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世界银价下跌与汇丰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一)_汇丰银行论文

19世纪80年代世界银价的下跌和汇丰银行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丰银行论文,中国论文,地位论文,年代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中,英国的汇丰银行,在整个19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主角。90年代以前的外国在华银行,总行都在本国,银行资本一般都以金本位的本国货币为单位。只有汇丰银行是唯一的一个总行设在中国、资本也以在中国通行的银元为单位的外国银行。从70年代开始,世界银价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中,相对金价而言,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进入80年代之后,汇丰与它的前辈,在发展的趋势上,也呈现明显的反差。老一辈银行多数处境艰难,资格最老的丽如银行,竟于1884年停业改组。相反,汇丰的营业,则日异月新,扶摇直上。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多在世界银价的变动上,寻求解释。然而这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应该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在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史上,是一个既受人注目然而又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大势出发,就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点有关的材料和看法,希望有助于问题的清理,从而提高对资本、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的认识。谬误之处,敬求指正。

一、80年代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形势

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对19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形势,作一鸟瞰。对此,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一是在整个外国的金融活动中,英国居于主导的地位;一是在英国的金融活动中,汇丰银行居于主导的地位。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外国银行之进入中国,英国以外,还只限于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国家。一直到80年代终了, 活动的主角, 一个是1860年进入中国的法兰西银行,一个是1872年进入中国的德意志银行。它们的历史及其在中国的活动,现在分别扼要加以叙述:

法兰西银行,按照它的法文原名Comptoir d’Escompte de Paris, 应译为巴黎贴现公司。 它在中国, 通称为法兰西银行 (注:Shanghai Almanac,1865年。),它是法国银行直接进入国外金融活动领域的第一家银行(注:A.S.J.Baster:The International Banks ,1935年版,第35页。),是19世纪法国在国外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最大的金融机构。 (注: London and China Express.( 以下简称Express)1889年3月15日,第278页。)

这家银行是1848年法国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这次危机几乎整个地破坏了法国的信用制度。就在这个当口,基于政府的倡议,它和其他几家银行同时成立,以协助法国国家银行(Banque de France)应付危机时期的信用需要。(注:M.G.Myers:Paris as a Financial Centre.1936年版,第102页。)“它充当商人和国家银行之间的中介人,为汇票提供所必需的第三个背书。”(注:J.B.Attfield: English andForeign Banks.1893年。第32—33页。)因此,在法兰西银行的成长过程中,它享受了许多优厚的权利。法国政府对银行的国外活动,给予了“官方的支持。”(注:E.Kauffman:La Banque en France, 1914年版,第209页。)

法兰西银行进入中国的60年代初期,正是老一批英国银行如麦加利、有利等相继成立不久的时候。法兰西银行这时把触须伸入中国,就是要削弱伦敦在东方贸易市场上的地位,目标是“巴黎替代伦敦。”

原来法国是中国出口生丝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生丝在欧洲的市场,90%是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和意大利。但是,长久以来,中国运往欧洲大陆的生丝,却需要通过伦敦转手,法国购买华丝,必须乞求于伦敦市场,而货款的偿付,也必须乞求于伦敦的汇票。这是法国资本家有所不甘的一块心病。为了更有效、更便宜地掠夺中国这一项出口大宗,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要“绕过伦敦市场”而这首先要求在巴黎、上海之间建立直接的海上运输和金融联系。这两项工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法国在中国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以后,就提到日程上来了。1860年法兰西银行的进入上海,是这个计划的第一部分的实现,紧接着就是公开受到政府补贴的法兰西火船公司(Messageries Maritimes )对印度洋航线的开辟。(注:Overland Trade Report 1862年12月14日第13—14页。)不到两年时间,整个计划便在法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宣告完成。

但是,计划不能立刻产生效果。把持东方海上运输的大英轮船公司(P.&.O.Steam Navigation Co.)首先站出来采取排斥的态度,要求联合航行香港、孟买之间的英国另一航业托辣斯——中国商业轮航公司(China Merchant Steam Navigation Co.)进行抵制。(注: OverlandTrade Report,1862年12月14日,第13—14页。)在整个60年代中,伦敦之于中国对欧洲的生丝贸易,仍然牢牢地保持它原来的批发转运的枢纽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法兰西银行也就变得无事可做。它在中国枯守了10年,眼看着“欧洲商人个个宁愿到伦敦市场去购买生丝,不愿冒投机的风险在中国采购”(注:Reports from,the Foreign Commissionersat the various Ports in China for the year 1865,汉口,1867 年版,第44页。),却无力扭转这个局面。白丝既然紧紧握在英国人手中,它就靠黑土[鸦片]来营养自己。在整个60年中,黑土生意成了这个白丝银行的主要营业。然而,就在这方面,它也竞争不过它的英国前辈,因而由鸦片生意产生的亏累,亦时有所闻。(注:North China Daily News(以下简称Daily News),1866年11月21日,第2323页;1866 年12月14日,第2403页。)虽然它也想把势力伸到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1863年前后在香港设立分行,1867—68年又先后在天津、福州成立了代理处。(注:东亚研究所:《诸外国の对支投资》,1942年版,第 121页、第124页;Daily Naws,1867年10月17日,第3435页;C.Mackenzie:Realms of silver; 1954 年版, 第 77 页; The 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 (以下简称Chronicle)1876年。)但是营业的场面也没有打开。

70年代初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东方海上运输的局面改观以后,法国银行资本在中国的地位,才随之有所改变。当欧洲大陆到中国的航程大大缩短,中国出口生丝有80%以上直接运到里昂、马赛之时,当法国丝业中心接受中国运来的生丝两倍于运往伦敦之时,当法国的丝织业广泛地吸引着商人以至大英轮船公司也不得不参加中国马赛之间的运输之时,法兰西银行也就逐渐显示出它的头角来了。(注:A.R. Colquhoun:The Opening of China.1884年版,第28页。)随着贸易的发展, 银行在周转贸易上的利润,也有显著的增加。70年代后期,银行发放的股息一度处于领先其他各外国在华银行的地位。(注:Reports on Trade at the Treaty Ports in China(以下简称Trade Reports),1879年,Ⅰ.第105页。)

80年代后,法兰西银行在中国的活动,更从贸易领域扩大到财政领域。为了这个目的,它在1885、1887两年,先后在天津、北京两地设立了分行。在中法战争后中法新约的鼓舞下,一个法国辛迪加在天津成立了,作为它的主要支柱在幕后进行活动的,就是法兰西银行。 (注:Express.1889年3月15日,第278页。5月3日第451页。Diplomatic andConsular Reports on

Trade and Finance.China ( 以下简称Consular Reports)1886年,天津,第3页。 )除了幕后支持法国辛迪加以外,银行还直接出面兜揽生意,“和首都官员在金融上打交道。”(注:Herald,1887年8月3日,第143页。 )既包括辛迪加的津沽路借款和旅顺港口工程借款,又有银行自己出面的三海工程借款和内务府修缮借款。但是,看来时机没有成熟,所有这些借款,或停留于纸面上,或以功败垂成而告终。(注:以上参阅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83年版,第254—256页。)

到了80年代末期,法兰西银行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化,这就是1889年的改组。这次改组的原因,是由于总行在法国本土铜矿投机上的失败。(注:Express.1889年3月15日,第278页。)这次投机的失败,使银行把所有的财产全部抵押给法国国家银行。(注:Express,1889年3月15日,第278页。)银行业务,一度陷于停顿。 但是在法国国家银行的支持下,这个银行渡过了严重的危机。以前任法国国家银行总裁丹诺曼蒂(M.Denormandie )为首的法国金融巨头, 组成了新的法兰西银行(Comptoir National d’Escompt de Paris), 企图恢复并增强自己的力量(注:Express,1889年5月3日,第450页。)。然而为时不久,它的地位就为1894年进入中国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 ’indo —Chine)所取代。

德意志银行是德国号称四大银行巨头的四D银行之一,在四D银行中列为首位。(注:H.Feis:Europe:The World’s Bnker,1870—1914,第63—64页。四D银行即Deutsche Bank(德意志银行),Diskonto—Gesellschaft(贴现公司),Dresdner Bank(德勒斯德勒)和 Darmstdter Bank(丹穆斯达脱银行)。由于它们的名称都以D起头,故称四D银行。)它的成立是德国银行向海外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它成立的第二年(1871),普法战争以德国的胜利而告结束。德国全国的统一,金本位的实行以及法国的巨额赔款,给德国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出现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产业振兴时期。适应产业资本的需要,德国的银行资本也有一个空前的发展。当其他银行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国内产业的时候,总行设在柏林的德意志银行却把它的注意力转移到海外贸易方面。它把“扩大和便利德国对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海外市场的商业联系”作为自己的目标,特别是要把“德国的海外贸易从英国的居间中解放出来。”(注:施丢克尔著、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1963年版,第108页。)在这个目标之下, 它在德国对外贸易中心的不来梅和汉堡以及国外的伦敦和横滨等世界贸易中心,都相继设立分支机构。(注:P.B.Whale :Joint stoek

BankinginGermang.1930年版,第16页;第20页。)它以1500万泰来尔(Thaler)的实缴资本(注:最实资本为1000万泰来尔,1874年增到1500万, 1泰来尔约合中国银两5钱,全部资本合750万两。参阅Daily News.1872年5月15 日, 第445页;Shanghai Evening courier,1872年5月 20 日,第459 页;Herald,1874年2月19日,第168页。),用参与制的方法(注:所谓参与制,即在其委托代理的企业中参加一部分投资,以节省设立分行的费用,而收到设立分行的效果,同时又在资本上支持了受委托的德国企业。参阅Baster,The International Bank,第23页。),参加德国企业在国内外各地的投资。通过这个办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相当周密的金融网。

在中国,它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分行,于1872年6 月在上海成立(注:Daily News,1872年5月15日,第445页,Shanghai EveningCourier,1872年5月20日,第459页。C.Mackenzie:Realms of Silver,1954年版,第78页。),并且积极展开了商业抵押放款的活动。它不但参加中国生丝出口的抵押放款,同时也参加洋煤进口的抵押放款。不仅贷款给外国洋行,同时也贷款给中国商人。(注:Daily News.1873年4月23日,第371页;1983年11月15日,第475页。)但是在它所经营的商业放款中,倒帐迭出,营业始终未能摆脱困境。“东方贸易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加上汇率的下降,无疑地挫伤了柏林的董事们的乐观设想。他们从前几年其他东方银行所获得的成果中,断定现在实际所做的生意不如他们所想像的那么好。”终于在1875年5月撤退了上海分行, 横滨分行亦与此同时收歇。(注:Herald,1875年4月15日,第356页;《申报》,光绪元年二月十三日。)这样,不过三年就停止了它在整个东方的活动。(注:M.Pohl:The Deutsche Bank’s East Asian Business.1870—1875,1977年版各页。)

在德意志银行进入东方的同时,总行设在不来梅的德意志国民银行(Deutsche National Bank at Bremen),也试图进入中国。这家银行的资本也是1500万泰来尔,实缴一半。1872年3月在上海、 香港两处同时设立代理机构,分别由在中国的两家最大的德国洋行——禅臣洋行(Siemssen &.Co.)和美最时洋行(Melchers &.Co.)代理。 (注:Daily News,1872年3月16日,第245页;Herald,1872年8 月 31 日,Shanghai Evening Courier,1872年5月4日第407页。 )其中香港的代理机构,一直到80年代还继续存在(注:Chronicle,1880年,1881 年,1882年。),上海方面,则无声无息,大约不久也就从中国撤退了。自此以后,将近50年间,中国境内不再见有新设的德国银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国资本停止了在中国的金融活动。当80年代初外国银行对中国政府的借款活动进行争夺之时,德国银行资本就是冲击英国独占地位的主要力量。为了加强这方面的活动,在80年代的后期,柏林的领袖银行就开始了在中国设立专业银行的酝酿,从1887年开始,在中国进行借款活动的主要角色——德意志银行、 贴现公司和瓦沙公司(RobertWarschauer &.Co.)已经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辛迪加(注:在此以前两年(1885年),德意志银行曾计划与汇丰银行共组一辛迪加,未成。故此称为新辛迪加。参阅F.H.H.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987年版卷1,第544页。), 以便在中国设立一个新的德国银行。(注:Herald,1887年12月8日,第611页。)随着德国国内银行资本的集中化和国家化,一个野心更大的计划很快地就要出现了。

这就是一个以汇丰银行为模型的德华银行

(Deutsch—Asiatische Bank)在1890年的出现。它距离德意志银行的撤退,有整整15年的时光,而发动这个计划的,正是从中国撤退而又在德国政府直接支持下的德意志银行。

然而尽管如此,在整个80年代,相对于英国银行资本,德法两国仍处于劣势的地位。这个时候的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中龙头依然是拥有汇丰、麦加利、有利、呵加剌和丽如五大银行的英国资本。而在五大银行之中,汇丰当仁不让,独占鳌头。现依次略述各自的情况:

1、汇丰银行 在1881—1890这十年中, 汇丰银行曾经两度增加资本。第一次在1882年底,由500 万元增加到750 万元,(注:Herald,1882年11月10日,第1214页;《申报》,1883年1月9日。)于1884年招足。另一次在1890年6月,由750万元再增加到1000万元,(注:Herald,1890年6月6日。)于1891年招足。我们知道,在汇丰银行成立之初,它的额定资本就是500万元。 (注:汪敬虞:《汇丰银行的成立及其在中国的初期活动》载《经济研究所集刊》,第5集,1983年2 月。 )从1864年成立到1882年,18年中,汇丰银行没有增加资本。我们又知道,它的资本由1000万元再增加到1500万元,是在1907 年6 月。 (注:Herald.1907年6月。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988年版,卷2,第67页。)从1890年到1907年17年中,汇丰银行也没有增加资本。只有在这十年当中,它连续两次增资,八年之间,把资本扩充一倍。这充分证明:19世纪的80年代是汇丰的实力迅速增长的时期。

银行利润的大幅度增长,是汇丰一再增加资本的唯一动力和主要来源,这十年中,汇丰银行的盈利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汇丰银行盈利、股息和准备

表1 1881—1890 单位:元

年 别盈 利

股 息 准备

1881 1 024 282622 2221 950 000*

1882 1 230 376711 1112 512 842

1883 1 314 292 1 041 6933 476 641*

1884 1 498 844 1 324 8385 027 079

1885 1 825 999 1 577 6475 233 917

1886 1 317 390 1 355 8774 950 000

1887 1 160 011 1 144 4214 150 000

1888 1 563 185 1 191 7814 337 568

1889 1 761 216 1 359 7814 650 000

1890 2 676 073 2 077 0076 756 596

资料来源:汇丰银行营业报告。

说明:1、准备项下包括金镑准备(Sterling Reserve)、 银准备(Silver Reserve)和股息平衡准备(Reserve for Equalization ofDividends)。

2、有*号者为上半年度数字。

表1中的“盈利”只是表面的数字。 撇开帐面上没有表现出来的隐藏利润不说,单就这个被缩小了的盈利而言,可以看出,无论是其中支付出去的股息,或在盈利以外保留下来的准备,它的增长速度,都是非常惊人的。拿两次增资的1882年1890年来说,这两年的盈利,分别达到资本的25%和27%。这样高的利润,就是“汇丰银行的创始人也从来没有料到”。(注:Herald,1882年8月25日,按当年资本尚未增足, 仍按原资本计算。)正如董事会主席在1890年的股东大会上所说:“在它的发起人当中,对银行前途最抱乐观的有钱人,也不曾料到它会扩张到这样大的范围。”(注:Herald,1890年3月7日,第282页。)

在迅速上升的银行帐面盈利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准备提存保持更高速度的增长。从表上可以看出,在这十年中,帐面盈利的平均增长率是26%,而准备提存的平均增长率则是35%。在进入80年代的前夕,银行的准备金已经达到150万元的高峰,这一年的董事会却提出一个250万元准备的目标,公开宣布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不再增加股息。(注:Herald,1880年2月26日,第172页。)不到三年(1882),这个目标便已经达到。(注:Herald,1883年3月7日,第267页。 )就在这一年,汇丰银行实现了第一次增资。第二年(1883),由于银价的继续下跌,为了“应付支付金镑股息时汇率波动的需要,”银行在一般准备之外,又在所谓“股息调整帐”(Dividend Adjustment Accounts)的名义下,新置一个股息平衡基金(Dividend Equalization Fund )。 (注:Herald,1883年9月8日,第286—287页。)这一年年中的准备金,达到了348万元,董事会进而宣布:“几年以前,我们认为250万元的准备金,已经到了顶点,现在我们有希望提出500万元的目标。”(注:Herald,1883年9月8日,第286—287页。)这个目标,在第二年(1884)就达到了。这一年年中,准备金和未分利润总共达到506万元。(注: Herald,1884年9月6日,第275页。)而当时间进入90年代以后, 他们又提一个750万元的奋斗目标了。(注:Herald,1891年3月13日,第308页。)

准备提存,实际上是利润的资本化。它的增加,同时又是原有资本增值的主要因素。在汇丰银行准备金第一次达到250万元、 同时银行举行第一次增资的时候,股票升水由1881年底的119%上升到167%;(注:Herald,1883年1月10日。)而在汇丰第二次增资、同时提出750万元准备的奋斗目标时,股票升水又由前一年的186%上升到255.5%。(注:Daily News,1891年1月1日,第3页。)而股票的升水, 却又移存到准备项下。利润的资本化,资本的扩充和资本的增值,彼此促进,相互提高。

和汇丰比较,总行设在英国本土的老殖民地的银行——丽如、麦加利、有利、呵加剌的境遇,除了个别的以外,就显得逊色得多。现让我们分别看一看这四家银行在这十年中的变迁。

2、丽如银行

它是最早受到银价跌落的影响而发生亏损的银行之一。从70年代末开始,在以后的六年中,营业一直陷于停顿的境地。(注:Express,1879年6月13日,第645—646页Mackengie; Realms ofSilver.第74页。)1879年它在南非伊丽莎白港的分行, 由于发生严重的亏损,被迫卖给了非洲银行(Bank of Affrica,Ltd.), ( 注:Barclags Bank,A anking Centurg,1836-1936,1938年版, 第146—147 页。)动摇了它在南非洲的基础。1883年又由于投资锡兰咖啡业和毛里求斯糖业的失利,使得银行不但付不出股息,(注:Herald,1883年8月10 日,第169页。)而且使面值25磅的股票直线下跌至4磅。(注:Herald,1884年5月16日,第557页。Express,1884年5月9日,第520页。)由于接连两次的严重挫折,银行的董事会在1884年上半年不得不把资本降低一半,以符合资本的实值,并且打算申请改为有限公司。(注:Herald,1884年4月25日,第476—478页;1884年5月9日,第520页。)但是,这些措施都没有能够解脱银行的困境。这个在东方世界活动了近40年的英国最老的殖民地银行,终于在1884年5 月倒闭。 (注:Express,1884年5月9日,第504页。)

老丽如银行停闭以后,新丽如的组建随即在酝酿之中。9 月新丽如银行宣告成立。新银行的组建者,都是英国本土和在印度殖民地银行首脑。银行额定资本为200万英磅。(注:Herald,1884年8月22日,1885年9月19日,第351页。)实付资本到1890年止,不过60 万磅。 (注:Herald,1891年1月30日,第134页。)尽管银行的存放和帐面上的资产估值,历年都呈上升的趋势。(注:汪敬虞:《从丽如银行的历史看十九世纪外国银行侵略中国的特点和进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利》第4集1983年4月。)但就在这个时候,银行不稳的消息,已经有所传闻。(注:参阅J.K.Fairbank等编:The I.G.in Peking.1975年版第780页, 第786页,第817页。)1892年当银行营业表面上正在节节上升之际,伦敦总行却传来了停业清理的消息。把股东和存款人惊得目瞪口呆的是:银行实缴资本不过60万磅,而各分行的损失却超过了85万磅。除了吃掉全部准备金8万磅以外,还超过实缴资本17 万磅以上。(注:Herald,1894年1 月19日,第83页。)四名银行董事都在银行帐上欠了一屁股债务。其中一手经办丽如银行地产公司(The

OrientalBank Estates Co.)的老董事卡基尔(W.W.Carqill),除了吸去银行的投资35万多磅以外, 还加上了72 000英磅的银行透支!(注:Dailynews,1884年8月12日,第 148页;Herald,1894年1月19日,第83页。)这种离奇的局面,使丽如在当时人的笔下,落得一个“坏银行”的骂名。(注:参阅Bankers'Magazine,1894年,第57期,第69—81页。)

3、呵加剌银行 它是继丽如之后倒闭的英国东方银行之一。在 80年代当中,它的经营业绩,有一阵子还是不错的。在1884年以前,银行的业务,无论是伦敦的总行或各地的分行,都能“继续保持繁荣”(注:Herald,1884年5月2日。)。在中国,上海分行的业务,在这几年中,给银行带来了不少的收入。(注:Daily News,1884年4月29日,第395页。)在1880、1885和1887三年中,先后在汉口、九江、烟台三处设立了代理机构。(注:Chronicle,1880,1885,1887年。 )它的资本在整个80年代,仍然超过了麦加利、有利而居仅次于汇丰的第二位。(注: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Corporation,卷1,第262页。)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从1833 年银行的最初成立到1900年银行的最后倒闭,银行实缴资本,一直停留在100万镑的水平上。(注: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卷1,第262页。1864年银行改组,曾一度增至150万镑,1867年再度改组时又降至100万镑。参阅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洋行》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它“对东方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持了一个平稳的水平, 但是根据实际的收益计算, 还不足以取得扩充业务的积极动力。 ”( 注:Herald,1884年5月2日。)而汇率的不稳定,增加了银行营业的困难,(注:King,上引书,第263 页。)导致了银行在1900年的停闭。而在此之前7年(1893),银行即已停闭了上海分行, 撤出中国。 (注:Herald,1893年7月21日,《申报》1893年7月21日。)

4、有利银行 和呵加剌银行比起来,有利银行在这十年中, 更是呈现出一幅走下坡路的局面。它在东方的业务,尤其显得十分不顺利。上海分行在中法战争进行期间的1884年,一度发生挤兑风潮。在上海发行的钞票,甚至为中国钱庄所拒绝。银行行将倒闭的消息,一时甚嚣尘上。(注:Herald,1884年5月23日,第577页;《申报》1884年7月9日。)接着在1887年,伦敦总行又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困难。由于营业的亏损,使得一年所支付的股息,不得不由历来的5%降低到4%。 (注:Daily News,1887年5月10日,第428页;1887年6月1日,第503 页。)而为了支付这一笔降低了的股息,就使得多年积累起来的准备金,一次减少了20%。(注:Daily News,1887年5月10日,第428页。)营业的滑坡,导致了1892年的改组。改组后的有利银行,实力大为削弱。至19世纪末已失去外国在华大银行的地位。(注:Herald,1899年1月30 日,第165页。)

5、麦加利银行 这是80 年代在汇丰银行以外惟一的一家得到迅速发展的英国银行。在这十年之中,当其他三家银行连5 %的股息都难以应付的时候,麦加利银行始终能保持7%的高额股息, 只有它和汇丰的股息率不相上下。(注:Express,1882年4月7日,第366 页; DailyNews,1887年6月13日,第544页。)这十年之中,银行的资本,虽然没有增加,但全部资产却由900万镑上升到1600万镑,(注:

Herald,1883年6月15日,第690页;1891年6月5日,第696页。 )增加了将近一倍。在中国它的势力,也在日益膨胀。“它在上海的生意,得到大大的扩充”。(注:Mackenzie,Realms of Silver,第76页。 )停止发行达15年的麦加利钞票,在1885年再度发行。(注:Mackenzie, Realmsof Silver,第76页。)在香港, 根据它的对手汇丰银行的估计, “1880年香港的银行生意,有一半握在汇丰手中,麦加利占1/4,丽如、有利共占1/4,到了1886年,麦加利银行已经公认为和汇丰银行差不多一样的强大。”(注:Mackenzie,Realms of Silver,第75页。)

但是从外国在华银行总的局面看,80年代,这是汇丰银行压倒所有其他外国银行的时期。它“已无可争辩地成为在中国沿海地区活动的最大银行。”(注: King : 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卷1,第6页。)当1882年汇丰银行第一次增资的时候,上海的一家英商纸报说道:“在伦敦以外的世界任何地方,是不是有任何公司能够提供像汇丰银行那样有成就的凭据,这是值得怀疑的。”(注:Herald,1882年8月25日。)如果说, 这时伦敦的银行还不在其内,那么,八年以后,当汇丰举行第二次增资时,这家报纸就进一步把伦敦的银行也包括进来了。因为此时它说道:“汇丰银行的这一成就,就我们所知,没有一家伦敦大股份公司能赶得上。”(注:Herald,1891年1月30日,第114页。)正由于此,在汇丰第一次增资之际,丽如、有利、麦加利三家老资格的银行,就曾动过“合并”、“联合一行”的念头,目的显然是要赶上汇丰。(注:《新报》1882年4月21日,Express,1882年4月7日,第366—367页;5月5日,第481 页。King,上引书,第281页。)

这家报纸还说:80年代的汇丰银行“标志着银行历史的新时期”。(注:Herald,1882年8月25日。 )这个新时期的特点就是本文开篇所说的:总行在中国、主要以中国为对象的汇丰型银行开始形成了显然优势的地位。

二、世界银价的变动和汇丰银行优势地位的建立

为什么80年代的汇丰型的殖民地银行能取代旧的殖民地银行的优势地位?这是现在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理解外国银行在中国发展趋势的必要前提。

(一)镑亏问题的真象

谈到这个问题,人们的注意力首先被吸引到80年代一个突出的事实:世界范围内金银比价的波动。这个现象的出现,对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东方殖民地银行的影响,被时人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解释为旧型的殖民地银行之所以处于失利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把两种类型的殖民地银行势力的消长,简单地归结为金银比价的变动,这是掩盖了殖民地银行资本本身发展的规律。但是,具体到80年代汇丰型银行之所以居于有利的地位,这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予以扼要的分析。

世界金银市场中的金银比价,从19世纪70年代起,由于白银产量的增加和其他一些原因,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动。70年代以前,伦敦金融市场中银块的价格,长期维持在每盎司60便士左右的水平。70年代起,银价开始下降,到了70年代末期,每盎斯的价格已经下降到52便士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激烈化。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15年间,一直下降到28-29便士的极低水平( 注:W. F.Spalding:Eastern Exchange Currency and Finance,1924年版, 第331 页。)。与此相适应,银元银两对金镑的汇价,也呈现猛烈的下降。70年代初期,香港外汇市场的中英汇价,维持在每元4先令6便士的水平上。到了90年代中期,最低的汇价,只有2先令乃至2先令以下。(注:据汇丰银行营业报告。 )同期上海银两对金镑汇价的走势, 亦大体相同。 (注:Consular Reports,1894年,上海,第17页。 )现将这一段时期中伦敦金融市场上以金价表示的白银市价和香港金融市场上银元对英镑的汇价两者历年变动的具体走势列成表2,以供参考。

以金镑表示的白银市价和汇价

表2 1866-1900

年 别伦敦每盎司的银市价香港银元对英镑的汇价

(单位:便士) (单位:先令/便士)

1

186660.8 4/6 ─

2

186860.4 4/8

187260.0 4/6

1

187358.1 4/2 ─

2

3

187556.1 3/11 ─

4

187655.2 4/2

187753.8 3/11

187850.7 3/8

187952.3 3/10

188051.6 3/8

1

188152.0 3/8 ─

2

188250.9 3/7

188350.5 3/8

1

188449.5 3/6 ─

2

188546.9 3/4

1

188646.4 3/3 ─

2

1

188745.1 3/1 ─

2

1

188842.9 3/0 ─

2

1

188944.4 3/1 ─

2

189049.5 3/5

189144.3 3/1

3

189239.2 2/8 ─

4

189332.9 2/3

189428.5 2/0

5

189530.7 2/1 ─

8

3

189630.0 2/1 ─

8

5

189727.8 1/11 ─

8

1

189827.6 1/11 ─

2

3

189927.3 1/11 ─

8

190029.9 2/1

资料来源: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Banking Corporation,卷1,第274页,第308页,第401页,第454页。

说明:除1868和1872两年为6月份之统计外,其余各年均为12 月之统计。

标签:;  ;  ;  ;  ;  ;  

19世纪80年代世界银价下跌与汇丰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一)_汇丰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