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汉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崔娟娟

浅谈高三汉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崔娟娟

崔娟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 748200

[摘要]:Abstract

Being regarded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ol and a media of spreading the information,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very country. In China, there are two distinct points of view on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One exaggerates target language teaching and ignores the role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other holds the idea that native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it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domestic argument on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native language play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Target language;Pedagogy;Native language;

一、英语教学中母语应当如何使用

关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教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外语教学要尽量避免使用母语,尽可能地以发展英语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地道掌握。 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是随着本世纪初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强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外语教学,明确提出外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虽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时髦,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 二是外语的教学要借助母语进行, 实践证明,母语是学生掌握外语的中介。学生大都是在已经相当熟悉地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在他们初学外语时总是要通过母语来理解外语的,即总要以母语为中介,才能使外语与思维联系起来。有心理学研究显示,只有外语的词和词组与概念之间较早建立直接的联系,最后才可能达到完全用外语思维的水平因此而立论,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母语进行英语教学的原则。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反对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又摒弃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外语学外语"(English Only Approach),主张教会学生语言的不同功能(function)、使用语言的方法等等。这也就承袭了直接法轻视母语的观点。

二、人本主义教学法中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授课中,尤其给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时,母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曾经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大约是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事去做,而且是用英文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心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但这是否意味着母语就应当完全被排除在外语课之外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英语的目的,许多老师甚至专家们相信,听说读写在英语学习中是代表四种“转换”。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进步也必须有这种语言转换。事情很清楚,假如不能实现这种转换,外语是无用的。退一步讲,在培养外交官和外专业人才的专业外语院校里,外语和与母语的转换也不可能完全被排斥。毕竟学生们还要为自己的祖国服务,既然普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训练我们的学生在西方社会生存,既然英语教学的社会功能涉及或者说离不开两种语言的转换,那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我国现行英语教学课堂现状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的课堂现状主要是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课时和创造一个适当的英语环境。多数大中院校英语教师平均面对的是五十多个学生的大班级。“一位美籍教师Micheal Wampold就曾经说过:‘中国英语教学的头号问题就是班级的规模。在一个有五十多个学生的班级里,在四十五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就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平均算来,即便教师在课上一句话不讲,每节课每个学生也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所有学科来说,班级人数超编制,都会给教学造成损失,它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危害也尤其严重。’试想一下,在母语环境里一个人尚且需要学习好几个年头才能讲好自己的母语,将近十年才能写好自己的母语,我们怎么奢望每周花几个钟头时间就能学好讲好一门外语呢?”[2](P89)在这种这种极端不利的环境条件,笔者认为与其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知道这些时间根本不可能让一个人学会一种语言)教学生去与英美人用英语“侃”,还不如实际地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上高中,上大学,继续深造铺平道路。

四、正确看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位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都在琢磨母语和目的语有哪些异同。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 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直接法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五、活用母语才是英语教学的王道

总的来说,用孤立的、静止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对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需要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它。事实上,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和学生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如何活用母语,扬长避短来实施教学,这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学习的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教学环境等,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 在这场关于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有无作用的讨论中,我们的结论是: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用外语进行交际。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柳梅,苏柳燕.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英语教学,2005(3):11-12.

[2] 袁春艳.综合英语教学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 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陈玉清.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宁德师专报,2003。

论文作者:崔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三汉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崔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