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新形式
王白萍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100)
摘 要: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核心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智慧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实现高效教学互动的有效手段,是创新教师管理的重要途径。智慧课堂构建的基本理念是创建O2O无缝学习环境,其基础是智慧课堂环境的设计,重点在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与评估,核心是创建学生的个性化适需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智慧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智慧课堂;创新能力;个性化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诞生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同时也在逐步变革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革命性作用。”新兴技术不断冲击传统课堂,使传统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学已然进入了学生的主权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主体的觉醒,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向的“教与学”,而更多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优化教育模式,因此,传统课堂必然要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现代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现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入技术,用技术变革教育,以适应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互联网+教育”势必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智慧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
智慧学习、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互联网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对于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国内外专家学者尚未有一致的观念,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可追溯到智慧教育。2009年,IBM开始倡导智慧课堂,并提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资源的全球整合;为21世纪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主张智慧教育是以技术为支撑,借助信息技术,创建富有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支持学习者的学习与实践,旨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智慧发展。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一场智慧“革命”,从“四库一平台”建设到“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即将启用,信息化产业跨界与建筑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
从不同视角出发,智慧课堂则呈现出不同的含义。从信息化的视角来说,目前国内现有的“智慧课堂”的相关产品或应用纷繁复杂,学者对智慧课堂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尚无统一的定义。如:强调物联网的“智能化”感知特点,认为“智慧课堂”是基于物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智能化课堂;强调基于“移动化”智能终端的应用,主张基于电子书包等智能终端的“智慧课堂”系统,为师生建构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强调技术支持的课堂目标分析,认为“智慧课堂”应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
可见,智慧课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与融合而发展的。相对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传统课堂来讲,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用互联网技术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问题,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集合师生的共同智慧。智慧课堂的核心是基于信息技术,构建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以实现智能化的教与学,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多元化的体验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智慧课堂较传统课堂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需要变革和创新,智慧课堂的建构需将新技术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利用灵巧的学习环境施展教与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我的母亲在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过世了,因而与父亲相伴的日子较久远,岁月酿出的亲情酒水也就更多更浓一些。如今,我已活过了父亲别世的年龄,对他的思念更强烈了。
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强调基于学习分析技术,动态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模式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不足及学习需求,实时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时推送学生所需的学习内容和各种相关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练习和评价,即时提供学习诊断结果和学习建议,以便学生根据学习结果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统一讲授的僵局,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有益于学生开展群智学习。杨绛先生曾谈道:“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智慧课堂将互联网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主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集合师生的共同智慧于课堂,以实现“群智学习”。智慧课堂依托于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为师生提供多种实时沟通、交流的手段,师生可以在智慧课堂的终端迅速传递信息,实现了师生间的实时交流与互动。而借助线上、线下的跨时空交流与协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课堂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进而助力师生开展“群智学习”。生生间、师生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可广泛集结众人的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同伴互助和共同成长。
3.有助于学生进行泛在学习。基于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智慧课堂终端具备小巧轻便、便于携带等特点,使学生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无处不在的学习”。学生可以随时在智慧课堂的移动终端上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微课等,使学生一直保持连续、无缝的学习状态,实现了高效远程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终端上的服务与其他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沟通、交流,实现了信息交互与学习交互。智慧课堂能为学生创设情景化的学习环境,并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栖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
(二)实现高效的教学互动
树立内部营销与全员营销观念。当然,要想做好酒店管理工作,只会自己埋头苦干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支持,那就要做好“内部营销” 工作。做好内部营销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后台为前台服务、坚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坚持管理者为员工服务。
2.提高教学互动的参与程度。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互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互动服务,极大提升了师生在互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生可以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被海量的信息资源所干扰而无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此时教师可以在资源推送时,采取发问、提示、引导等形式与学生高效互动,帮助学生获取最有利的学习资源。再如,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和协作探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和帮助,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依托智慧课堂这一平台,师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立体、多样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发现、问题任务的布置、问题(疑难知识)的理解、解决方法的设想与归纳、综合应用与实践、个性化的协作学习、学习的评价与管理。而智慧课堂就是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提高教与学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交流互动及评价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慧能力的培养。
(三)助力教师开展高效化、精细化管理
1.精准掌握学情。智慧课堂依托聚类、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技术,可准确采集每位学生的学习信息,实时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情况,并即时诊断、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教师更加精准、直观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教师提供有建设性的教学建议,助力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利用智慧课堂这一平台,可于课前向学生推送学习课件、微课视频、预习测试题等,学生在完成预习及试题测验后可及时将这些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如此方便教师即时、准确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答题进度、学习能力等,进而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实现了学生高效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3.4约束的管理。在约束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躁动程度、接受程度。取得家属的同意及配合,签署使用同意书,报告医生下达医嘱。在使用约束带时,要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随时观察松紧度,每2小时放松约束带5-10分钟,定时观察局部血运情况及患者的呼吸,做好记录及交班。每24小时与医生一起共同评估病人病情,根据病情确定是否约束。
2.落实分层教学。智慧课堂可提供学生档案管理和维护功能,教师借助智慧课堂这一平台可以精准掌握学生学情,包括基本信息、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习情况等。据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施行不同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图所示)。学生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能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学生的层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平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评估、实时的评价和反馈结果,适时调整学生的分层情况,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自适应性和个性化分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数据录入需要采用本地数据和远程数据结合录入方式进行。具有录入权限的工作人员可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数据录入。如果录入格式出现错误,可调用WEbService软件出发数据库存储过程,对于相关数据直接对应数据库列表进行文件域名修改。采用上述数据采集和录入方式可节省大量数据录入工作量,不仅提高数据采集入库速度,更具有高强容错率,有效降低数据采集成本[4]。
智慧课堂分层教学模式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担任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智慧课堂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用互联网技术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智慧课堂是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教师是为学生而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乐园。
三、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瓶颈
目前,一般的传统课堂中,教师虽然也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高,学生多数是被动学习,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知识、机械做题,学习过程中缺乏创造力和思维的培养。现如今,多数学校积极开展创新科技活动,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培养,但这些活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实践上,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3.生成互动教学的教学资源。基于智慧课堂这一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提交学习结果,并将问题上传至讨论栏,而这些问题就成为了师生课堂讨论与学习的重难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操作示范,也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相关的学习资源,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电脑屏幕可以实现同步投映,以方便学生参与查询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整理资料、归纳分析、交流探讨及互动指导中,逐渐明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不断地进行意义建构,同时,也在不断地生成丰富的教学新资源,系统可以自动捕获这些教学资源并进行关联存储,以便师生在后续的学习和教学中使用。
(二)智慧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海量信息袭来,必然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伯尼·特里林和查尔斯·菲德尔所著的《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学习》一书中也提到了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而智慧课堂为学生培养学习与创新技能以及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1.实现互动课堂上的教与学。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是互动教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互、融合的动态过程。智慧课堂为师生提供了多元、立体的交流互动平台。在传统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仅限于语言上的互动,不同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则是借助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持平台,构建师生间、生生间持续、立体、高效的互动交流平台。并且在互动过程中,智慧课堂不断实现了协作、探究和意义的建构,促进了学生智慧的产生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智慧课堂构建理念:基于O2O建构无缝学习环境。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至线下。构建智慧课堂就是基于O2O的理念,搭建一个让学生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无缝学习的环境,让互联网成为线下学习的平台,利用线上的优势和资源促进学生的线下学习。智慧课堂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有助于教师进行资源分层,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和个性化需要,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学习资源。此外,智慧课堂还可为学生提供线上多方位的动态交流,并且交流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了学生的泛在学习和持续性学习,加之伴随着学生间的知识碰撞,有助于新知识的不断生成及知识的螺旋性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有鲜肉的时候,我和舒曼就去附近的那块菜地偷些白菜和葱。老菜农的儿子发现了我们,也佯装不知。我们同他的岁数相仿,彼此有好感。
在教育中,无论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最终都需要回归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体现。学生在智慧课堂中不仅可以享受虚拟空间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也可以在线下实际课堂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或形式进行知识的外显和迁移。线上、线下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实现循环发展。
2.智慧课堂构建基础:智能环境的设计。智慧课堂环境设计包括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环境两方面。物理环境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设施,如能够根据教学活动而便捷组合的桌椅,方便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智能的外在环境,如根据实时教学情况自动调节课堂的声、温、光等。学习支持环境则主要基于多媒体技术、无线网络应用技术及云端服务技术,以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平板电脑、投影仪等信息技术为硬件基础,配套互动课堂系统以及智慧云平台,无缝连接“云”与“端”,并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个学习环节,实现服务端、教师端、学生端的交互。教师、学生通过互动终端进入智慧课堂的学习支持系统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学校管理者、家长等亦可进入智慧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教与学的实时状况。
智慧课堂的创建要为学生创造情景化的学习环境,依托于传感器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其可记录教师和学生所有的教与学活动,以综合管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数据,动态收集和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效果进行数据化智能分析,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转向于依赖教学中的客观数据,依靠数据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助教师教学决策,使教师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另外,智慧课堂的建构要注意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丰富评价指标,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并且最后的评估结果要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以真正做到学习的可视化。
3.智慧课堂构建重点:基于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和评估。在数字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通常会伴随着大量学习数据的产生,而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提炼,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实时的诊断、多元的评估、个性化的学习决策、精准推送学习内容等自适应性学习服务。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教师可以描述并解释学生之前的学习行为,并干预现在正在发生的学习行为,以预测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智慧课堂构建核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适需学习环境。智慧课堂的建构基于新课程中“学生是发展中的、完整的人”,强调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注意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适需学习环境。智慧课堂在对学生学习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记录与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认知水平、学习状态等,从而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主动向学生推送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固强补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智慧课堂要创建能够让学生舒适沉浸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自主地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二是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不断加强,国家重点监控在线监测数据实现实时公开,但是多数城市发布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质量堪忧;《大气污染防治法》拓展的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公开,尚未全面落实;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危险废弃物产生、转移、处置、排放信息仍未全面、完整地向公众公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技术如何有效融合到教学中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创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智慧教学,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课堂是引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通过对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智慧课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技术,而是要有效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人机结合的优势,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不断获取、集成、应用所学知识,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智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7-4-29.
[2]祝智庭,贺 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3]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2014,(4).
[4]林利尧.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
[5]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 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6][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洪友,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本刊启事
《教育实践与研究》自创刊以来,坚持“探索教学规律,研讨教学经验,展示教研成果,传播教改信息”的办刊宗旨,遴选优秀稿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教育资源。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刊计划组织发表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旨的系列专题稿件,具体内容如下:
一、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中国学生应当具备的必须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引领课程改革和学生管理。
二、立足学科基本素养,从推动学科进步的专业思维着手,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研讨教学活动中具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的落实。
三、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区域文化和校园特色,形成具有一定风格的特定教学方法。
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稿,踊跃订购!
《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0X(2019)09-0011-06
作者简介: 王白萍(1990-),女,福建泉州人,硕士,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 孙小梦】
标签:"论文; 互联网+"论文; 智慧课堂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个性化学习论文;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