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_经济增长论文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性论文,经济增长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估计及其阶段性演变特征

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潜在产出增长率被定义为充分就业或就业水平达到自然失业率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两大假定前提:(1)经济发展中不存在资本与其他资源不足的约束,资本与其他资源总能满足充分就业状态下劳动力就业的需要。(2)经济发展中不存在需求总量不足与需求结构性不足的约束,充分就业状态下的产出总有市场需求,即产出总是有效产出。但实际产出总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资本与其他资源不足的约束。对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供给不足;同时,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但全球资源的供给能力在特定时期是有限的,时常会发生如石油危机等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需求不足的约束。经济发展会经常面临总量需求不足或结构性需求不足的制约。因此,在估计潜在产出水平时,单纯由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所决定的潜在产出能力仅是一种理论抽象,对现实经济的参考意义不大,如我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剩余劳动力均与相应的产业资本结合,则潜在产出能力远大于实际产出能力,但这部分产出能力不仅受资本不足的约束而难以实现,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因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约束而成为无效供给能力。鉴于此,各国在估计潜在产出水平时,通常将实际产出的长期发展趋势作为潜在产出水平的替代指标,我们在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水平时,也采用以HP滤波① 估计的实际产出发展趋势作为我国潜在产出水平的替代指标。

(一)我国GDP短期潜在增长率的估计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

对1953~2004年期间我国GDP增长率进行HP滤波平滑处理后,得到我国GDP增长率的发展趋势值(图1)。鉴于一次滤波只能排除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和意外冲击对GDP增长率的部分影响,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为GDP增长率的短期发展趋势或短期潜在产出增长率。从演变趋势看,1953~2004年期间我国短期潜在产出增长率大致经历了以下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1953~1961年期间,GDP短期潜在产出增长率不断下降,从1953年的11.27%逐年递减到1961年的3.85%。(2)1961~1970年期间,我国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GDP短期潜在产出增长率逐年递增,从1961年的3.85%提高到1970年的7.23%。(3)1970~197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呈小幅度下降态势,从1970年的7.23%下降到1975年的6.85%。(4)1975~1985年期间,我国经济再次进入加速增长阶段,GDP短期潜在增长率从1975年的6.85%逐年递增到1985年的10.11%。(5)1985~1995年期间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始终在10.07%~10.38%之间,平均水平为10.2%。(6)1995年以后,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再次进入调整状态,从1995年的10.19%逐年小幅度下降到2001年的9.14%。(7)2001年以来,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状态,2001~2004年期间保持在9.12%~9.14%之间,平均水平为9.13%,即目前我国GDP的短期潜在增长率大约在9.13%左右。

(二)我国GDP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

对GDP短期潜在增长率进行HP滤波平滑处理,即过滤掉GDP实际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后,我们得到一条平滑的S形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曲线(图2)。从发展趋势看,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1)1953~1963年的持续下降阶段,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从1953年的10.23%逐年递减到1963年的5.07%。(2)1963~1987年的加速增长阶段,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从1963年的5.07%逐年递增到1987年的10.05%。(3)1987~1995年的高速稳定增长阶段,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04%~10.26%之间,平均增速为10.17%。(4)1995~2004年的减速增长阶段,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从1995年的10.04%持续下降到2004年的8.96%,增速下降1.0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图1 1953~2004年期间我国GDP短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

图2 1953~2004年期间我国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GDP的长期潜在增长率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

对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再次进行HP滤波平滑处理,过滤掉GDP实际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得到GDP的长期潜在增长率。长期潜在增长率曲线的形态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曲线的形态类似,只是比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曲线更为平滑,但二者的离差存在明显的长期波动现象,同时,对长期曲线再次平滑处理后,得到的曲线与长期曲线形态一样,但新曲线与长期曲线离差的波动趋势及波长,与中长期曲线和长期曲线离差的波动趋势及波长完全一致,只是波幅减小,说明长期曲线已经反映了1953~2004年期间GDP潜在增长率的长期趋势。从发展态势看,我国GDP长期潜在增长率同样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1953~1964年的持续下降阶段,GDP长期潜在增长率从1953年的9.52%逐年递减到1963年的5.38%。(2)1964~1988年的加速增长阶段,GDP长期潜在增长率从1963年的5.38%逐年递增到1988年的10.06%。(3)1988~1995年的高速稳定增长阶段,GDP长期潜在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03%~10.21%之间,平均增速为10.14%。(4)1995年以后进入持续下降阶段,到2004年已递减到8.97%。

图3 1953~2004年期间我国GDP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GDP增长率的周期波动特征及其敛散性分析

从GDP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偏离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平均波长分别为6年、12年和17年的短期、中长期和长期内生性波动现象。三种周期性波动的不同周期波长与波幅均存在很多差别,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政府政策、世界经济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形成了较大外部冲击,改变了经济波动的方向,甚至在短期内改变了短期或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方向,但GDP增长率的长期波动存在最终收敛于长期潜在增长率的趋势,因此,外部冲击难以改变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趋势。

(一)GDP增长率短期波动的特征及其敛散性分析

我们将GDP实际增长率与短期潜在增长率的离差作为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指标。从波动情况看,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1)政策因素和意外冲击对GDP短周期波动的影响很大。1953~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发生大幅度波动的时期,均是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和发生严重意外冲击事件的时期,如1958~1964年期间发生的“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导致GDP增长率大幅度波动。随后进行的“三年调整”(1963~1966年)和再次追求快速工业化政策,同样导致1966~1970年期间的GDP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1988~1992年期间发生的“治理整顿”政策,同样导致GDP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则改变了我国GDP增长率短周期波动的方向,使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长达7年的持续下滑现象(从1992年到1999年)。(2)短周期波动具有很强的不规则性。根据1953~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实际短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GDP增长率短周期波动的标准波长为6年,但实际短期波动各个周期的波长有很大差别,1958~1964年、1964~1970年、1978~1984年三个周期的波长均为6年,1992~2004年的周期波长长达12年,其他7个周期的波长介于2~4年。(3)波动幅度趋于缩小,总体波动趋势是收敛的。从波动幅看,1978年以后各个周期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改革开放之前各个周期的波幅。同时,从总体上看,短期波动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利用短期波动的差分方程进行外推,② GDP增长率短期波动的波幅收敛于0,即我国GDP增长率始终围绕短期潜在增长率进行波动,且存在最终收敛于短期潜在增长率的趋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以及下述分析中将要论述的中长期波动和长期波动,均存在反映其一般波动规律的高阶差分方程,且各差分方程的性质均是收敛的,这一重要特性证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内生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只是受不同时期不同外部冲击的影响,各种周期波动中不同周期的波长与波幅存在较大差别。至于周期的内生机制以及外部冲击的影响,我们将另作论证。

1953~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实际短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

R2=0.390548,调整后的R2=0.349918,DW统计值=2.1

其中GWS表示GDP增长率短期波动幅度,括号内数值为各变量显著性指标T统计值。

(二)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的特征及其敛散性分析

我们将GDP短期潜在增长率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离差作为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指标。从波动情况看,利用1953~2004年期间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1)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我国GDP增长率存在标准波长为15年的中长期周期性波动现象,但这种波动现象仅存在于1953~1969年和1969~1984年两个周期的实际波动中,1984年以后实际中长期波动的波动方向与波长均发生了质的改变:(1)按照1980~2004年期间实际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2)进行模拟分析,1984年以后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的标准波长为12年,比标准方程1模拟得到的标准波长少3年。(2)从1989年开始,实际波动的方向背离标准方程1模拟的波动方向,由标准方程1模拟得到的标准波动1的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3)即使与标准方程2模拟得到的标准波动2相比,1984~2004年期间实际中长期波动的波峰也比标准波动2的波峰超前3年,而1953~1984年期间实际中长期波动的波峰或波谷与标准波动1的波峰或波谷基本重合。这三方面的重大变化表明,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1990年以后利用外资的快速增长和进出口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国经济运行及其波动的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从中长期波动的敛散性看,由标准方程1和标准方程2外推的趋势表明,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的趋势是收敛的,即GDP增长率始终围绕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波动,且存在最终收敛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趋势。

图4 1953~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及其标准短期波动情况

注:标准短期波动曲线是根据实际短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进行模拟预测得到。

1953~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实际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1):

R2=0.996528,调整后的R2=0.996204,DW统计值=2.2

1980~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实际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2):

R2=0.996897,调整后的R2=0.995862,DW统计值=1.93

其中GWL表示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幅度,括号内数值为各变量显著性指标T统计值。

图5 1953~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及其标准短期波动情况

注:标准中长期波动曲线1是根据1953~2004年实际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进行模拟预测得到,标准中长期波动曲线2是根据1980~2004年实际中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进行模拟预测得到。

(三)GDP增长率长期波动的特征及其敛散性分析

我们将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与长期潜在增长率的离差作为GDP增长率的长期波动指标。从波动情况看,利用1953~2004年期间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我国GDP增长率存在标准波长为17年的长周期波动现象,在1986年之前的两个周期中,实际波动与按标准方程模拟的标准波动基本重合,只是在1978~1986年期间实际波动的幅度大于标准波动,但在1986年以后,实际波动与标准波动出现背离现象:按标准波动趋势,1993年以后GDP的长期波动趋势应恢复上升,但实际波动仍保持下降态势,直到2000年才达到谷底,从2001年开始恢复上升趋势;而2003年应是标准波动的波峰,但实际波动仍处于复苏阶段。GDP增长率实际长期波动与标准波动的背离现象表明,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如1988年的“治理整顿”、1993年经济的严重过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意外冲击、2000年的全球经济衰退等,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和中长期波动有巨大影响,同时对经济运行的长期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即重大外部冲击的发生会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与波动方向。但从长期波动标准方程的趋势外推看,GDP增长率的长期波动趋势同样是收敛的,即GDP增长率始终围绕长期潜在增长率波动、且最终会收敛于长期潜在增长率,因此,外部冲击会改变经济波动的方向,甚至在短期内会改变短期或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方向,但难以改变长期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

1953~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标准方程):

R2=0.999999,调整后的R2=0.999999,DW统计值=1.94

其中GWL表示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幅度,括号内数值为各变量显著性指标T统计值。

图6 1953~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的长期波动及其标准短期波动情况

注:标准长期波动曲线根据1953~2004年实际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进行模拟预测得到。

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未来发展趋势估计

从我国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自身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经济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2010年以后将稳定在8%。从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和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与短期波动发展趋势拟合得到的GDP增长率预测结果看,2005~2009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9.9%递减到2009年的8.1%,此后的2010~2020年期间,GDP增长率可能稳定在8.2%~8.5%之间。

(一)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未来发展趋势

受目前GDP增长率时间序列长度不足的限制,我们无法获取完全符合回归统计要求的GDP长期潜在增长率的高阶差分方程,③ 难以对GDP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可靠估计。因此,我们只能以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未来发展趋势估计为基础,对GDP实际增长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鉴于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在1984年以后与其标准波动发生背离现象,我们在估计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时,也以1953~2004年和1980~200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区间,分别估计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方程,得到如下结果:

1.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方程1,以1953~2004年数据为样本:

R2=1,调整后的R2=1,DW统计值=2.01

2.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方程2,以1980~2004年数据为样本:

R2=1,调整后的R2=1,DW统计值=2.17

其中GDPTT代表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变量后括号内数值为滞后期,下方括号内数值为显著性统计指标T统计值。

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两个发展趋势方程均符合回归统计要求。实际上这两个方程均是变量GDPTT(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9阶差分方程,从差分方程的性质看,它们均反映了波长在17年左右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情况,即前述分析中论述过的GDP增长率的标准长期波动情况。以两个发展趋势方程为基础进行趋势外推,我们得到两条反映2005~2020年期间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曲线:由发展趋势方程1外推得到的中长期趋势1和发展趋势方程2外推得到的中长期趋势2。从两条趋势线的实际值看,两条曲线方向基本一致,均延续了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在1995年以后的缓慢下降趋势,2005~2007年两条曲线完全重合,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从2004年的8.96%以每年0.11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减到2007年的8.63%。2007年之后,两条曲线的下降幅度出现偏差,中长期趋势1的下降幅度大于中长期趋势2,但两条趋势线的下降幅度出现递减,到2017年中长期趋势1下降到7.94%,中长期趋势2下降到8%。此后中长期趋势1恢复小幅度上升趋势,到2020年上升到8%;中长期趋势2继续下降,到2020年降为7.95%。总体看,GDP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在2005~2014年期间呈持续小幅度下降态势,增速从9%递减到8%;2014~2020年期间增速基本稳定在8%,此后有小幅上升趋势。

图7 1953~2020年我国GDP中长期潜在

产出增长率及其发展趋势外推

注:GDP潜在增长率的中长期趋势1是根据发展趋势方程1外推得到,中长期趋势2是根据发展趋势方程2外推得到。

(二)我国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与短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

鉴于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与标准波动在1984年以后发生了明显的背离现象,而导致背离的外部冲击因素已改变了经济波动的方式与方向,并已成为未来经济波动趋势的基础,因此,我们在估计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以1980~2004年实际中长期波动数据为样本得到的标准波动方程为基础进行外推,结果表明,在不发生重大外部冲击的条件下,GDP增长率仍将按照波长12年的标准波动周期进行波动,2006年将是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的下一个波峰,2012年达到波谷,2018年再次达到波峰。

在前述分析中已提及,GDP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是GDP短期潜在增长率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离差,因此,将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与中长期波动的发展趋势拟合后,即得到在不发生重大外部冲击条件下的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值。鉴于在预测GDP中长期波动发展趋势时,我们采用了以1980~2004年实际中长期波动数据为样本得到的标准波动方程为基础进行外推,在拟合短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时,我们也选择GDP潜在增长率的中长期趋势2作为基础进行拟合。从拟合得到的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如图9)看,2005年GDP的短期潜在增长率为9.13%,为2001~2004年期间的平均水平;2005年以后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到2012年降为8.03%;此后恢复上升趋势,到2017年提高到8.2%,之后再次小幅度下降到2020年的8%。总体看,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在2005~2012年期间将从9.13%持续下降到8.03%,此后的2012~2020年期间GDP短期潜在增长率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平均水平为8.1%。

图8 1953~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中长期波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外推

图9 1953~2020年我国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及其发展趋势外推

(三)我国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发展趋势及未来经济增速预测

我国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很不规则,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等外部冲击对其波动影响很大,为了充分吸纳近期外部冲击对未来短期波动的影响,并与短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估计的样本区间一致,我们选择1982~2004年的GDP短期波动数据作为预测分析的样本区间,进行回归分析,确立这一时期短期波动的标准发展趋势方程,以此发展趋势方程外推得到2005~2020年期间GDP短期波动的发展趋势(如图10)。将GDP短期波动发展趋势与GDP短期潜在增长率发展趋势拟合,即得到2005~2020期间GDP增长率模拟预测结果(如图11)。从模拟情况看,2004年以后我国GDP增长率将呈逐年小幅度下降趋势,2005年为9.8%,2006~2009年分别为9.5%、9.1%、8.5%和8.1%,2010~2020年期间介于8.2%~8.5%之间。

1982~2004年期间GDP增长率短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

R2=0.587602,调整后的R2=0.522487,DW统计值=1.91

其中GWS表示GDP增长率短期波动幅度,括号内数值为各变量显著性指标T统计值。

图10 1995~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的短期波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外推

图11 1953~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及其模拟预测

四、基本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在经过1962~1985年的加速增长阶段和1985~1995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目前正处于从高速增长期向快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的特殊时期,2005~2010年期间GDP的潜在增长率将呈逐年下降态势,此后在2010~2020年期间将再次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状态,潜在增长率将维持在8.3%左右。同时,从GDP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看,2005~201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速有可能从2004年的10.1%深度回落到2009年的8%左右。为了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周期性收缩对未来经济发展形成的双重制约,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将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活力、扩大增长空间的关键,在扩大国际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挖掘国内消费需求,对缓解潜在产出的需求不足约束、防止经济增速出现深度下滑至关重要。

注释:

① Hodrick—Prescott Filter,简称HP滤波,是一种估计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线形平滑技术,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odrick和Prescott运用于其1997年发表的美国商业周期分析论文中,基本原理是求取时间序列Y的发展趋势S,使公式的值最小,其中λ为平滑因子,年度时间序列一般取值100,取值越大,趋势线S越平滑。

② 短期波动及本文中的中长期波动和长期波动的回归分析方程,实际上是各种波动时间序列的高阶差分方程,可以用波尔定理证明差分方程代表的时间序列是否满足收敛于0,但证明与计算过程过于复杂,因此,文中我们仅用比较直观的时间序列趋势外推予以说明。

③ 前述分析表明,GDP长期潜在增长率存在波长约为58年的长周期波动现象,要估计其发展趋势方程至少需要滞后28期的长期潜在增长率数据,目前的序列长度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标签:;  ;  ;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