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论文_温馨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论文_温馨

山东弘大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房屋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场的施工工序,然而现浇混凝土上的裂缝也是一种在房屋建筑的施工现场中普遍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出现裂缝的原因,怎样采取相应的技术来有效控制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尽量规避掉裂缝的产生,都是相关研究者和施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施工;原因分析;控制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从一般现浇混凝土结构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预防裂缝及裂缝产生的探究,对水泥混凝土性质有较深层次的认识及理解。大体积现浇混凝土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及市政工程中应用较广泛,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现今建造楼房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也逐渐增加。因此,加强对建筑现浇水混凝土施工设计的力度,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控制、加强施工后混凝土的养护措施等能有效减少或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为房屋建筑带来积极的影响,保证房屋建筑的耐久性及安全性。

1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出现的原因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想要使现浇混凝土施工方面的裂缝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就需要先对它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才能从现浇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问题的实质出发,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总的来说,在房屋建筑方面,现浇混凝土施工方面产生裂缝问题的原因体现在很多方面,下面只是其中的一些。

首先,关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对于这方面,主要是因为工程设计人员对现浇混凝土施工方面没有予以合理的设计。比如,对于其中的混凝土构件来说,相应的承受拉力的地方没有搭配足够的配筋。又比如,在对现浇混凝土方面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对变形缝给以恰当的划分。其次,关于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混凝土骨料里面的水泥含有量不符合施工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水泥的含量已经超过了标准,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二是:在对应的配合比例中,里面的汗水量也超过了规定的范围。进而,造成现浇混凝土施工方面出现裂缝问题。三是: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混凝土没有得到相应的管理,致使其中的水分不断流失。以至于最终出现干缩裂缝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现浇混凝土来说,在承受一定承载力之后,就会使其中的模板支架的地基出现对应的问题。简单来说,地基会发生变形。如果地基的变形过大,就会出现使混凝土结构对应部位出现开裂的情况。四是:关于温度方面。对于温度来说,它是引发现浇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问题的常见而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这方面的裂缝问题主要发生在面积比较大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水泥在发生水化之后,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却不容易被释放出去。以至于混凝土内部积聚太多热量,造成里面的温度不断升高。而这和相应表面的温度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对应的温差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使温差状态下的抗拉能力远远高于混凝土在凝结状态结构下的能力。进而,在这种状态下,裂缝问题就出现了,只是它和温度息息相关。最后,是关于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问题。一是:在荷载方面,荷载能力已经超出了设计中规定的范围。二是:在对房屋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方面出现的问题。

2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如今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由于体积较大,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浇筑,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的难度更大。在大的混凝土结构中一些细小的表面裂缝危害相对较小,而那些深度较大的裂缝也许会导致结构断面断裂,影响结构的使用,应根据产生裂缝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使用的水泥、骨料、混凝土用水、外加剂和参合料应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要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更好符合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

2.2 严格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包括:初步配合比阶段、实验配合比阶段、基准配合比阶段、施工配合比阶段。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3 混凝土搅拌的控制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搅拌时间应该由搅拌机型号、骨料品种和粒径以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等相关参数确定。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投料顺序为:倒砂子→倒水泥→倒石子,参合料应和水泥同时进入搅拌机,搅拌时间相应增加50%~100%;当使用外加剂时,必须先用水稀释,搅拌时间应该增加。

2.4 混凝土运输的控制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运输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2.5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控制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垂直卸料的自由落差不大于2m,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成组串筒。振捣器的作用范围,不得过振,也不得漏振。混凝土应被振动至基本石子不再沉落,不再冒气泡。

2.6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的控制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养护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避免对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损害。拆模是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应该确保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方案进行。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该参照现浇混凝土的一般规定进行拆模处理。

结束语

目前建筑行业对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了对混凝土的管理检测。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对房屋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混凝土使用的监督检测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司晓波.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20:37.

[2]朱灿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1.

[3]李继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6)

[4]白天宇,魏荣忠.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8:

论文作者:温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论文_温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