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论文_金润良

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论文_金润良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阜城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衡水 053700)

摘要:为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用电需要,我国采用10kV配电网络为城乡居民进行供电。但由于配电地区范围广、配电线路复杂分散等原因导致整体供电质量不高,供电的效率以及供电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一旦出现线路故障问题,人工排查检修的方式因为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作效率并不高,有时还可能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为供电企业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关键词:10kv电网;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应用

1配网线路故障的定位查找

1.1低压脉冲反射法

该方法属于典型的故障检测法,适合用于低压配网线路故障监测,其中断线故障的检测最为敏感,能确保高度精准,而且能够借助显示屏获得清楚的波形,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测出发生故障的馈线出线的长度,得出一个统计数据,将这个数据同常规非故障相电缆长度对比,再将故障与非故障相的测量波形加以对比,从中获得电缆实际的长度,具体长度数据为2.22km,然而此方法尚未获得清晰、明确的故障波形图,从而精准地锁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决定借助脉冲电流法。

1.2脉冲电流法

分别得出了故障处一次故障波形、二次故障波形两大形态,双方之间相差0.495km,这就意味着故障点就在不远处,离监测点较近。同时借助高压电桥法来深入检查、巡查故障点,对应获得此点的相关数据值,最终端的被检测位置和故障位置之间相距的数值正好为0.495km。经过电压脉冲反射法、脉冲电流法两大检测法,得出相同的结论那就是被测位置与短路故障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能初步推断出故障点距离所测试的位置距离就是所测得的0.495km,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实际的10kV电缆设置中并非是顺直、直接的,存在多处曲折变化,对此为了能够更为精准地获得故障点位置,就要借助于其他技术、方法和手段,例如释放音频信号、断开测试等,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来精准地找到故障点。同时也要引进测声仪器,放在被测位置附近负责接收来自于故障点的相关信号、信息,再经深入分析、辨识,果然在同样的距离、同样的位置发现了异常声响,顺着声音所在方向寻找,最终发现电缆接头处绝缘层损坏现象,由此彻底找到故障。

2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原理

2.1故障检测装置

故障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检测系统通过接地瞬间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变化来确定故障是否出现,当瞬时电流超过正常值时,MODS系统会将反常现象反映给配电线路监控系统,最终确定故障位置。二,当线路中出现短路时,电流会瞬间变化,电站会马上跳闸断电,MODS会根据这些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

2.2故障指示装置

电磁场变化是该装置的主要原理,当线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会引起强烈的磁场变化,该磁场变化转变为指示屏上的信号指示不同的线路故障问题,白天故障时翻牌,晚上故障时发光。电路指示体系较之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费用低,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电力企业一般会将这两种装置混合使用,将故障指示器安装在设备引落线和同一供电区段的分支线路或者耐张杆塔处,将故障检测器安装在分支、线路负荷开关处,两者相互配合,达到更好的检测指示效果。

2.3配电线路监控系统

配电线路监控系统是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工业控制计算机、采用软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等组成。该系统将接受的信号加以处理,通过清晰易懂的形式显示配电线路中的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警报系统也会将该故障发送到电力工作人员的手机上,方便维修人员能及时对事故进行排查与维修,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与正常供电。

310kV配网故障的防范对策

3.1 保护电缆与电气设备安全

结合以上的数据统计与故障成因剖析,为了有效防范10kV配网故障,控制跳闸事故,则要重点从冷缩电缆中间头入手,控制头部发生故障,减少外力的破坏,控制电气设备故障等。具体的操作方法:调换冷缩电缆中间头,换成热缩头,保护电缆及其中间头,优化并提升其防水性能,重点加强中间头部位的施工监管,采取安全保护性措施,减少电缆头遭受外力的破坏,科学调整10kV电缆的巡视、巡查工作,按照特定的周期展开巡查,电缆施工前要重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四周亟待挖掘、深钻的设备与设施则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电缆安全保护的同时,也要强化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与防护,强化用户端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加大设备巡查力度,通过巡查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解决性对策和措施。

3.2 采用故障自动定位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配网故障的查找与定位也日益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其中线路FTU具有高度自动化定位功能,然而需要大量资金。对此尝试将故障指示器同GPRS技术结合起来,打造出一个故障监测系统。在GPRS通信系统的支持下,各类通讯设备根据特定的距离来设置于配电系统干线、支线等位置,创建一个通讯主站来负责接收故障性数据信息,以此达到数据的优化采集与处理。从而自动化定位并隔离故障,该系统主要的功能结构:

故障指示器。配设于电缆、架空线、开关柜等位置,这样当配网系统出现任何故障,指示器将发出感应信号,对数字编码途径发射单元来传输至信息处理单元。如果5-8区段出线问题,对应的1、2、4、5监测点会发出故障信号,对此则能够初步判断故障发生位置。信号处理设备。简称:IPU配设于线路支点,可以妥善收到来自于6个故障头的信号、信息,信号处理器具有故障处理功能,可以解码所收到的信号、信息,并同处理器所在位置相配合,将信息传输出去。数据转发设备。该系统主要是一个信号接收系统,能够接收来自于IPU的信号,同样对相关的信号、信息实施解码处理。 用户监控系统。主要发挥故障指示作用,也能妥善定位故障,而且能够同GIS系统妥善配合,打造出相对独立的软件系统,其中内含图形显示系统,主要负责显示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便于及时发现故障,故障定位系统则具有故障定位的功能,可以动态跟随故障的变化,找到故障点,从而达到线路的高效检修。

3.3 故障自动隔离系统

10kV配网线路故障在自动化定位系统的监测下能够对故障进行自动化定位,然而,定位并非最终目标,最关键的是要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减少配网受到的干扰,对此有必要引进自动化隔离系统,自动隔离故障,这样其他非故障区域就能如常运行,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对此可以尝试将计算机保护测控与通讯模块配合起来,二者有效配合、同步运行,共同发挥故障隔离功能,二者组配成一个分界负荷开关,该开关可以用来妥善隔离配网系统发生的故障。具体的功能如下:自动化隔离单相接地故障与相间短路故障,高效定位故障点。该自动化故障隔离系统虽然未能实现对整个系统故障的全盘隔离,然而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过高的运维技术,同时成本相对低廉,可以尝试用于配网系统中,动态监测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隔离故障,从而减少由于配网故障带来的线路停电问题。

4结论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主要部分,要想保证线路科学健康运行,就需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遵循检修原则,根据线路运行实际,不断提升线路检修层次,使线路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施翠玲.小议当前配电线路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

[2]陈传贤.10kV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的推广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3(9).

论文作者:金润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论文_金润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