸整合,改变了欧洲传统小说冗长沉闷,节奏缓慢,手法单一的叙事模式,他变革了小说的叙述技巧、叙述节奏和叙述文风,对欧洲小说作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他少用全知叙事情境,多用人物叙事情境和内聚焦,少用铺陈,多用省略,少写典型环境,直写人与事,叙述更为自由、直接,富有变化,创造了一种极简朴刚劲的小说艺术。海明威的叙事艺术己辐射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无数的作家在学习他、模仿他,他无愧于一代小说宗师。本论文对以往海明威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一是以往的海明威研究理论性不够强,而且缺乏理论的统一性,东鳞西爪,而本文通篇用叙事学理论来系统地解读海明威,这在国内尚属先例。二是采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将文本细读和理论探讨相结合,并辅以一些直观的展示图,力求阐述充分而清晰。叁是全文自始至终用同一个话语系统来表述,显得集中、和谐。四是对海明威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小说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和挖掘,弥补了广度方面的缺憾,使海明威研究更全面。五是对国内外蒸蒸日上的叙事学研究提供了文本分析的佐证。

蒲红娟[3]2013年在《海明威作品《太阳照样升起》评析》文中研究指明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投身意大利战场。1919年,他带着满身伤痕回到美国。战争不仅仅在他身上留下了两百多块弹片,同时也在他内心留下创伤,让他充满忧郁、空虚、迷惘的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反映了战后年轻人的心理,残酷的战争导致人们精神的幻灭。海明威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太阳照样升起》这部作品,他在小说中刻画了"迷惘一代"的

杨仁敬[4]2014年在《海明威评论六十年:从冷清到繁荣》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前的20年,海明威作品逐渐被译介到国内,并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热潮。对这段时期进行回顾,对于评述建国后海明威评论的特点将有所裨益。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海明威评论经历了从冷清到繁荣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叁个时期:文革前17年,文革中10年和改革开放后。建国初期前苏联文艺理论较为盛行,海明威评论一度陷入冷清局面,1962年《海明威浅论》的发表标志着一些转变;文革10年,海明威评论完全中断,但其作品仍以口传和手抄形式流传;改革开放以来,海明威评论逐渐复兴,80年代达到第二次高潮,90年代以来继续保持繁荣姿态并走向超越,中外学术交流得到开展,研究专着不断涌现,报刊积极参与,作品广泛普及。

亢淑平[5]2012年在《永别了,迷惘——再论海明威式人物的冰山风格》文中研究指明海明威因于1926年10月在《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被斯坦因冠以"迷惘的一代"作家的称号。之后,一些评论者便时刻以"迷惘"作为海明威笔下人物的鲜明特征,尤以《太阳照常升起》为甚。本文把海明威叁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连续体,运用托多罗夫的叙事转化理论分析了主人公心理的衍变过程;其次,阐释了海明威笔下人物心理动态转变背后隐藏的强力意志的上升;最后揭示出海明威式人物的真面目,并指出动静兼具是冰山原则的一大特色。

王之波[6]2010年在《海明威作品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享有世界声誉。他的作品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深入,特别是在描述

陶新慧[7]2013年在《评析海明威《雨中的猫》》文中指出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郊外的奥克帕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着名小说家。其作品风格简洁洗练,开创了"新闻体"小说流派,对英语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1929年海明威发表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为代表。该

董靖历[8]2008年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多重叙事艺术表现》文中研究说明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被帝国主义战争推向了毁灭的深渊。同时它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论"创作的较为典型的长篇作品。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干净,韵调的自然,结局的精心构思,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刘仁丽[9]2017年在《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美国着名小说家厄纳斯特·海明威,以其独具特色的“冰山风格”塑造了大批“硬汉形象”,并将“硬汉精神”所彰显的主体生命意志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陈忠实在创作中广泛地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含英咀华,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过程中塑造了仁义、坚韧的“平民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平民英雄”与“硬汉”所共有的精神内核是相似的。以比较的视域将两位作家笔下的“硬汉”式人物形象加以分析,能透视中美文化内质的差异从而以更包容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一共有四章。第一章,首先论述海明威与陈忠实的“硬汉”经历及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创伤体验又造就了他的“硬汉”性格。陈忠实在求学期间也曾遭遇挫折,他曾因经济原因休学,还曾遭遇高考落榜的打击。在“文革”中,他被划入“保皇派”,陷入了被批判的绝境,但这些经历并没有使他被困难打倒,反而为他塑造“平民英雄”积累了创作素材。两位作家相似的“硬汉”经历为其塑造“硬汉”形象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总体比较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相似点,这些“硬汉”们首先都有“准则英雄”的优雅风度。他们不畏痛苦和死亡,刚毅勇敢,始终在逆境中维护人性的尊严,保持重压下的优雅。同时,作为平民的他们,也彰显着“仁者”的博爱精神。虽然“硬汉”们来自普通家庭,但是他们都能顾全大局,有集体合作意识,体现着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博爱精神。共同的“硬汉精神”内核既有文学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硬汉形象”所承载的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画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启迪着“心为物役”的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受挫能力,铸就“坚如磐石”的“硬汉”品质,张扬个性,充分彰显青春的活力。第叁章,具体分析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区别,这体现在“硬汉精神”的内涵不同;“硬汉”们的成长过程(生存际遇)有别;“硬汉”们反抗的对象、反抗的程度不同等方面。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能竭尽全力与生存境遇搏斗,体现出“硬汉精神”反抗的彻底性。陈忠实笔下的“硬汉”是封建宗法制的卫道士,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革命以及政治运动持中庸的态度,有一定的保守性。“硬汉精神”内涵的差异性也体现着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性。“海式硬汉”沿着“迷惘——坚定——成熟”的成长轨迹,性格渐趋稳定、理智。“陈式硬汉”成长过程不明显。这主要源于两位作家自身的经历、社会身份的不同。“海式硬汉”反抗的对象比较宏观,它们大多是战争、死亡等人类共性抗争难题,因反抗任务的艰巨,“硬汉”们反抗的程度彻底而悲壮。“陈式硬汉”反抗的对象比较具体,它们多是生活中不符合封建伦理纲常、伦理秩序等问题。在社会进步思潮的冲击下,“硬汉”们的反抗显得微弱,甚至显得不合时宜。第四章,具体深入文本,分析作家塑造“硬汉形象”的艺术手法的异同。两位作家创作艺术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人物关系来映衬“硬汉”的双重性格。这种人物关系主要体现在“硬汉”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两位作家都以女性来映衬“硬汉”们刚健、雄壮的男性力量,然而,在这种映衬关系中也体现着“硬汉”们的男权意识。两位作家还注重以象征手法来突显环境中意象的“意味”,从而使得小说中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读者通过解码意象,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硬汉”特点。由于两位作家创作理念的不同,其语言形式与叙述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海明威行文简洁,多用短句和口语。他通过频繁转化叙事视角来增强形象塑造的表现力度。陈忠实多用长句和方言。他遵从“人物文化心理结构”理念来塑造人物,在宏大叙事中勾勒出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各章论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硬汉形象”,更深刻地理解两位作家塑造“硬汉形象”的深层精神诉求以及中美文化差异。两位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艺术手法各有千秋,在比较中能更深刻地洞悉作家的创作理念,从而寻出共同的文学规律与美学据点。

余璐瑶[10]2010年在《《永别了,武器》的隐喻书写》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隐喻理论与相关符号学理论对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做了一次重新解读。本文以书名的双关和海明威“冰山原则”的内在隐喻性为出发点,从“横组合”角度解析了文本内部由“雨”、“雪”、“尘土”等能指凸显的死亡之隐喻链,再结合海明威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从“纵聚合”角度论证了小说女主角凯瑟琳的“必死性”和海明威硬汉情结背后的“反英雄”倾向,最后得出结论:该小说用无法永别之“永别”勾勒出现代人的生活本质和终极处境,建造出与读者“共在”的人性世界,堪称整个人类悲剧性命运的原型隐喻性文本。

参考文献:

[1]. 迷惘的一代[D]. 谢瑜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 张薇. 苏州大学. 2003

[3]. 海明威作品《太阳照样升起》评析[J]. 蒲红娟. 芒种. 2013

[4]. 海明威评论六十年:从冷清到繁荣[J]. 杨仁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 永别了,迷惘——再论海明威式人物的冰山风格[J]. 亢淑平. 名作欣赏. 2012

[6]. 海明威作品评析[J]. 王之波. 飞天. 2010

[7]. 评析海明威《雨中的猫》[J]. 陶新慧. 芒种. 2013

[8]. 《永别了,武器》中的多重叙事艺术表现[J]. 董靖历. 电影评介. 2008

[9]. 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D]. 刘仁丽. 辽宁大学. 2017

[10]. 《永别了,武器》的隐喻书写[D]. 余璐瑶. 复旦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