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饶河农场医院 155741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哮喘40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经诊断老年哮喘患者组病程显著低于慢性支气管炎组,两组患者在发病诱因、急性起病时间、夜间发作次数以及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经对比显示出较大差别,但要提高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率,需要对多项临床指标加以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诊断,从而为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老年;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老年哮喘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胸部紧缩,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经常因接触感染、过敏原、运动等因素而导致哮喘症状加重,经治疗后会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据全国部分普查资料统计,本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可高达15%左右。可以看出,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都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且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比较棘手,老年人的感觉迟钝,对轻中度的气道阻塞容易忽略,因而常延误就诊和治疗,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因而影响治疗及预后。观察总结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哮喘40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性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各40例患者。老年性哮喘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9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哮喘病,哮喘的诊断均符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组2008年的诊断标准[2];慢性支气管炎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1979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年龄61-8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过敏史、体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搜集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记录患者发病诱因、夜间发作情况、吸烟史、病程、有无过敏史、起病原因及缓急;进行过敏源实验时,同时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以一注射部位周围出现红晕者为阳性反应。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老年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3],以便在临床中作出正确的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过敏实验结果显示,哮喘组皮肤实验阳性数为35例,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慢性支气管炎组的阳性率7.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均以哮喘为主要表现,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容易将慢性支气管炎误诊为哮喘,从而影响治疗。其实两者的发病原因、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均有根本的区别。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首先部分病人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使病人脱里变应原的接触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使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茶碱类、抗胆碱药。发病原因、发病年龄、临床特点:①60 岁以上的哮喘患者可统称为“老年人哮喘”,患者60 岁以前发病迁延至老年,称为早发性老年哮喘,患者60 岁以后新发生哮喘,称为晚发老年哮喘。多在春秋两季发病,发病年龄以少年及儿童为多见,常伴有过敏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常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发病时双肺可闻及弥漫的高音调干湿性音,发作间期多无自觉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此类病人痰嗜酸粒细胞增加,血IgE可升高,单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胸部X线透视无特殊发现,经支气管给予解痉药多能迅速控制哮喘。②慢性支气管炎以秋冬两季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多见,其临床特点是有多年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并以咳嗽为主,伴有喘息症状,每次急性发作多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病情时轻时重,有时可迁延数月难以缓解。发病时双肺呼气与吸气均可闻及多音性哮鸣,同时可闻及湿性音,痰嗜酸粒细胞正常,血IgE也可正常,胸部X线透视双肺可见纹理增多,单纯予以支气管解痉药止喘效果不明显,只有支气管感染得到完全控制时,咳喘才会逐渐缓解。治疗方法:①对于支气管哮喘,要尽量避免诱发其发作的因素,及早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在哮喘发作持续状态时,用量要足,待症状好转时应缓慢减药,伴发呼吸道感染时要辅以抗生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则以联合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为主,辅以止咳排痰,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糖皮质激素可下调前炎因子的产生,阻止Th2型细胞因子合成和释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抑制基因转录,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可全身给药,如予甲基泼尼松龙、氢化考地松、泼尼松(静脉或口服)、亦可可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二丙酸倍氯松、布的奈得(普米可)等。
综上所诉,老年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实践中常易相互误诊,从而影响疗效,医生在临床诊断时应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53-165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上接第11页)
[2]An ZP,Xing YH,Jin S.Factors influenc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mplicated by hyperhomocysteinemia[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3(3):329-332.
[3]刘振兴,白祥琰,桂峰,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系统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9):538-544.
[4]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黄宇.不同剂量血栓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98-99.
[6]经屏,张临洪,徐武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息者早期脑血管造影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5):425-428.
[7]方国庆.参麦注射液联用血栓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5):479-480.
[8]刘丽梅,林永忠,李宝文,等.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动脉-动脉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3):211-213.
[9]俎德玲,诸葛毅,蒋一鸣,等.葛根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9(9):2012-2014.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6):530-533.
[11]陈晚娇,雷静.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58.
[12]王瑜.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146-147.
[13]徐隽莹.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4例疗效观察[J].兵团医学,2015,43(1):43-44.
[14]李文静.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体会[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0):113-114.
[15]兰鸿,陈鸿梅,陶平德.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及对早期卒中的预防作用[J].中国药业,2015,24(1):21-22.
[16]王炳国,吴中亚.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09-111.
[17]海涛.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5):1260-1263.
论文作者:刘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哮喘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短暂论文; 肝素论文; 脑缺血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