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 要】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和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使用人血白蛋白辅助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与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相当,白蛋白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主要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上升,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情况。新生儿黄疸的病情通常以病理性黄疸多见,患儿发病后病情通常较重,并且可导致其发生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本研究对人血白蛋白和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治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日龄4~27d,平均(16.48±3.24)d。试验组男33例,女27例,日龄4~26d,平均(16.52±3.19)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将光疗箱的温度调整为30℃,湿度调整到60%左右,将蓝光波长设定在400~450nm,之后使用黑布将患儿的眼睛和会阴部进行遮挡处理,然后将患儿放入光疗箱内,根据实际情况对光源进行合理调节,确保蓝光均匀照射于患儿身体表面,每次蓝光照射时间为8~12h,每次照射间隔2~3h,每日给予患儿1~2次治疗,病情严重时持续照射16~24h,并给予患儿输液治疗,连续蓝光照射3d。对照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在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后,让其按照5ml/次,2~3次/d的标准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患儿症状消失后停止治疗。
试验组使用人血白蛋白辅助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按照10㎎/次的标准使用人血白蛋白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给予患儿1次治疗,患儿症状消失后停止用药。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儿皮肤和黏膜黄染等症状基本消失,体内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但未消失,体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
表1数据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例/%)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上通常按照病因不同将其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和胆汁排泄障碍等所致,患儿发病后持续时间较长[2]。生理性黄疸则是因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干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较差等原因所致,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临床研究表明黄疸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足月儿发生黄疸的几率相对较低。由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病情不断发展科引发胆红素脑病,因此患儿发病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式,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蓝光照射治疗[3]是黄疸新生儿治疗的常见方式,由于血清胆红素能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波,然后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之后随着尿液和粪便排出,因此在采用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时能有效促使患儿体内胆红素排出,降低其胆红素水平,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由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有限,因此临床上通常将其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从而让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人血白蛋白[4]是临床上用于黄疸治疗的一种药物,其能于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结合,以此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从而起到改善黄疸患儿病情的作用。茵栀黄口服液[5]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有茵陈、黄芩、栀子和金银花等药物支撑,具有清热利湿、保肝护胆、利胆退黄的功效,对血清胆红素排除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对人血白蛋白和茵栀黄口服液分别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但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人血白蛋白与茵栀黄口服液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相当,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胡代春.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5):38-39+94.
[2]侯志锋,闫海莉.人血白蛋白、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治疗成本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107-108.
[3]邓如海,张晓琳.蓝光辅助茵栀黄与苯巴比妥钠用于新生儿黄疸防治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8):115-116.
[4]周琴,唐莲,马月兰.人血白蛋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7,14(03):500-504.
[5]陈恒.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4):64-65.
论文作者:黄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黄疸论文; 胆红素论文; 蓝光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白蛋白论文; 口服液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