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弱校改造工程”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_基础教育论文

实施“弱校改造工程”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_基础教育论文

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薄弱论文,水平论文,学校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我市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这一战略目标,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展示了我市宏伟的发展前景。在这个大背景下结合我市当前的实际情况来思考和部署本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中包括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要使我市的基础教育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加快改变目前相对薄弱学校的面貌。我市自1985年起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十年,在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仅1988年到1994年7年中,市区共改造、扩建中小学校1255所,建筑面积达159万平方米;郊区共改造学校1742所,翻建面积达137万平方米,为缩小校际之间基本设施条件的差距打下了初步基础。目前我们所说的薄弱学校,是新的发展层次上的相对薄弱学校,与10年前的情况已有很大不同。但对照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来衡量,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管理水平不高,社会信誉不佳。因此,在1994年我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薄弱学校更新工程”被列为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八大工程之一。我们之所以要花大力气推动这一工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使我国逐步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它们都强调教育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强调受教育者“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它们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素质性、平等性、强制性,这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为此,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较为平等的受教育条件,为公民的素质养成提供较为平等的条件和机会。

第二,基础教育中尚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择校生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出高收费或乱收费。这中间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大差异,还有一批相对薄弱学校。例如我市的700余所中学里,教育设施及办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的约占85%,设施和质量好的重点中学初中部和基础较差的学校分别为6-7%和7-8%,其间差距很大。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家长有让子女接受最好教育的愿望,而这种愿望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而日益强烈,学生便承担着很大压力。于是分数竞争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重;出钱择校又使教育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对此,人民群众是不满意的。

第三,我市跨世纪奋斗目标的确定,对市民的素质以及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基本素质的养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从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和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度着眼,必须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正是我市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所在。

改变薄弱学校面貌是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涉及我市未来新一代整体素质的大事,因此,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把“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列入整体计划和规划之中,并由市政府发文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从而各司其职,确保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要求:

1.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要坚持不懈。

由于薄弱学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也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市、区县领导下基层了解情况时,我们强调“雪中送炭”,多关心薄弱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我们强调优先考虑加强薄弱学校;学校布局的调整,我们强调首先要有利于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等等。久而久之,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为加强薄弱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我市闸北区经过10年努力,即第一轮(1985—1990)重点加强对12所薄弱初中和3所薄弱小学的建设;第二轮(1990—1995)重点加强对新开办学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正进行第三轮工作。我市静安区把改变薄弱学校面貌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以“传统疗法”为基础,一向管理要质量,二向科研要质量,在抓好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办学设备、经费财力、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又实施“手术疗法”,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在全区范围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经验都说明,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决不能半途而废。另外,我市面临城市建设较快发展和人们居住分布状况发生变化的新情况,人口向城郊结合地区流动,大批新学校建立,对这些学校如不及时加强就会形成新的薄弱学校。为了让每一位迁入新区居住的居民子女都能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不让新区出现新的薄弱学校,我市徐汇区采取了“公建配套盯着办,校舍设施尽力办,干部师资重点办,质量管理抓紧办”的措施,也有较明显成效。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要加大力度。

当前我们必须加大改变薄弱学校的工作力度。整个“工程”预计三年内将投入6亿元人民币,调用部分教育费附加与区县财力按1:2配比投入,结合城区改造、新区配套以及教育资源置换和调整学校布局,为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中小学创造条件。学校的差距不可能没有,但基本设施条件不能相差太远,尤其不能相差越来越远。政府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调控资金投向及采取其他措施,不断缩小校际差距。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我们将在资金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对农村加大倾斜度。

3.“薄弱学校更新工程”要硬件、软件一起抓。

更新薄弱学校是一个整体“工程”,硬件建设要有较大的投入,软件建设更要重视。要使投资有更大的产出效益,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对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应包括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改善学校管理、树立良好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优良校风等等,我们要求市教委加强督导评估和宏观指导,各区县政府及其教育部门采取配套措施,切实使薄弱学校的薄弱状态得到根本改观。

改变薄弱学校面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认真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使上海的中小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这样,我们就可能在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坚持就近入学和制止择校生、乱收费等方面取得实质性、长效性的进展,从而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转轨。

标签:;  ;  ;  

实施“弱校改造工程”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