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挥深圳区位优势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深圳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需要诸多条件去配合去保证去推动,发挥区位优势是重要条件之一。过去讲区位优势的不少,谈区位弱化的也有。其实,如何科学的认识区位优势,并求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区位优势,不是单凭感觉和现象就能做到的,它需要理性和实践,才能真正揭示区位的本质和释放区位势能。
“区位”一词虽未收录入“辞海”,但我们的先哲早有认识。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致胜之道。“地利”者可作为区位优势之解也,只不过我们的老祖宗没有创立“区位论”罢了。何谓区位,除作为空间的位置解释外,尚包含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的意思。区位优势,是指在空间位置上及其相关因素占有胜过对方的形势。“区位论”是指从空间和地域方面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理论。它始于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农业区位论,其间经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三个阶段。在如何看待深圳的区位优势时,我们不仅要依据地理位置这一点去作判断,而更要用区位理论去作全面审视。区位理论包括自然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因子、市场因子、聚集因子和社会因子等六大“基因”,忽视哪一个都是片面的。
二
深圳的区位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可从以下分析求索结论。
从自然因子分析: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北靠东莞、惠州两市,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中的核心城市之一,是“珠三角”及内地进入香港的门户和桥头堡。深圳海岸线长达260公里,可建深水港的有6处,拥有我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的盐田港。深圳枕山面海,是山湖风光优美的海滨城市,分布着大梅沙、小梅沙、西涌等多处水碧沙白的黄金海滩。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及人文资源,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理想地方。
从运输因子分析:深圳是全国唯一一个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拥有立体化的城市交通。港口方面,以蛇口、赤湾、妈湾、盐田四个深水港为主体,开通大鹏湾和铜鼓两条深水出海航道,形成综合型国际中转港口华南枢纽港。1995年深圳港口吞吐量达300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八。机场方面,1995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452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五。口岸方面,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有12个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年出入境旅客占全国50%以上,出入境车辆占全国80%以上,出入境船舶占全国10%以上。高速公路方面,由广深、深惠、梅观、深汕、机荷、盐田疏港高速公路组成深圳高速公路体系,与区域连成网络。铁路方面,京广和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汇集深圳,使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联系的“咽喉”,也使深圳成了京九沿线城市冲向国际市场的“龙头”。
从劳动因子分析:深圳不仅拥有200多万经过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熟练劳动工人,同时还有一支懂得与国际资本打交道的新型的年轻的经济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1995年纳入深圳市统计范畴的干部18.3万名,平均年龄35岁,堪称我国最为年轻化的干部人才队伍。经过10多年的知识化和专业化进程,现已有59.6%的干部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7.7%的干部成为专业技术干部。深圳的企业干部队伍从1980年的3845人,发展到1994年的30644人,总量上增长了近10倍。现在的一、二类企业领导人已有80%具大专以上学历,三类企业领导人有专业技术职称者达到84.2%。在人才的数量与素质方面都较一些地区占有明显优势。
从市场因子分析:深圳是内地与香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部,是我国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与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通道。16年来,通过改革,深圳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八大体系”:即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新型的社会保险体系;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特区立法权以来,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运行规则等方面法规65项和行政规章84项,初步形成了竞争有序、统一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体系。
从聚集因子分析:深圳作为“技术窗口”,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七大领域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199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5%,这一比例在全国大城市中是最高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占有一定份额。深圳已成为“珠三角”的“技术蓄水池”并有可能成为这个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硅谷”。
对社会因子分析:特区处在改革开放的最高层次。中央赋予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超经济的、独立于地理环境的,但又是对区位有着重要反作用的社会因子。建立特区1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的正确领导下,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根据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评估,深圳在全国大城市排位第四)。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一是财政方面,到1995年底,深圳预算内财政上交累计已达60亿元。在深圳的海关、银行、铁路、邮电四大部门累计向国家上交近600亿元。二是对内地经济发展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到1995年末,深圳企业到内地投资达150亿元,项目1490多个,有60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内地;在深的外地劳务工有180万人,每年寄回家约80多亿元。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许多领域都是先行一步,有200多项改革成果被全国吸收或推广,较好地起到了“探路”作用。四是在政治上的贡献。16年来,深圳共接待了各国总统、总理一级的外宾480多人,他们把深圳变化看作是中国的缩影,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香港同胞通过深圳这个“窗口”来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祖国的美好未来,从而消除疑虑,增强信心,对“九七”香港主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都会起到“稳定器”作用。特区的地位作用越重要,其区位优势也随之越显突出,这是其他开放城市(地区)难以替代的。
综观上述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圳的区位优势是具有综合优势的,所以是坚韧的。它决不因广深高速公路的建成及京九铁路的贯通,内地与香港距离的拉近,而视为深圳区位优势在弱化;更不会因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及浦东的崛起,而怀疑深圳还有否区位优势。深圳是一块“风水宝地”,随着第二次创业的展开,将更富魅力、更具风采。
三
当然,占有这种“地利”是深圳人的幸运,但要打好这张“牌”,却关键是“事在人为”。能否发挥特区的这种区位优势,要视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整体配合。“因天之时,就地之利,依人之和,则所向者无敌”(诸葛亮语)。为什么同是一个深圳,在闭关锁国时,虽也毗邻港澳,却近水楼台不得“月”,封闭、落后、贫穷了几十年。而改革开放短短十几年,却日跃千里,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何也?盖因有改革开放的“天时”,团结拼博的“人和”,没有这两者的配合,纵有“地利”也徒然。
是故,深圳要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区位优势,有几点是带根本性的。
第一,要全力推进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衔接。深圳的区位优势在于直面香港,背靠“珠三角”,要发挥区位优势的“文章”也在这里。香港是一个世界级的国际都市,在国际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权威人士预测,在21世纪香港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的金融中心。而拥有4.16万平方公里、2101万人口和2984亿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超过京津的总和)的珠江角洲经济区也是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增长极。香港市场经济的经验和经济运行机制模式,将为深圳增创体制新优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注入活力;“珠三角”广阔的腹地、丰富的资源,将为深圳更上一层楼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能。深圳要加强与香港在城市功能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运行机制方面的衔接,使深港两个城市成为功能互补、对接的“双子城”。深圳与“珠三角”的衔接,可沿东、东北、中、西四条发展轴,逐步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相衔接,实现与“珠三角”城市群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道路交通、水电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等重大方面的整体衔接,协调发展,共创繁荣。这种珠联璧合的“衔接”,将极大地强化深圳的区位放大效应。
第二,要充分发挥窗口、试验场作用和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高层次上发挥区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区对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渗透力和融合力。对香港而言,深圳要以“九七”为契机,借助香港,发展自己,并同香港形成合力,参与国际竞争。目前香港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如所具有的国际经贸中心地位,受到来自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挑战;香港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也面对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特别是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缺乏相应的动力;服务业发展也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其自身的需要与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相互联合,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深圳毗邻香港,两地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深圳在机场、港口和产业发展方面有优势有潜力,完全有条件为香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腹地及新的经济生长点,以解决和缓解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以巩固香港的国际经贸中心地位。对“珠三角”而言,深圳既是全国和广东的窗口,也是“珠三角”的窗口,深圳在区域规划中,要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努力把这一窗口建设成高水平的窗口,以进一步增强对“珠三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就是要当好国际贸易窗口、金融窗口、市场机制窗口、高新技术产业窗口、信息窗口、城市管理窗口和文明建设的窗口,在两个文明的层面上发挥示范和辐射功效。
第三,要加速特区的经济发展,强化深圳的城市功能。发展才是硬道理,有实力才是真本事。区位优势的强弱,归根到底,视乎地区经济实力的大小。深圳的经济实力真正上去了,才有资格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当前特区经济发展要重视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圳的生命力,深圳的出路,深圳未来的优势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圳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继续“先行先试”的同时,结合深圳的实际,切实实行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创新优势转变。把招商引资工作的着眼点转到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上来,从整体上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二是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三是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发展战略。即形成一批支柱产业,构建深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带动全市经济上新台阶的龙头;争创一批名牌产品,以“名牌”战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这些措施,把深圳经济效益、经济素质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深圳的整体经济实力。四是要搞好深港两地“跨世纪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的建设与衔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抓好以“双港”(深圳机场、盐田港)建设为龙头的一批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以赢取香港在经济转型和大型基建启动的“时间差”,为经济发展增加后劲。在此基础上,发挥深圳的城市辐射功能、城市枢纽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生产功能。
深谙“地利”要诀的深圳人,一定会尽其长、穷其利,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特区的区位优势,去夺取第二次创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