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论文_王勇

(河北省新河县人民医院 河北邢台 055650)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64-02

预防用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质量。为此,我院开展了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究。本次临床药师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我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进行干预,从而提高了我院整体用药水平,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6个科室2014年4—6月出院的患者病历105份(非干预组),9~11月的患者病历104份(干预组)。

1.2 入选条件

所研究病例入选条件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例,术前已有感染症状应用抗菌药物者除外。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设计好调查表及评价表,其中调查表内容包括住院号、科室、住院时间、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所用抗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时机、抗菌药物总金额等,将各种调查情况录入计算机。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选取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溶媒体积、联合用药等指标,制定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便于判断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1.4 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方案

通过查房、会诊、参与病例讨论,对外科预防用药进行干预,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纳入每月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标准,并定期把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销售情况及耐药情况上报院务会,对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科室在院务会上给予通报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个别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罚。

1.5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共抽查209份患者病历,非干预组105例,干预组104例;其中非干预组男性58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48.76±15.6)岁;干预组男性63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4.2±13.9)岁。

2.2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2.2.1抗菌药物应用率。干预前组中应用抗菌药物者70例,干预后组中应用抗菌药物者83例。干预前组无适应证用药4例,占3.81%;干预后组无适应证用药0例。

2.2.2各类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排序。干预前、后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例数及构成比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干预前抗菌药物类别主要为头霉素类及第3代头孢菌素,干预后主要为第1、2代头孢菌素。

2.2.3 人物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抗菌药物费用。干预前、后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费用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干预前、后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合理用药情况

根据评价标准,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合理用药具体情况、例数及构成比统计见表3。

本次调查发现,术后24h停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8.57%提高到了干预后的42.17%,同时溶媒体积的合理率也由干预前的65.71%提高到了干预后的73.69%,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选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5.71%提高到了干预后的75.9%,用法用量合理率由干预前的68.57%提高到了干预后的95.18%,给药时机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43%提高到了干预后的71.0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未出现联合用药抗菌谱叠加的现象。

3.分析与讨论

3.1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1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应用第2代头孢菌素。干预后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5.71%提高到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药师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统计表明,干预前大部分应用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抗菌药物,干预后主要采用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这是因为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的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1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故干预后我院此类手术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的均选用头孢唑林。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故有些涉及会阴及腹股沟区域的手术则多应用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说明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我院预防感染药物选择上比较合理,能够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等特点,选用窄谱、针对性强的抗感染药,有效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3.2 联合用药

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感染,原则上单一用药即可。调查发现,药学干预前、后,各个手术科室均未出现联合用药抗菌谱叠加的现象。今后,临床药师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调查,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药学干预,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4.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制定的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使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显著提高,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时间和费用;同时,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与临床医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及推动合理用药的步伐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预防用抗菌药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科室清洁手术无适应证用药、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均需进一步改进,这也是临床药师日后干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工作的重点。总之,临床药师应重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监管,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