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鄂西分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8
一、水泥混凝土板块面层裂缝的防治
1、现象:在水泥混凝土板面上可以看到横向贯通裂缝或不规则裂缝,在截面突变处有应变裂缝的现象。
2、防治措施
(1)对于宽度小于3mm的轻微裂缝,可采取扩缝灌浆;
(2)对于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缝,可采取条带罩面进行补缝;
(3)对于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可采用全深度补块,全深度补块可采用分级料嵌锁法、刨挖法、设置传力干法进行处理。
二、水泥混凝土板块脱空的防治
1、现象:在水泥混凝土板面和基层之间出现空隙而导致路面沉陷。
2、防治措施
(1)沥青灌注法,灌浆孔钻好以后,应采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的杂物、碎屑清理干净。灌注沥青压满后约0.5min,应拔出喷嘴,用木屑堵塞,待沥青温度下降后,拔出木楔,填进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即可开放交通;
(2)水泥灌浆法,灌注机械可选用灌浆机或压力泵,灌注压力为1.5~2.0MPa,灌浆作业应从沉陷量大的地方开始,逐步由大到小,待灌浆孔饱和后可停止灌浆,砂浆强度达到3 MPa时,用水泥砂浆堵孔,即可开放交通。
三、水泥混凝土面层错台的防治
1、现象:水泥混凝土面层经过常年的碾压,造成相邻旧混凝土板高低不平。
2、防治措施
(1)高差≤10mm的错台,可采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
(2)高差>10mm的严重错台,可采用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进行处治,沥青砂填补以后宜用轮胎压路机碾压;水泥混凝土修补应将错台凿除2~3cm深,凿除面应清除杂物灰尘,然后浇筑聚合物细石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即可开放交通。
四、水泥混凝土面层沉陷的防治
1、现象:胀缝歪斜,两侧板面有裂缝,缺角,填缝料下沉等现象。
2、防治措施
(1)在混凝土面板上钻孔,孔深略大于板厚2cm,板块顶升采用起重设备或者千斤顶,灌注材料采用水泥砂浆;
(2)灌注材料压入后,每灌一孔应用木楔堵塞,压浆全部完毕拔出木楔,用高强水泥砂浆堵孔;
(3)当压浆强度达到6MPa时,即可开放交通;
(4)当水泥混凝土面层整版沉陷并产生破碎时,应整版翻修。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的防治
1、现象:路面行车以及行人时,混凝土板底的泥水会溅出。
2、防治措施
(1)首先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压浆处理,对接缝及时进行灌缝和填充作业;
(2)其次路面和路肩应保持设计横坡;
(3)设置纵向集水管以及横向排水管;
①在水泥路外侧挖一条纵向沟,宽度在20cm~30cm,沟深挖至集料基层之下15cm,横沟与纵沟夹角在45°~90°之间,横沟间距约30m;
②积水管一般采用A7.5cm多孔塑料管,出水管为无孔塑料管;
③将纵向和横向排水管连接起来,纵向管包一层渗透性较强的土工织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积水管与出水管放入沟槽时,其底部应平顺,横向出水管的坡度应大于或等于纵向排水坡度,出水管的端头应延伸到排水沟内,并设置端墙;
④回填沟槽时,应采用与原路肩相同的材料恢复原状;
⑤盲沟内须填筑碎石过滤材料。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拱起的防治
1、现象:两块混凝土面板向中间位置挤压,在路面形成路拱。
2、防治措施
(1)当板端拱起路面完好时,应根据板块拱起高低程度,计算要切除的部分板块的长度。然后将拱起板块两侧附近1~2条横缝切宽,待应力充分释放后,切除拱起端,逐渐将板块回复原有位置,在缝隙和其它接缝内应清缝,并灌筑接缝材料;
(2)当拱起板端发生断裂或破损时,应按照混凝土裂缝维修处置;
(3)当拱起两端间因硬物夹入而发生拱起时,应将硬物清除干净,使板块回复原位,然后清缝,灌筑接缝材料;
(4)当胀缝因传力干部分或因施工处置不当,使板块受热时不能自由伸长而发生拱起时,应重新设置胀缝,然后将路面回复原状。
七、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防治
1、现象:纵向胀缝张开,接缝出现碎裂。
2、防治措施
(1)当相邻车道面板横向位移,纵向接缝张开宽度在10mm以上时,宜采用聚氨酯类常温施式填缝料进行维修。维修前,应清缝,按材料配合比配置填缝集料,然后用挤压抢注入填缝料,待填缝料冷却,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2)当接缝出现碎裂时,破碎的部位外边缘,应切割成规则图形,其切割面应垂直于面板,底面宜保持水平,然后清除砼碎块及杂物,再用高模量补强材料,进行填充维修,待材料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八、沥青面层裂缝的防治
1、现象: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缝。
2、防治措施
(1)缝宽在5mm以内的;
①先清除缝内杂物及尘土;
②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2/3;
③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2)缝宽在5mm以上的;
①出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
②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
九、沥青混凝土面层沉陷的防治
现象: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层结构遭破坏引起路面沉陷。
防治措施: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平并压实;
②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处理;
③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路面沉陷,应处置好基层后再重新铺面层。
十、沥青混凝土面层车辙的防治
现象:车辆在路面行驶时,路面因车辆位移、横向推挤、不稳定夹层以及基层或水稳局部沉降而产生路面压痕。
防治措施:
(1)当车辙因车辆位移而产生车辙时,应将车辙的位置切除或铣刨清除,然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2)当路面因横向推挤而产生车辙时,如果稳定,可将凸起部位切除,在波谷位置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3)当路面因不稳定夹层以及基层或水稳局部沉降而产生车辙时,应将面层清除,同时清除夹层,并重新铺面层压实。
十一、沥青路面边缘啃边的防治
1、现象: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路面边缘破损形成啃边;基层松软、沉陷形成啃边。
2、防治措施
(1)用砂石、工业废渣等改善、加固路肩或设硬路肩,使路肩平整、坚实;
(2)可在路面边缘增设路缘石,或将路面基层加宽到其面层宽度外20~25cm处;
(3)在平交口或曲线半径较小的路面内侧,可适当加宽路面。
十二、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顺的防治
1、现象:检查井盖座或高于路面或低于路面。
2、防治措施
(1)检查井周围的填土应从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夯实,包括基层部分,凡不易打夯密实部分,可用低标号混凝土进行填筑;
(2)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时,井盖与路面高度和纵横坡一致。
十三、检查井井圈周边开裂的防治
1、现象:道路通车后一经车辆碾压,检查井井圈周边路面呈放射状碎裂,以及沉降。
2、防治措施
(1)井座安装时,必须与路面齐平,车行道尽量采用防盗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其强度不低于D400级别;
(2)井圈范围内2.5×2.5m应植入C12@200mm的钢筋,并浇筑C25混凝土加固,检查井井圈必须与路面同步施工。
十四、雨水口较路面高突的防治
1、现象:雨水口周边积水严重,雨水口明显高于周边路面,雨水口附近道路有不均匀沉降以及龟裂。
2、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施工时雨水口在道路的位置应根据检查井的位置确定,与检查井位置水平对齐,
雨水口在交叉口位置的施工应根据交叉口竖向设计确定雨水口安装在较低位置;
(2)雨水箅子应尽量使用球墨铸铁材质的,雨水口箅子井圈也尽量使用球墨铸铁材质的,施工时,雨水箅子井圈外应做钢筋混凝土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论文作者:叶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沥青论文; 面层论文; 水泥论文; 裂缝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