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分局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为迎合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企业在长期的管理中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现状,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也应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努力,深入分析企业自身发展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不同管理模式成果中学习其优点并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进而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分析
1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深化企业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突破自身管理瓶颈,实现企业管理内涵的拓展,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联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管理上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一种生产关系,而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就是适应该空间以及时间当中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各种具体条件发生变化而进行变化,这一点就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
(2)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世界范畴的概念。虽然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高低的差异,但是实际上,企业无论是刚刚起步,还是发展十分成熟,面对的世界市场以及世界经济格局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变动,这些变动并不一定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表面特征,但是最终会因为不起眼的量的积累最终促成企业兴衰成败的质的变化。所以,企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先机,就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应该是和世界市场进行对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的。
(3)企业要进行管理的现代化变革必然是具备完整的系统性。因为企业的管理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些精明巧妙的点子就能够实现,而是应该进行系统的变革。这种变革或许是点点滴滴的,但是不能够朝令夕改,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变动,所以企业要继续发展下去,更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系统化的审视,让企业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发展局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而能够不断地投入到新的运行当中,持续健康发展下去。所以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等内部因素和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要充分分析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优化排列组合内外各种因素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2企业管理模式具体分类
企业管理模式分类中有制度化、情感化和家庭化三种管理模式,以下针对三种模式展开详细的说明:(1)制度化管理模式是美国在开展行为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该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依据企业的自身的发展形势针对性的展开企业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度是开展管理全过程中,对企业全体人员工作行为的一种约束和依据,为企业的有序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确保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的制度规定是由企业的各部门员工在协调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对企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权力和义务的冲突,而权力为主的解决方式,导致员工对制度是无条件执行,管理者反而没有较多的制度约束,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作用;(2)情感化模式较之制度化模式更具现代化,在管理中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的基本工作需求,并在员工更高需求层次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情感化模式对企业的管理规范方面存有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经营者把握情感因素和企业制度的平衡点;(3)家庭化管理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带有显著的血缘特征也是我国企业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企业应用时,其管理人员以家族成员为主,在企业的发展中血缘关系是联系所有人员的重要桥梁,对维护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是缺乏民主性,决策权过于集中,极易引起其他人员的抵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是凸显社会责任意识。人本理念广泛推行的时代中,社会责任得到来自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认可,演变成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履行社会责任是其义务,一方面对人民实施关怀措施,另一方面紧扣国家利益、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运营。企业将社会责任整合进文化体系中,是对以盈利为发展目标传统管理模式的整顿,在其导向下企业发展目标发生巨大转变。
二是彰显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本世纪初期,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被深度的洞悉,更为深刻化,逐渐演变成新时期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当下以人为本的推行是以“本质论”上的管理哲学为依托,有效的将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方式整合在一起。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紧靠职员是无法达成的,使职员与企业效益共同发展,将职员自体价值体现出来,共同享用企业发展成绩。以人为本理念整合进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体现形式为职员间互敬互助、和谐相处方面,这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内驱动力。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管理者对职员内心需求有整体性了解,做好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积极为其创造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维护其民主权利。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利用聘用、培养、应用、激励、竞争等多样化机制,为现代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4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相融合
4.1体制整合关怀的企业管理
站在企业管理学视域分析,体制和“法制”类似,关怀和“德治”持平,两者相互完善,相互推动,其中体制的最大作用体现在参照企业现有的体制对职员工作行为进行规定,导向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关怀理念整合经营管理进程中在调和企业内部纠纷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为企业各项业务顺利开展与运营奠定基础。所以在对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需将关怀与体制置于同一高度,在执行体制化管理模式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职员情感关怀工作,激发其工作热情,为其潜能的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关怀与体制整合式管理模式在企业未来发展中的应用,使管理者参照职员现实情况,对人力资源施以调整对策,使职员在适合自体价值发展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定期组织道德培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重视职员身心发展情况均是关怀理念实施的形式。
4.2效益整合责任的企业管理
长期以来,企业经济效益被视为推动企业运营发展的内驱动力,在企业生成规模不断拓展的局势中,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定的社会成本产出。那么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中,企业应该以社会视域站在至高点,应用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向整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成行为对自然与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此时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企业若依然以盈利为目的对事业进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作为发展与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媒介,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推动了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手段的辅助。
参考文献:
[1]董韶辉.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3.
[2]张进.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J].时代金融,2016,12:107.
[3]姬永宜.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河北企业,2016,08:36-37.
[4]程凯娜.探析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河北企业,2016,12:33-34.
论文作者:杜彦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企业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职员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社会论文; 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